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企业创新模式与规模化创新人才培育
返回2013年10月8日 | 营销与传媒管理
企业创新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对于中国的企业转型升级而言,创新是重中之重。推动创新不仅意味着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专利发明数量,如何利用正确的商业模式,培养优秀创新人才,以提高专利发明的商业回报,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成为企业创新不可忽视的关键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以下简称“港大ICB”)举办的“港大日”讲堂上,港大ICB客席讲师谭国华先生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总结出企业以及个人创新的“八二三模式”,并深入探讨规模化培养创新人才的观点,为企业创新升级提供路径。
创新的八种模式
创新首先需要具备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有律可循。谭国华先生在香港大学商学院任教期间,花费十余年研究后发现,创新有八种途径可循。这八种途径分别是: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资源创新、交易创新、政商互利(state market symbiosis)、借政府间与市场间的差异盈利( leveraging state market divergence)、借市场力量盈利( leveraging market forces)以及资源重构(resources redeployment and reconfiguration)。并且,它们彼此之间可以产生多种组合排列方式,从而产生繁多创新之道。谭国华先生指出,无论是高科技领域还是传统领域,无论企业具体操作使用怎样的策略,在创新方面归根结底都跳脱不了八种途径。在消费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毁灭是正常的新陈代谢现象,与之相伴而生的是企业之淘汰与更新。然而无论如何实践,无论创新之内容如何更迭,创新思维模式及核心竞争力的类型是相似的,创新的规律是存在的。
把握创新的两个转变
理解不同创新途径及其核心优势之所在后,还需要寻求主客观的两种转变。一种是寻求外部环境转变,它是对于创新的客观条件的发现,一种是内部观念转变,它是创新发生的主观因素。创新事实产生于两者共同作用的基础之上,缺一不可。
谭国华先生指出,创新需要空间。当环境发生变动,也就是所谓“地壳变动”时,所有人的生活习惯随之变动,客户需求亦发生转换。此时便产生“蓝海”,即创新之空间。此外,创新还需要观念转变,亦即建立崭新看待环境的角度。创新人才需敏锐感知外部环境转变,随时发现创新之可能性。在环境转变过程中,创新是一种反应,是如何敏锐感知并寻找这种环境变化,通过新的市场策略牢牢把控蓝海,在新的空间中立足。
三角形脉络培养创新习惯
理解了创新模式,把握了创新的转变,还需要形成创新的习惯。然而如何形成这种习惯呢?
谭国华先生指出,要培育创新者,就需要创新的教育方法,通过教育逐步形成学员创新的习惯。从创新教育的角度而言,谭国华先生提倡深度研究创新发展的语境以及成功人士的创新经验,以此启发有潜力的学生激发他们创新力。要培育创新者,就需要创新的教育方法。从创新教育的角度而言,应该注意两点。首先,创新是一种习惯。其次,这种习惯来源于长期反复的尝试,尝试路径可以概括为一个三角形循环的过程,其中包括:机会探寻、创新性尝试以及通过成功进一步固化习惯。这不仅是个体创新习惯形成的三个条件,同时也是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试图培养学员的路径。
培养创新人才的空间
谭国华先生的创新观点折射出规模化培养创新人才( the mass production of innovators)的可能性,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专业的培养空间。这不仅要求培养空间的前瞻性、国际化视野、本地化多元化的课程开发能力,更要具有理论功底和实战经验兼备的国际师资团队以及不同传统的培养模式。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继承香港大学追求创新探索的精神,汲取港大丰富的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在深入内地多年探索中,一直是这方面的尝试者与引领者。首先,在国内众多商学院蜂拥推出MBA、EMBA等通才教育模式时,港大ICB另辟蹊径,主力培养具有战略思维以及专业深度的创新型管理人才,专业方向涵盖企业综合管理、营销、人力资源、财务和信息系统等企业所有重要的专业职能方向。其次,港大ICB每门核心专业课程都致力于激发学员创新能力,着重于西方最前沿的理论与实践,配合中国企业现状与需求,帮助企业培养创新型管理人才。再次,在近十年的实践中,港大ICB形成独树一帜的“专业(Professional)、前瞻(Prospective)、实用(Practical)、实效(Problem-solving)”的4P办学特色,为内地培养了5000多名拥有出众战略思维、深厚专业功底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此外,在学习方式上,学院提倡适合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三三三”学习模式,以及定期提供丰富多彩的知识分享与知行合一的活动,随时了解各领域前沿趋势,把握创新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