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往主要内容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创业那些事 | 第一届深圳管理创新学坛分享

返回

2017年1月5日 | 管理与创新

11月10日,由港大ICB管理与创新中心深圳教学中心全新打造的校友活动------管理创新学坛开讲。


管理创新学坛是由港大ICB管理与创新中心深圳教学中心发起的专题学术分享活动,此次邀请了五位明星校友,围绕“创业那些事”,从招聘与人才管理、融资、营销推广等专业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为现场校友呈现了一个创业道路的全局,并就重点问题给予专业建议。

 

主旨嘉宾分享

 

纪劲毅(BMM SZ1班)

中国化妆品配方师、英国ITEC注册芳疗师、新加坡NSAS整体理疗师、澳妆网CEO、聚美咨询顾问导师、美合传祺大学合伙人、企业教练等


从个体到组织的创业之路

 

1. 创业是一种性格。


工作职系一般可以概括为销售职系、技术职系和行政职系,而性格决定了你的职系。创业前个人的职系要准备好。


打工是发挥自己的长项,创业是磨练自己的短项。从打工到创业,即从擅长的职系里跨越出来,不仅需要将长项发挥到极致,同时需要磨练自己的短项,让能力升级的综合和平均。


创业者的AQ、EQ、IQ要达标。这里AQ指逆境中始终保持乐观,保持学习的状态;EQ指被人喜欢的能力;IQ 是分析问题,把问题转变成流程、节点或量化问题的能力。尤其是AQ,创业会遇到太多挫折,在逆境中的自我激励与坚持是能否走下去的关键因素。


2. 再小的组织也要理解商业模型(商业画布)。


当你已经准备好,如何从个体转变为一种模式?首先自身需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核心因子,接着多计划齐驱并进。如果把生意比作一个干细胞,创业者需要思考如何让干细胞分裂出更多细胞,继而变成一种模式。一个人想开咖啡馆,因为朋友刚好有商铺就决定去开,这是从资源角度出发考虑。但咖啡馆有无合适的人员来经营?咖啡馆的产品是否能支撑收入?港大ICB的课程中有讲到一个工具——商业画布,实用性很强。

成熟的创业,是充分准备好创业的“内核系统”后,同时思考和处理外部的财务/市场/渠道/合作伙伴等问题,如此方能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尤其在缺乏风险顾问的小型企业,商业画布的必要性更高。2009年有一本特别风靡的书---《七天连锁酒店》,里面讲到酒店基于商业画布的原理,对服务内容作了调整和优化,一时成为市场上独一无二的创新产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得到启示对创立的澳妆网也进行了调整,由原来传统的100位美容顾问跑市场业务转变为只使用呼叫中心+展会的模式,用最简单的方法把产品传递给客户,打造批发商+提供产品顾问+会员制的品牌形象。同时与银行、投资人配合部署,同步完善和升级研发、采购、仓储物流等方面,现在企业的成长状况还比较满意。

 

 3. 工作流程数据比硬件软件都重要。


管理工程学:问题——流程——节点——KPI,问题即是现状到目标的差距,工程管理在于把问题编码化来掌控事项完成进度。但并不是一味依赖昂贵的硬件操作系统,最关键的是每一个员工对标准化的认识和执行力。


慢=专=顺=快。如员工的绩效和工资的挂钩,要不断优化和调整,过程虽艰辛,但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好很重要。

 

圆桌嘉宾分享

 

周伟都(PICM 1班)

电子工程师,现从事硬件+互联网产品设计。国内最早的硬盘音频播放机设计者,国际最早的无线遥控U盘自动演奏钢琴主设计人。曾为国内外品牌商设计音视频产品和展示器材,如飞利浦、三洋、万利达、步步高、三诺等。
 

关于创新为什么明白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创业者一般对创新很感兴趣,那么如何创新?


创新需要两个特质:洞察力和质疑力;一个思维:批判性思维。


中国人受文化和教育影响,相对西方人思维能力较弱。人们往往很容易从课程或案例中了解到一些工具或者方法,但等到实际操作时,才发现依旧一头雾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创业中,每一个案例都是独特的,无法100%套用。关键在于找出案例背后的逻辑。


当我们谈创新,我们面对的是旧的已有的东西,新的东西里如何从脑海出来?这里有六个过程帮助我们理清案例背后的逻辑。


第一个阶段——直观——直观的看到现有的东西

第二个阶段——假设——依靠经验,承受力、舒适度

第三个阶段——洞察——形态有什么缺陷

第四个阶段——验证

第五个阶段——反证
 

第四个阶段难度开始加大,即找出现有产品毛病。新产品要怎样符合用户场景,符合消费心理、用户习惯等方面?


第六个阶段——迭代——经验上升到推理,通过一个事件学到举一反三的方法和推理的能力。
推荐书籍《批判性思维》、《学会提问》
 

  

郁俊浩(OHRM SZ2班)

华企丰源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顾问总监,前凤凰卫视旗下凤凰生活杂志社品牌总监,于多个平台做助教、团长和教练,《POV知见心理学》指引人资格认证,4年累计持续服务顾问企业超过100家,拥有自主创业经验。


关于战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进退有制方从容

 

1. 知己知彼。
 

知己:清楚自己能力所在,有些创业项目本身很好,但个人缺乏相关能力和资源是不适合盲目去运作的;清楚产品优势所在,创业一定是围绕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去发挥,如今互联网发达,产品一般都有竞争对手,顾客都是比较再选择,有需求和产生购买行为中间还有很多步骤。缺乏优势,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知彼:清楚顾客与顾客需求,清楚顾客购买产品的优先排序;清楚竞争对手,判断和定位自我产品优势。

 

身边人的建议:朋友说好未必是好,但身边朋友说不好,一定要认真听。
 

2. 人力资本。
 

小企业初创时不要过度追求完美的人力储备和薪酬体系。
 

大而全薪酬绩效体系,对初创企业来讲可能是一种束缚。大部分情况下,有一个想法先去做,发现行不通,去改,发现有点效果,再去优化。初创阶段一定是累计大量的修改,追求完美的制度不太现实。粗略的薪酬也可以在后期时机成熟再修正。
 

创业者在第一年往往需要集中精力优化资金、客户和产品,这些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
 

3. 合伙人的选择。
 

4. 如今创业多是合伙形式,如何选合伙人?这是人力资源的范畴。合伙创业一定是大家都有很多的资源,这些资源如何整合决定了应该由哪些人一起做什么事情。

 

选对的人,他们身上应该带有项目需要的资源,可能是人才、可能是技术、可能是身边的客户等等。绝不能仅仅因为和对方私人感情好,或者对方有资金。

 

4. 详细严苛的股权协议书。
 

有些人合伙初期一腔热血只写了粗略的股权协议书,后来出状况,合伙人犯法,要他退股得支付股权相应的资金,但事实是他做了违背公司利益的事情。
 

严格的股权协议书也能测定合伙人的人品。股权如何退出,股权如何锁定,任何人出什么状况如何退股等等方面,需要白纸黑字一清二楚。能认识清楚并签字,说明是一个成熟的合伙人,了解任何一个投资、合伙行为都有好处也有代价。参与进来需要具备承受代价的能力。


5. 有一个人绝对控股。
 

很多案例证明,创业中不一定只有一条路是对的。马云当年所有人觉得他行不通,但他咬牙坚持下去了。很多时候,正是大股东的这种咬牙切齿,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分散投资或股权区别不大的企业,很难保证五年十年股东们想法保持一致,一旦出现争议可能面临团队溃散。

 

陈岸(FMPM SZ2班)

头狼资本创始合伙人、头狼金服CEO、新华社瞭望智库研究员、花旗集团TOT创业培训师、CCTV2《创业英雄汇》节目评委,专注于互联网与金融早期创新项目投资,在投项目总估值超30亿元,被誉为“国内最狼性投资人”。


关于投资融资“两情相悦”的相遇

 

一件事情值得做,是一回事;

一件事情值得做,并让别人相信你能做好,是另外一回事。
 

什么是具有投资价值的创业项目?我最看重创业项目对人性和制度的把握能力。创业的过程,必须用组织去代替人性。组织的力量是边界的。每个商业逻辑成功的背后,最后都是人的成功。对内,把人心抓住;对外,把客户抓住。
 

投资是一个双向的选择。一个项目做得好,不代表就具备投资的价值。同样投资人看中的项目,对方也不一定会接受投资。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
 

互联网金融里,投资人的思维没有风控,只有防骗。投资人注重的是项目冲击到天花板的能力和可能性,而不是投入的资金能收回多少。 以前为品牌买单,现在为喜欢买单。
 

推荐书籍:《金融的逻辑》陈志武著
 

 

整合实效管理

PgDip in Integrated and Practicing Management (IPM)

本课程适合各行业企业机构的董事长、总经理、分公司总经理或特别项目负责人等主持领导企业战略发展、日常经营或跨部门协作等高层管理人员修读;也适合各类大型企业之主要职能部门中希望构建整合实效管理知识及经验体系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修读。本课程的设计也会对创业者起一个很大的推进力,帮助他们应付在创业途中遇到的种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