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港大ICB杰出教师方世伟先生专访
——台上享受掌声,台下享受人生
返回2015年10月30日 | 管理与创新
方世伟先生(Mr. Shih-wei Fang) 是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港大ICB)管理与创新中心、营销与传媒管理中心客席讲师,执教【整合实效管理】、【全球运营与管理】等课程的“战略营销管理”模块。2015年6月,方老师荣获港大ICB首届“杰出教师”奖。
方世伟老师的人生历程中,实现了几次颇有些不可思议的精彩跨越:
1. 幼时疏懒顽劣的小男生,几次联考败北,不得不入读职业学校后,突然开窍奋发,从职校高中考入台大;
2. 大学、研究所一路专攻生殖育种的畜牧业专才,成功完成了一项历时7年的科研项目后,根据自己的天分与兴趣所在,在新闻学系据American Press排名全美第三的俄亥俄大学,又修读了新闻硕士与电讯传播硕士学位,33岁成为台湾广告界“最高龄”的新人(当时的台湾“广告教父”孙大伟,32岁入行);
3. 历任奥美广告事业总监、李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美国休闲体育用品PONY大中华区CEO后,事业转轨,开始执教生涯。
祖师爷赏饭吃 -- 高龄转行
“我发现自己对营销特别热爱,因为它涉及到对人的理解、对消费者的洞察、广告、公关、活动、营销……我觉得非常迷人。我本身也很擅长此道,从学生时期做主持、搞活动,就一向点子多多并且善长创意。早年的一位老板是个十分资深的广告人,她对我的评价是:与普通AE(广告业务人员)不同,在策略与创思维部分都很突出并且很平衡。 或许这个老天赠予的礼物加上兴趣,成为内在的驱动力。”方老师如是说。
“高龄”转行会有强烈的危机感,分外努力之余, “受教” 是一个很重要的质量, 愿意虚心向人学习,这样谦虚、勤力又“受教”的员工,令人愿意把好的东西教给你,因此一路走来得到很多贵人提携,能够从每位上司身上学到很多,也成长很快。
职业转换上没有所谓的华丽转身, 只追求否能对自己的生命轨迹产生巨大而明显的改变
三十九岁那年,方老师反躬自省,为自己制定了一个简单清晰的标准:一份工作选择与否,要看它是否能对自己的生命轨迹产生巨大而明显的改变。此处的改变并非钱财,而是个人的眼界和能力是否有巨大的提升,或者是否能挑战自己希望做,但是尚未有勇气完成的梦想。
谈及人生轨迹的变化,方老师认为:每个人的条件、性格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决定。在人生较早的时候,如果希望选择更好的职业,追求想要做的事情,都应该去尝试。就算到了人生职业发展的下半场,只要心态调整好、目标设定对、把握好人生节奏,任何时间改变都不嫌晚、也不怕晚——当你获得多年掌声,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社会资源及人生阅历后,只要与时俱进,有了这份沉淀,再怎么样你的起点都比年轻时候高,只要你不放不下身段,不忘年轻时候的冲劲与热情,即便五十岁开始设定今后十五年的目标,也为时未晚。
设定目标,第一,要给自己留出够长远的目标,过于急迫、不切实际的,会因为压力过大造成行为、价值观的扭曲,甚至家庭都会因此受累而变形;第二,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有归零的勇气,放下既往种种光环。获得掌声之后的改变, 须得放下以往种种对舞台和光环的留恋。台上,享受掌声;台下,享受人生。
我们已经到了一定年纪,该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趁它们在最有价值的时候
2012年,方老师作为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开放日”讲座的主讲人,第一次站在港大ICB的舞台上分享关于品牌与营销的观点,这位营销大师与港大ICB的缘分正式开启。
目前,方世伟先生除了担任港大ICB的客席讲师之外,也同时从事CEO教练、企业顾问、创业企业辅导等工作。帮助创业公司过程中,涉猎不同产业最前沿的创业过程中, 初创公司与风投最关注的问题,探索新业务驱动增长的模式、各行业中“真枪实弹”拼出来的实战经验印证理论基础,同时结合企业管理实务,三者形成了完美的知识体系“铁三角”。这些宝贵的知识与经验,更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充分的“养分” , 这种“滋养”恰好体现了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独树一帜的“专业(Professional)、前瞻(Prospective)、实用(Practical)、实效(Problem-solving)”的办学特色。
港大ICB的学生绝大多数抱着求知目的来读书,这个是特别欣慰的一件事,尤其是同学们能够沉浸下来学习新的理论与实践,思考如何应用到平日工作中,将心比心,这也激发老师更加勤力,以期给到学生更多与时俱进东西的动力。每次课堂上,同学们的提问或是问及自己公司的挑战时,此时作为教师,给予的不再是一个答案或者方法,而是协助学员以一种纪律的批判精神和学生们一起反复挑战人们习以为常的定律和观点,并从策略性思维中学习找到问题的本质,每一次教学都触发学生们对于工作中遭遇的不同感悟,因此也越来越容易客观地看到自己企业际遇背后实际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的迷思
营销是个到处充满陷阱的行业。销售可以通过政策的执行快速并直观地看到效果,然而营销常常得“虚实兼顾”——其中存在很多辩证的因素、同时又有长期品牌建设与短期销售压力的利害权衡,这一情况在如今新媒体日新月异的传播环境下变得更加复杂,因为新媒体营销领域中,大家都还没有来得及提出来禁得起时间考验的理论之前,又出现了新事物、新趋势, 没有足够经验和判断力就跟着人云亦云、照葫芦画瓢,企业被带到沟里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
在这个“快时代”下,如何做战略和营销尚在其次,关键是要学会辩证的思考,预见多种的可能性和分辨对错。方世伟老师举【整合实效管理】课程中的“战略营销管理”为例,课堂上随意举出一些很简单的案例,请学生做选择,虽然学员都是各行业中年资较长的管理层,然而答对者寥寥。且不说非营销行业人士,即便有着多年丰富经验的从业者,也经常掉入陷阱中。面对变幻莫测的新行业趋势,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保持客观、独立的判断力,到港大ICB学习就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后记
采访缘起于6月港大日晚宴上方世伟老师的答谢演讲。短短4分钟的讲话,平实诚挚,真情流露,令在场人士大为动容(后附整理后的演讲稿)。
接到采访邀约后,方老师百忙中拨冗,于差旅途中深夜配合采访,提供各种影音数据作参考,后期不厌其烦地帮忙校对、修改稿件。当谈及深受学生欢迎的原因时,方老师谦虚地表示,自己在学生时代受益于师长们的以身作则、毫不藏私;当转换为老师的角色后,也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我想,我们已经到了一定年纪,该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趁它们在最有价值的时候。如果学生能够感受到为师的言之有物、教授时的真诚、分享时的毫无保留,老师就会受到认可。”
以身作则,敬业、真诚、分享,正是这样的精神薪火相传,使得众多港大ICB学员的学习经历能够真正成为一段近距离体验名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