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产品创新与服务设计 (第47期招生中)PgDip in Product Innovation and Service Design (PISD)
从创新思维到创业孵化 -- 全链路赋能
乔布斯、马斯克、雷军……这些引领全球商业潮流的创新巨人们有哪些共同点?他们是产品大神,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与商业价值的完美融合;他们擅长Think Different,以“第一性原理”突破创新的边界;他们较早的接受了创业的启蒙,在创业路上多次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科技、人文、商业与社会的进步。
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价值创造,而产品和服务是创造价值的核心。PISD课程注重产品思维的构建与商业策略的创新,从精准洞察用户需求与市场趋势出发,探索创新机会,并辅以体验、服务、品牌、科技、商业模式的有效整合,持续提升管理者的创新能力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PISD课程帮助学生在「设计、用户及体验思维」的基础上成就创新突破,它超越单纯的产品或服务范畴,为学员提供商业领域系统化的分析与解决问题思维框架。产品思维不仅是产品经理或产品相关人员的专利,它是一种创造性、综合性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无论是产品领域的设计与管理,还是市场领域营销与用户之间的互动,都需要对于用户价值、产品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全方位理解。
课程亮点
1. 学习从0到1的创新方法,构建全面创新管理体系
2. 提升设计体验思维能力,洞察与引领市场需求
3. 打造以产品与服务创新为基础的可持续商业战略
课程内容
- 开学典礼暨校內工作坊 (Inauguration Ceremony-cum-Residential Workshop)
- 用户与情景研究 (User Study in Persona and Scenario)
- 体验策略与服务创新 (Experience Strategy and Service Innovation)
- AI与数字智能:应用与体验优化 (AI and Digit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and Experience Optimisation )
- 概念原型与设计 (Concept Prototyping and Design)
- 价值机会分析:产品和服务定位 (Value Opportunity Analysis: Product and Service Positioning)
- 创意与企业突围策略 (Creativity and Business Breakthrough Strategy)
- 品牌承诺与增值服务 (Brand Commitment and Value-added Services)
- 创新与商业模式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Models)
- 产品规划与全生命周期管理 (Product Planning and Life Cycle Management)
- 创业融资规划与创新风险管理 (Startup Financial Planning and Innovation Risk Management)
- 专案 (Final Project)
课程师资
本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宗旨,所有师资均为创新开发领域的专业领袖。除了香港大学的资深教授外,还包括来自不同背景的海内外业界精英授课,如英特尔、三星电子、苹果电脑、微软、腾讯、阿里巴巴、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通用电气、西门子、3M、三星、联想、香港上海汇丰银行HSBC、国泰航空、华为科技、国际律师行等;讲师们会把世界上最崭新的设计思维工具介绍给同学,通过案例分析, 帮助同学们在产品与服务的领域上更富竞争力。

李毓修先生
Mr Yu Hsiu Li
客座讲师﹑微软中国首席资深设计主管﹑前大众汽车集团亚洲创新中心数字用户体验负责人﹑美国印第安那州立大学硕士 (人机互动)
唐玄辉教授
Prof Hsien-Hui Tang
客座讲师、台湾科技大学设计学系专任教授与资深博导、UXPA中国理事、X Thinking Institute 首席调研专家

潘天佑博士
Dr Tim Pan
客座副教授、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美国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电机工程博士

谭国韬博士
Dr Sidney Tam
客座讲师、利安达咨询 CEO 执行董事、英国University of Warwick工程博士

李徽徽先生
Mr Huihui Li
客座副教授、多家500强和上市企业独立董事、多家私募创投基金专家合伙人、英国剑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方世伟先生
Mr Shih-wei Fang
客座教授、宝莱嘉德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前PONY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前李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CMO)暨执委会董事

汪志谦先生
Mr Vincent Wang
客座副教授、真观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顾问、政治大学EMBA经营企管硕士

郑雷先生
Mr Sopio Zheng
客座讲师、Business Models Inc.中国主理人,BMI兴远咨询首席产品官,获得过8项红点设计奖和1项iF设计大奖

陈迪凡先生
Mr TC Chan
客座讲师、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服务设计负责人、前维沃(vivo)移动通信(深圳)有限公司智能终端设计及前腾讯用户与市场研究中心总监

冼超舜博士
Dr Charleston Sin
客座讲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管理科学博士、前麻省理工学院香港创新中心执行董事、香港数码港管理公司董事局成员

袁为先生
Mr Albert Yuan
客座讲师、前通用电气中国区市场总经理、前泰科电子有限公司大中国区总经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Ivey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

唐之杰先生
Mr Michael Tong
客座讲师、RaceFit International首席营销官
课程特色
- 透过构建完整创新管理体系,培育最优秀的企业家、创业者、首席产品官 (CPO) 和首席体验官 (CXO)
- 从“设计思维”延伸至 “体验思维”,洞悉客户潜在及未知的需求 (Latent Needs)
- 通过政、产、学、研跨界协作,把产品、服务、科技及人文的要素融合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第二曲线的关键
- 培养具有全球思维的创新创业人才,打造兼具创造经济价值 (Economic Value) 及社会效益 (Social Impact)的高格局商业模式
学习旅程
![]() |
了解更多》 选修模块 企业研学
适读学员
所有面对创新挑战企业战略决策层、CEO、CMO、创意总监、创新领导者(设计VP、产品VP)、传统服务行业、商业咨询行业等资深管理人员,以至中小企业创业者也是适合报读此课程。
预期学习成果
- 学习从创意开始,系统地透过规划及测试来把方案落地;
- 懂得产品、服务、数字化以及体验之间的关系,更好的理解不同关系人(产品, 营销, 客户, 管理层)的立场, 更好的达成沟通效果;
- 系统性地分析目标使用者的背景及心理,以市场痛点与需求为本,用户体验为主要目标, 为用户带来物超所值的感受;
- 领导企业中的发展方向,用创意、创造及创新来驱动企业第二曲线的增长;
- 开拓创新思维,提升产品和服务价值机会分析能力,把握更好的职场机会;
- 系统性地分析市场前景,开创自己的创业专案,设计适当的内部管理流程,将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管理纳入创新流程。
学员构成
曾经修读产品创新与服务设计课程的学员来自各大企业,其中包括:腾讯科技,阿里巴巴,支付宝,联想联想,小米,奇虎360,思科中国,IBM,加拿大航空,中国移动,上汽金融,中科院微系统所,万达集团,海岸城集团,中海物业,上海家化,乐高,新东方教育集团,唯品会,唐硕咨询,华数传媒,慧聪网,影音风暴,全棉时代等企业。
毕业授证
产品创新与服务设计研究生文凭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Product Innovation and Service Design
完成「校內工作坊」、十门必修课及「专案」,并通过评核者,可获颁发香港大学的「产品创新与服务设计研究生文凭」,为研究生级别。
学员分享
“通过近两年的职场过程的再学习,不止在事业拓宽的层面更加清晰,而且最为重要的是结识了更多更好的老师和在不同领域中优秀的同学,在大家的状态里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点,帮助我在今后的人生规划和处事行为得到更大的帮助,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和每一位同学,尤其感谢IPSD BJ7班的所有同学的支持和鼓励!” |
张鹏 (PISD BJ7) —资产管理公司 副总 |
“每次提到创新我都会想到冒险,但创新是不是应该有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带着这样疑问,我走进了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在学习旅程中,老师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帮助我们打破了原有的思维模式和框架,也让我认识到学习应该有更多的质疑与反思,这个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好得做到自我突破与革新、更好的理解关于创新的最新理论与实践。” |
王加胜 (PISD SH10) —上海蒙特梭利教育集团 创始人、蜗牛慢爬品牌管理公司 创始人 |
“ 学习PISD对于一个营销人员来说最大的改变在于当你开始有了产品的思维,能够把前端营销创意和需求更好地和后端产品的开发结合,就会发现,产品的创新速度加快,市场营销计划也能够更有效转化用户,很多之前在部门沟通之间不能被理解或者屡屡碰壁的情况少了。而对于准备投资创业的我,更直接的帮助在选择产品和项目上有了更清晰的方向,老师的指导让我学会更深入更全面地去思考问题,降低风险。 ” |
郑婷婷 (PISD SZ9) — 广州宝洁有限公司消费者洞察部 市场研究总监 |
“上了产品创新与服务设计课程的第一节课之后,我发现这是我最值得的一笔投资。我想要多去了解市场,了解商业规律,了解如何做用户研究、如何用设计思维来设计自己的产品、优化用户体验、如何降低成本快速迭代自己的产品。产品创新与服务设计的课程安排可以说几乎完美地契合了我的需求。在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上学的这段时间,我渐渐明确和坚定了未来的事业方向-亲子音乐教育。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的课程结束之后,我准备明年继续进修音乐教育类课程丰富专业类知识。同时线下我也开始跟各大剧场合作,举办音乐会、音乐沙龙。我的座右铭是:Learning by doing。感谢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让我成长,让我更坚定,更让我从一个自由职业者变成一位创业者!” |
邓愉儿 (PISD BJ5) — 音乐教育家 |
“从2016年创立金大智能,2018年进入港大ICB学习产品创新与服务设计,港大ICB一直陪伴着我和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公司也从创立时的6个人,发展到了如今的过千人,成为人工智能硬件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优秀服务商,赋能了国内外众多的优秀合作伙伴。 转眼已从ICB毕业5年,但是我与学校及老师、同学的链接丝毫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这里有从学院到各个校友俱乐部,涵盖战略、管理、融资、组织、产品服务、营销等等,跟企业经营息息相关的各种活动精彩纷呈。这里有一群非常优秀的老师,他们拥有横跨东西方的国际视野,以及丰富的一线实战经验,更可贵的是,他们对同学那颗无私帮助的心。 人生路上,与谁同行,至关重要。感恩港大ICB,祝愿母校更加繁荣昌盛!” |
王茂林 (PISD SZ8) —深圳市金大智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
费用安排
申请费: | 500人民币 |
学费: | 118,000港币 |
餐旅费: | 上课期间,学员食宿交通自理。开学典礼暨工作坊如在线下举行,期间的住宿将由学校统一安排 ,费用由学校承担。 |
课程咨询
| 杨老师 - (010) 6596 9976 |
| 张老师 - (021) 6841 1257 |
| 刘老师 - (0755) 2360 9717 |
| 孟老师 - (020) 2206 0509 |
| 程老师 - (028) 8445 6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