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往主要内容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院长寄语

Message from Principal

响应时代命题,为中国企业培养国际化ESG人才

2023年,在竞争与对抗的大背景下,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等环境危机不断加剧,可持续发展问题变得尤为紧迫和重要。ESG(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 Responsibility和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作为一种新兴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风险管理框架,其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核心理念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ESG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企业层面最生动的体现,最早出现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在200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旨在倡导企业发展重心从只关注自身短期利益转变为关注社会整体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的ESG披露率高达95%。其背后最为有力的推手就是各国对公司披露ESG信息的强制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早在2010年便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的披露指导意见》,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境问题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欧盟则实行半强制政策,于2014年推出《非财务报告指令》,要求员工人数超过500人的大型企业须披露ESG信息。

港交所是全球投资人投资亚洲特别是中资公司的重要市场,也是很多中资企业国际化的桥头堡,其在ESG信息披露方面也酝酿布局多年。2012年港交所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首次提及在港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2015年加入“不遵守就解释”的条文,再到2023年,港交所刊发《有关优化环境、社会和管治框架下的气候信息咨询文件》,明确提出自将《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变更为《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守则》,阐述港股上市公司应在其ESG报告中披露气候相关信息的具体要求,2024年1月1日生效,设置为期两年的过渡期,到2026年1月1日,所有港股上市公司将被强制要求披露气候信息。

在国内,随着中国做出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一系列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因双碳”政策与ESG概念中的E(环保)理念相契合,国内企业的ESG信息披露率快速提升。2022年5月,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该方案提出,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A股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现仍然遵循自愿原则,但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就曾在2023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会议上就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表示:“制定准则,强制披露,是下一步要做的事”。可以说ESG披露已进入强制时代,时代的钟声已敲响。

我们注意到,无论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那些在ESG方面有着更好表现的企业往往有着更好的市场表现。原因不难理解,市场就是放大器,企业在环境、社会和管治三大方面的优劣均会被市场放大,结果就是优者获得更高的市场估值,劣者则触发市场的惩罚机制。同时,中国企业的ESG表现还有相当大的提高空间,首先是中国企业的ESG信息披露率远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地区水平;其次,对市场更为敏感的中资民营企业的ESG信息披露率就更低,甚至不到20%。面对ESG披露强制时代敲响的警钟,中国的企业家首先要具备ESG战略思维方式,将ESG维度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决策的重要价值依据。其次,要依据ESG战略转型的要求,培育延揽具有国际化思维的ESG人才,参考ESG的要求指标,优化公司治理,重塑产品服务流程,再造供应链,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良性互促的可持续发展。

秉承“为中国而立”的香港大学创校校纲,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响应时代提出的命题,于2023年5月设立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ESG中心,充分发挥香港在对标国际ESG准则的先行优势,借鉴欧美日等领先企业的最佳实践与个别中资企业的经验教训,开设面向中国企业高管的ESG课程,培养面向未来的ESG国际化人才,以帮助企业在ESG推动的新型竞争中占得先机,既让企业自身活力长新,又为社会与环境带来更大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