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中美可以结成太平洋共同体吗?
返回2009年12月14日 | 企业与金融培训
近来美国的趋势分析专家卡拉贝尔出了一本书,叫“超融合”,宣称中美之间已经开始步向一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这一超融合的概念自然引起许多人的兴趣,它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一个概念,而且也是一个事实。
中美的融合在金融风暴之后显而易见,中国虽然无法避免这场金融风暴的冲击,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长确实也是防止全球经济进一步下滑的主要支柱。而美国与中国的经济互补与倚赖更在这场风暴中更显出。美国必须不断向中国借钱才有可能驱动其经济,而中国也必须通过购买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券才有可能确保其出口,即保证以出口为主要驱动力的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需要美国这个市场,美国需要中国的廉价产品。如果中国决定抛售其手中的美国债券必然引发美元的不断下跌,这自然是两国都不想看到的事实,因此中美之间的这种依赖在短时间内似乎无法改变,且有可能进一步的深化。
从这种意义上来看,2009年最大的国际事件就是G2成为稳定全球经济和政治关系的源泉,双方以成人的态度对待和处理这一关系,以确保全球的经济体系可以正常运作。无怪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他的第一次对亚洲的官式访问前,表示自己是第一个太平洋的总统(Pacific President),虽然他的这一宣称在美国引起一些时事评论家的质疑,但这也表明奥巴马这位在夏威夷出生,并在印尼生活过的美国总统对亚洲是越来越重视了。
这种重视与“脱欧入亚”也是无奈。美国在过去十年中开始了走向衰落的前奏曲,其中有两大事件极其关键。第一件是发生在2001年的911事件,这一事件使美国成为世界的公敌,众多的盟友和朋友离他们而去,而美国人也因此丧失了自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道德领袖的地位。在这样的情形下,美国人越来越小气,越来越狭隘,也越来越孤立。第二件便是还未完结的金融危机,这是十年间发生的第二次冲击波,它就像是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终于揭开了美国走向衰落的一幕,它不仅暴露了华尔街的贪婪,也彻底揭穿了美国金融界的神话,美国的金融和经济体系原来是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的。
而中国在过去十年中则在经济上越来越开放,越来越与世界接轨,而2001年对中国而言也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预示了中国的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的经济每年以超过8%,甚至10%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对外贸易额也显著上升,在2008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进出口国,也在同一年中国取代德国成为最大的商品出口国。据估计中国将在2030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到时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总量的贡献将达到23%,接近中国在1820年前经济总量占世界30%的水平。
虽然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实力目前依旧相差很大,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两国间的融合将是一种趋势,无怪乎欧盟这个世界经济的第三股力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意大利的外交部长费拉里尼就表示,如果欧盟无法找到统一的政策的话,大西洋轴心将被太平洋轴心替代。其实,这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中美在几十年的博弈之后开始走向融合,尽管在融合的过程中还会发生摩擦,误会,和冲突。因此中美间的共同体在“同舟共济”时依旧还会“同床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