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智能到自然——可穿戴设备的体验
返回2013年10月25日 | 管理与创新
近一两年来,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腕带、智能头盔等可穿戴设备逐渐踏入人们视野,引发无数好奇者及科技爱好人士的高度关注。据IMS研究公司的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可穿戴设备全球市场共卖出1400万件高科技可穿戴设备,估计到2016年,这个市场规模将达到最少60亿美元营收。然而事实是,众多尝鲜者在体验之后却逐渐对这类高科技设备失去热度。可穿戴设备究竟面临何种挑战?在智能与自然之间如何抉择?近日,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以下简称港大ICB)客席讲师、“中国用户体验布道者”林敏博士在学院讲座日活动上,就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体验与商业模式、产品创新与创意管理等行业前沿话题进行探讨。
林敏博士在港大ICB讲座日发表演讲
看不见的技术
可穿戴设备并非近几年才被关注,早在数十年前,学术界便进行了系列研究。上世纪80年代,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史蒂夫曼致力于研究类似眼镜的设备,从最初较笨拙的偷窥式装备,到中期的单眼式设备,到90年代末期,他的研究成果已接近当下智能眼镜的造型。此外,已故的施乐公司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马克·威森,早在上世纪70年代,便针对可穿戴设备,提出“无所不在的计算”这一重要概念。他曾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文章预测,未来计算不仅仅存在于计算机内部,还存在于我们周身任何地方,只要身体上佩戴一系列小型终端设备,便可具备计算能力。并且,他所谓的“无所不在”,并非如当下设备与设计一般,要求用户不断盯着屏幕投射自己的注意力,才能完成与进行所需的计算,他强调设备完全不被注意的特点,正如他开篇所言,“最好的技术是看不见的技术。”依照马克·威森这一前瞻性思想,林博士进一步指出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发展方向。
方向一:科技拥抱体验
林博士认为,目前是科技拥抱体验的时代,可穿戴设备目前的核心技术大同小异,因而市场必将聚焦于客户体验的差异化竞争。如何在相同的技术上做出不同体验,是如今可穿戴设备的核心话题,亦是其所面临的机遇。以智能眼镜为例,其竞争优势在于可提供用户可用的信息与内容,围绕这一目的,智能眼镜可有三条发展道路。首先是加法,戴上智能眼镜之后,用户不仅可以看到街道,还可以搜索街道相关信息,例如附近加油站、餐厅的地点。其次是减法,即信息过滤的功能,例如,通过智能设备提供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便于用户快速识别人物,或通过设置过滤掉街道上不愿接收的广告牌等信息,这些功能亦是相当有意义的。此外,林博士还提到加法与减法同时进行的发展方向,通过对用户的兴趣分类,呈现街道上用户感兴趣的商铺,进而呈现用户感兴趣的折扣促销广告,这样大大利于精准营销。
方向二:从智能到自然
随着技术愈发进步,人们往往被技术捆绑。自从有了移动电脑、移动手机等移动设备之后,人们每天的工作时间由8小时变为几乎24小时——随时随地可接收到工作讯息,随时随地需要处理事务。林博士认为,当前人们处理事务方式的多元化促使工作效率日渐提高,但并非越来越智能,而只是智能化延伸,也就是将人作为移动中的计算设备来考虑,使得作为生物体的人的计算能力更强。智能化延伸是当前市场最为明显的趋势,然而却并非终途。林博士指出,智能化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走向自然化的融合,它应当让人们愈发贴近生活,而非去影响与干扰生活。在真正的智能设备时代中,技术应成为看不见的角色,人类才是世界的主角,才是生活的拥有者。
因而,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需要从“可交织、可交互与可交流”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可交织是对工业设计的挑战,指设备本身融入生活之中,并成为人的一部分。例如,智能手环目前戴上去并不太舒适,这种不适应需要工业设计慢慢加以消除。可交互是对交互设计的挑战,它是“最小化注意”的设计,即对注意力的损耗最小。例如科学家在观察长颈鹿时,如若通过智能眼镜,便可在观察的同时记录资料。可交流是对协同计算的挑战,个体交流并非智能设备的终极目标,未来设备还可以协同个体与周围环境的认识与交流。
任重而道远
尽管可穿戴设备前景美好,但就目前而言,依旧存在诸多挑战,任重道远。首先,从设计与产品而言,用户体验不够成熟,包括电池续航能力差,交互能力与计算能力均有限。现在的谷歌眼镜,其电池无法维持一天,交互方面主要依赖语音交互,一旦在无法说话的场合便无法使用此功能。林博士认为,未来在交互手段上会有新的突破,例如手势或视线控制。
此外便是伦理与隐私问题。在使用智能设备时,对方所有的言行表情都会被一一记录下来。林博士指出,如果在未来,智能设备真的无所不在时,交谈双方在谈话过程中或许会有担忧:自己的通话是否被记录成为证据,是否会有第三方得到相关信息。如果隐私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人际交往所谈论的话题便止于蜻蜓点水,或以邮件沟通为主。这将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情感产生巨大影响。
其实,不仅仅是智能设备任重道远,在产品创新与创意管理方面,中国亦面临来自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挑战。廉价的工资、劳动密集的优势开始逐渐减弱。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产品创新在产品创意、定位、可持续发展、以至科技适用性上仍存有较大差距。管理产品创新开发的过程中,较一般的管理涉及层面更广,存在更多不确定及未可知的因素,导致产品创新开发的管理过程存在较大差异。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的产品创新与创意管理课程,着重于西方最前沿的理论与实践,并配合中国企业的现状与需求,深入探讨在产业转型的挑战下,企业产品创新开发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新知识。课程内容涵盖项目开展初期,项目主管如何能够早着先机,察觉社会趋势的变化、重视用户需求,从而研判项目发展方向;同时,全面规划项目发展蓝图及产品演化战略,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并且基于产品创新,对如何整合跨学科开发团队、衡量项目对资源的运用、知识产权等问题作出深度分析。
关于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
香港大学SPACE学院是香港大学的直属学院,也是香港大学兑现终身学习使命的机构,已有50多年历史,是香港地区最早的商业管理教育实践者。在它的推动下,香港社会以主动学习的“进修”为荣,不管是香港本地的大学毕业生,还是负笈海外的留学生,不管是初入职场的菜鸟,还是久经锤炼的专业领袖,都会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都会选择到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继续进修,补充最新的知识能量。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是为内地培养创新型和具国际观的专业及管理领袖而设立,是香港大学践行“为中国而立”创校,校纲的实际举措,也是香港大学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近十多年的实践中,为内地培养了5,000多名拥有出众战略思维、深厚专业功底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专业(Professional)、实用(Practical)、前瞻(Prospective)、实效(Problem-solving)”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