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KU ICB

“二进宫”:港大ICB的两次求学之旅

Back

15 Jan 2015 | 管理与创新

2010年,我选择了修读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简称港大ICB)的【整合营销传播】(IMC)研究生文凭课程。在不惑之年重回课堂,难免被周围人谈论,朋友同事在表达钦佩之余,也都有种疑惑——你能学到什么?学到了又怎样?你能改变什么?等等。

这些问题在赴港的第一次课上,导师刘宁荣博士给出了答案。他说,IMC的理论与实践,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熟化和系统化,但在中国,这一理念只能说刚刚开始。内地的企业如果不能从“做产品”转向“做品牌”,那么在今后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将举步维艰。这一席话,让我在冷气十足的阶梯教室里顿时感到一阵暖意。刘博士的洞察与评论让我产生一种共鸣!以前,我们在为内地企业提供传播服务的过程中,的确发现企业总是习惯于站在企业或产品的立场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既不愿做消费者的深刻洞察,也不讲有效的沟通策略,只是在围绕渠道或终端,单向地传递着产品信息。传播声音的分散,导致其品牌很难与竞品产生区隔,最后还是要陷入价格战的泥潭。

一年多的课业研读,对于在职人员确实辛苦。但是,当毕业答辩完成的时候,又真实地产生一种成就感。

我想这份成就感是由二个重要的因素构成,第一,建立了一个完整的IMC思想系体。这种完整性的建立要感谢学院对课程的精心设计,从营销战略到品牌建设,从广告促销到营销公关,从消费者行为分析到客户关系管理,从创意策略到媒介策略管理。各模块间有着极强的关联性和递进性,最后通过毕业专案把各模块的方法论运用到对实际案例的操作中,既检验了学习的过程,也考核了对理论的应用。这样的课程设计,也可谓匠心独运了,因为这是适合国内商业环境和市场特点的。第二,得到了“良师真传”。这一点是我们大多数同学的一个共识。港大ICB的老师,不但自身拥有教育者应有的资质,重要的是他们大多在世界500强企业长期任职,从他们在课上引用的丰富案例可以看出,他们是IMC的参与者和实践者,而不只是理论的陈述者,他们既讲道,也讲术,既讲格局,也讲布署,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从知识到应用的贯通。这种专业性与实效性的教学,对我们这些在职学员解决实际问题大有裨益。

在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这段的学习生活,让我不但提升了个人的专业高度,同时也拓宽了我的视野,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了实际性的进步。

自2012年毕业以来,从整个世界到整个中国,都可以用变化来定义——经济格局在变,市场环境在变,互联网在变,商业模式在变,人们的意识也在变,所有的变化促使你必须做出新的选择,是被变化裹挟着随波逐流,还是拥抱创新掌控前潮?

2014年,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重回港大,选修新的专业课程。

因为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当生产制造水平、技术水平已经没有差异且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时,特别是在消费者自我意识增强,90后被互联网思维深度影响,移动互联快速崛起的当代,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如何不断创造新的顾客价值,正在成为企业在今后生存中必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以我目前的知识结构,已经难以应对这些变化所带来的要求。当发现港大ICB管理与创新中心推出【服务设计与体验策略】(SDES)这门课程时,我意识到,这与我以前的知识结构可以形成良性互补。因此,我回来了。

其间,港大ICB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从官网就可以看到,新增设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专业课程,这对内地在新时期实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应称得上是因需而变。

另外,在入学的形式上也有很大变化。九月份重返校园时发现,与四年前入学时简朴的仪式不同,现在有个校内工作坊的环节。这个安排让入学的学生有了一次非常好的学前热身。从开学典礼的仪式,到嘉宾的精彩演讲,从与名流的对面交流到校外的定点考察,从小组内选题答辩到全院的成果汇演,两天的校内工作坊可谓是紧张有序,充实活泼。不仅可以深刻体验到港大的治学风范,还可以对香港在商业、人文、历史、社会等层面,有更直观的理解或新的认识。这样的安排,促进了不同专业间师生的沟通与了解,也为后期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铺垫。

作为“二进宫”的我,通过与新的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对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永恒的社会变迁中,学习将是你创造社会价值的正确途径。

“二进宫”:港大ICB的两次求学之旅
管理与创新中心(SDES1班)营销与传媒管理中心(IMC BJ11班)文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