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往主要内容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刘教授专栏 | 不一样的世界 不一样的未来 ICB/SEA 2020年(春季)线上开学典礼暨云论坛致辞

返回

2020年6月28日

9
刘宁荣教授 Prof.N.R.Liu
香港大学SPACE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商业学院(ICB)暨企业研究院(SEA)创院院长


致辞全文
(2020年6月20日)

各位同学早上好,欢迎大家正式加入港大ICB和港大SEA,开启你们的学习旅程。这次开学典礼与众不同,我们首次在线上举办开学典礼,对我来说这也是一次全新体验与经历。这次改变毫无疑问跟近半年全球发生的巨变有关。我是个喜欢站着说话的人,今天被迫坐在这里,这是我首次坐下讲课,不知道自己是否习惯,但我们都要面对新的变局,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十年前,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进入内地时,很多人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一所用中文授课的学院——正如大家所知,港大一直采用英文授课。

我们认为,向内地中高层管理者提供国际视野的专业课程,是对内地发展的最大帮助。作为一个教育家,如果不能理解授课群体的需求,不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何谈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中文授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所做的变革。

十年发展,我们的校友已经超过15000人。从当年的2个课程,发展到港大ICB和港大SEA共20个课程。这里要感谢所有内地同学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如今,在长达半年的耐心等候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一次开学典礼,实属不易,非常感谢大家。

今天的开学主题是“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视野”,云论坛以此主题贯穿始终。我的演讲题目也将与之相对应。毫无疑问,我们将面对不一样的世界和不一样的未来。

第一,新冠肺炎从天而降,我们没有任何防备。这场疫情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公共卫生危机的认知。我们以为平安的世界原来如此不堪一击,突然之间我们的认知完全被击碎,天旋地转。而新冠病毒不是大流行的第一次,但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历史上有过黑死病和大流感。所谓黑死病,就是鼠疫,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其中两次与中国有关。第一次发生在6世纪的欧洲,第二次发生于1331年,中国正处于蒙古人统治的元朝时期,瘟疫使得当时中国人口减少一半。当疫病传到欧洲后,欧洲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也有说这次瘟疫始于喜马拉雅山,或者黑海,是当年蒙古大军在征服欧洲时带来的,各种说法莫衷一是。但亚洲、欧洲、非洲都不能幸免是不争的事实。那次大流行结束后,黑死病又多次卷土重来,在欧洲多个国家此起彼伏。第三次黑死病的暴发,始于1855年的中国云南,是历史上传播速度最快、范围最广的一次黑死病,蔓延到世界各地,造成了一次全球流行的大瘟疫,欧洲、非洲、和美洲纷纷沦陷,仅在印度就造成了1200多万人死亡,为消除瘟疫,孟买把许多社区付之一炬。仅 10 年之内,瘟疫大流行传到 77 个港口 60 多个国家,全球死亡人数超过上千万。鼠疫最后一次大流行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东北,中国东北工人从西伯利亚染病后回国,这次瘟疫也是口罩开始广泛使用的起点。所以世纪大流行疾病早就存在,不是今天才有。鼠疫一直伴随人类生活,时至今日也未完全断绝。真正断绝的只有天花,因为我们找到了有效疫苗,加上天花没有动物宿主,人类终于摆脱了这种可怕的疾病。

谈到流感,大家一定会提及1918年发生在西班牙的流感。现在我们都知道,不能以国名、地名来命名疫病,避免歧视,所以只能说1918年的流感。之后又在亚洲发生了1957年的亚洲流感,这可能已经被人们遗忘了。1968年,流感从香港发生,传遍全球,之后是2009年在美国发生的H1N1大流感。当1968年流感在香港发生时,大家都不知如何应对,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发烧,躺几天“闷烧”之后就好了,结果导致全球100万人死亡。

这次新冠病毒流行,很多人觉得中国应该早日行动,其实我们对疫病的了解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到今天为止,我们仍然不知道这场疫情何时结束,疾病会继续与人类同行多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所说的疫情结束不是医疗意义上的结束,即便找到了抗疫手段,疾病也有可能长期跟随人类。所以,疫情的结束在于,从社会意义与政治意义上我们能否终结它。只有解除了心理恐惧和忧虑,我们才可以开始新的生活。胜利不会突然降临,我们面临的挑战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正如世卫组织医学专家所说,预测这个疫情的前景比登月还要艰难。这次疫情,令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第二,令人震惊的第二个变化是中美关系的质变。过去40年,中美两国关系虽然有摩擦,但突然之间,两国停航,冷战一触即发,彻底改变了我们以往对这个世界走势的认知。我们一直以为世界和平可以带来全球和谐,但如今竟然也刹那间消失。大国之间的争霸和冲突不是第一次,但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中美之间冲突的本质和根源在哪里?我们今天没有时间展开谈,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双方之间的恐惧。新冠肺炎发生之后,人类因为对它不了解而充满恐惧,中美虽然在过去40年间有了很多沟通和交往,并没有充分了解对方,所以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引起另一方的恐惧。一方面,从美国角度来讲,过去10多年,中国内部不断发生变化,美国人认为中国内部的变化跟他们的预期有相当大的距离,他们一直预计中国的改革终点是美国式的民主制度,中国人接受美国生活方式,但结果出乎意料。另一方面,中国始终以为美国愿意看到中国变得强大。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忽然之间产生了巨大恐慌,所以要打压中国,这便是中国的认知。在相互的误解当中,两国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2016年特朗普总统上台之后,美国民粹主义的高涨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同时发生,这两种思潮让两国之间的矛盾跟冲突更加频繁,映射到香港,令其成为中美冲突的第一战场。自从香港国安法准备实施,美中在香港角力,台湾海峡的局势日趋紧张,连中美的教育合作和交流也深受影响。美国100多万外国留学生当中,仅2018年-2019年就有36万学生来自中国,新冠疫情发生后,许多中国内地的留学生滞留当地无法回国。美国现在采取更加极端的做法,禁止跟中国军事院校相关的3000个高精技术领域的留学生进入美国。

这样的冲突会将我们引向何方呢?几年前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提出一个令人忧虑的前景,即大国冲突可能陷入古希腊历史学家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艾利森教授的研究指出,过去500年,全球历史上共有16次新兴大国和老牌大国之间的冲突,只有4次取得了和平转移。但我觉得这4次和平转移也无普遍性,并不乐观。它们是美国取代英国,以及二战之后的美苏争霸、日本与苏联之争及英法德之争。尤其是冷战,美苏冲突最后以美国占据上风,取得胜利而和平收场。这几个案例并不具有代表性,而历史上的其他大国博弈都以战争收尾。

关于中美关系的走向与结局,我悲观中带着乐观,因为中美之间有频繁的人员来往与交流,与美苏冷战的状态截然不同。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说中美最终可能是“半冷战状态”。如今,美国对华政策越来越强硬,其中有两位我所熟知的重要人物。一位是美国国安会副顾问博明,曾作为美国驻华记者在内地生活过,我跟他早就认识,他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知之甚深。另一位是为美国国务卿提供中国政策顾问的余茂春,也是我南开大学的校友。他们都对中国有着深刻了解,希望中美冲突不会兵戎相见。而中国依然有着大批有识之士,认识到中美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和平与战争的机会是掺半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双方之间能不能建立信任。如今中美关系的变化令人忧虑,如何避免中美关系急速恶化,是眼下面临的挑战。大国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的根源也是因为恐惧和缺乏信任。

第三,这场疫情让我们看到全球经济竟然可以瞬间停摆,全球供应链瞬间断裂,经济脱钩的威胁言论也是甚嚣尘上,这改变了我们以往对合作共赢的认知。这样的共同认知曾让我们以为全球化可以一直不停地向前走。但我们看到今天的全球化面临重大的反向发展,就是逆全球化。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始终在推动的全球经济共融的景象,可能将会消失。

我们真的无法想象在新冠肺炎发生之后,武汉、北京、伦敦、纽约等全球众多城市,经济可以完全停滞,街道空无一人,鸦雀无声。中国第一季度GDP负增长6.8%。这是1976年以来,中国经济首次发生负增长。此种现象不是中国独有,而是全球的普遍现象。再看美国,第一季度GDP负增长4.8%。当然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负增长8.4%要好的多。但是由此看到,全球经济在短期之内不可能恢复到原有状态,尤其是贸易。2019年全球贸易比2018年已经有所下跌,2020年不用做任何预测,肯定会比2019年进一步下跌。

问题的核心在于,当全球供应链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到底能否继续相互依存?这势必将引发一波恐慌。新冠疫情爆发后,包括口罩在内的全球各类医疗资源极度紧张。全球各国哄抢口罩与药品的现象随处可见。不仅在亚洲,甚至包括美国和欧洲。所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意识到工业独立性的重要,我们过去依赖的全球供应链可能会发生问题。美国、日本、法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政府纷纷提供财政支持,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目前全球供应链有三大枢纽,位于亚洲的中国,位于欧洲的德国,位于北美的美国。中国在全球三大供应链枢纽又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苹果公司生产的iPhone手机到底多少是中国内地制造的,多少是美国制造的,多少是韩国制造的,多少是台湾等其他地区制造的。一部手机中的零部件来自于全球各地,世界经济互相依赖是如此重要。在武汉爆发的新冠肺炎可以导致韩国制造工厂关门,就是最好的例证。

今天的困境在于,大家失去了互相信任的基础,未来各国之间到底能否继续保持相互合作的关系?过去40年一个重要变化是,美国愿意放弃制造业领域的重要地位。因为美国手中掌握着两大重要利器,智慧产权与金融霸权。智慧产权方面,比如iPhone手机,大部分核心技术来自美国,其从智慧产权赚取的利润已经大大超过产品制造产生的利润。美国的金融霸权也一样,无人可以相比,2018年与华尔街相关的金融、保险和地产占美国GDP的21%。

因此这为我们带来新的挑战,以往大家相互依存的、紧密的全球供应链会不会发生变化?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会否受到冲击,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要避免全球经济互相依存的断裂,最重要的是重建我们的信任,解除我们的恐惧。

第四,刚刚结束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提到,虽然中国目前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的月收入也就1000元。这个数据,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们近十年来对中国已经进入盛世的认知与判断。

我们一度认为中国已经如此繁荣。过去40年,中国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在哪里,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种变化。然而,我们不能忘却中国仍有大量人口处于贫困状态,我们一直致力于经济发展,但贫富悬殊却在不断扩大。贫富悬殊的扩大不仅仅是中国现象,而是全球现象。如何去解决,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目前贫困人口的数据,让我非常吃惊。根据定义,绝对贫困人口的年人均收入低于627元,相对贫困人口的年收入大约628到865元左右,低收入人口的年收入在866元至1205元之间。所以中国目前仍然存在大量贫困人口,今年的目标是要消灭这些贫困人口。另一个问题在于,中国虽然已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也就是人均GDP达到1万美金。但是中国基尼系数为0.51,达到历史新高。从全球排名来看,仅次于金砖五国中的南非,高于其他所有国家。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数字,是否应该认识到,即便在经济如此迅速发展的时期,仍有大量贫穷人口需要引起关注。

这不仅是中国现象,2019年数据显示,占全球77亿人口1%的顶级富人所拥有的财富相当于70亿人口财富的总和。同时,全球超过7亿人口目前仍生活在极端贫困当中,许多人只是因为一张医院的收据,就重回贫困的生活状态。全球2.58亿儿童群体,每5个儿童中就有1个儿童无法上学。越是贫富悬殊小的国家,人的寿命就越长。反之,心脏病发病率高,婴儿死亡率高。

今天已经是不一样的世界,那么在不一样的未来是否需要改变过去的思维。我认为要解决贫富悬殊的问题,需要摆脱过去固有的思维。举个例子,如果今天我们仍然以为摆脱贫困可以通过市场来解决,那是非常天真的。过去的三个月,华尔街股市多次熔断,股票上下涨跌超过1000甚至2000多点。美团在香港跌到80元以下,今天已经涨到175元,Tesla降到最低点时仅有300多美金,今天已经超过1000美金,而只有掌握财富的人才可以在金融市场里不断增加财富。所以现在的世界是如此疯狂,生活在贫困阶层的人都需要我们的帮助与支持。

这样的变化是否引发我们的思考。首先,我们的经济活动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当然经济活动是为了产生利润,因为经济活动的本质是金钱的交易。但是当经济活动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发生停滞及危机的时候,是否还应过度强调金钱和利润。确实,利润的主要驱动力是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可是新冠疫情发生后,医院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如果期待医院产生巨大利润,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另一方面,金融市场恰恰是用极少劳动力产生大量的利润,而无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从医疗到教育的很多公众服务的领域,我们都需要思考,这些领域是否可以完全市场化?还是需要依靠政府的介入?显然这是无法依靠市场解决的问题。同样,我们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帮助才能解决全球发展不均衡以及人口贫穷等问题。

其次,我们是否应该放慢我们的经济活动。我们过去的看法就是不停地快速发展,不停地持续增长。目前全球各国都用财政刺激来重启经济活动,政府的刺激措施,是希望快速恢复经济活动,如今的困境是如果经济活动恢复,却无法制止病毒的蔓延,正常的干预措施在这里行不通。然而开展任何经济活动又恰恰与疫情的控制是矛盾的,因为防范疫情要保持社交距离。而依靠大量财政支出推动经济时,必须要让经济机器开动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为什么大量金钱会流入华尔街,因为没有地方可去,因而造成了华尔街与经济实体完全脱钩的现象,为未来发展留下巨大的危机。所以我们需要思考,经济活动的放缓,恰恰可能是能够制止疫情不断蔓延的手段。我们已经看到许多国家还没有走出疫情的困境,有的国家又要面临疫情的第二次高峰。

同样,过去几十年中,人类备受困扰的问题是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气温上升以及新冠疫情的发生在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与经济活动相关联的。气候变化和新冠病毒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经济结构的问题,尽管这两个问题似乎都是“环境”或“自然”问题,但它们都是社会驱动的。如果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活动,应对新冠肺炎和气候变化要容易得多。对于气候变化,这是因为我们人类生产的东西更少,那么将消耗更少的能源,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样对于新冠肺炎,如果我们减少社交接触,传染的力度也会减弱。也许经过这场疫情,我们需要站在经济角度考虑两个问题。第一,经济活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仅是为了产生利润与财富增值吗?第二,经济活动是不是应该放缓?这是我今天希望提出来的两个问题。不一样的世界需要有不一样的视野。

近半年中我看到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同一个现象,那就是产生所有问题最重要的根源是与恐惧相关。因为恐惧,我们不断地谴责他人,不断争抢重要的资源。当我们大量囤积医疗物资的时候,大量囤积粮食食品的时候,最后发现往往都是无用之功。正是这种恐惧带来了对生活的负面反应,而这引发了另一个现象,我们好像变得越来越贪婪。

贪婪跟很多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为什么人类会如此贪婪?这种贪婪不仅体现在金钱上,而且是名誉上。这让我想到美国神学家和哲学家尼布尔。他认为,其实人类意识到,自己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很容易受到死亡风险的影响,因此会产生很多忧虑。这种忧虑会经常导致他们去抓住任何可以达到安全的手段,安全的手段不仅是金钱,有时是知识,有时是商品,有时甚至是声望。他强调,这种忧虑是“人类不可避免的精神状态”。

因此焦虑和恐惧引发了两个问题。一是传染性贪婪,二是炫耀性消费。随着全球社会经济活动越来越活跃,出现了炫耀性消费。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到,随着经济活动增长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多人不再以满足物质需求为生活方式,而是以占取为主要目标。所以炫耀性消费并不是满足物质生活和个体生存,而是成为炫耀自己并以突出自己属于特定社会阶层的一种手段。而炫耀性消费是否也同样导致了经济的过度发展?

炫耀性消费,引发了传染性贪婪,金钱成为评判成功的唯一标准。比如去年的美国名校入学舞弊案,共50人牵扯其中,33名来自富裕家庭的父母被起诉。他们涉嫌在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美国名校录取中进行贿赂活动。这些父母为了让子女可以延续父辈的荣耀,愿意花费高昂的费用,把孩子“买”进美国名校。另外,2019年美国普渡制药公司被指控大力推销处方类阿片类药物,让服用者成瘾,然后获取利润。由此可见,传染性贪婪已经在全球发生,从大企业到华尔街,甚至到教育界。最近江苏发生了一起非常不幸的事件,一个中学老师的行为,导致一位中学生跳楼自杀。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父母没有允许孩子去参加这位老师在校外开办的补习班,这样的贪婪最终导致了一位中学生选择自杀。

所以我看到了恐惧与贪婪在左右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是否进入了反智状态与反智社会。如果缺乏反思,这个社会的发展和未来就会令我们更加恐惧和焦虑。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早在1963年写过《美国的反智传统》一书。今天当我们反观过去半年全球发生的各种反智现象,可以看到这位哲学家是多么具有前瞻性。你能否想象美国总统可以让民众通过喝消毒剂的方式,防治新冠肺炎,但这样可笑的事情竟然发生了。我们更看到全球各国互相指责对方是新冠疫情的发源地,包括中国对美国的指责,美国对中国的指责,在这样的相互指责中我们看到了反智现象。尤其让霍夫斯塔特担心的是,知识分子已经开始“反智”,他们的自私、偏见和利益超越了对公众利益的承担,我们的社会成了一个各方利益竞逐的市场,人类文明将何以延续?!如果我们不对现有的反智现象进行反思,未来将会非常黯淡。

美国的发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经验,但也给我们展示了非常不好的经验,其实我们看到商业至上的美国,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跟很多反智现象拥有关联。正是因为我们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只是快速地赚取利润,才会导致全球面临这样的困境。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知识?我想我们不应该仅限于专业知识,我知道大家来到这里是希望获取管理知识、金融知识、营销知识等等,希望帮助企业成长,赚取利润。但如今,除了获取专业知识,我们可能需要另外一种思维,另外一种知识。另外一种知识非常重要,与提高生产力和效率无关,但与提升整体社会精神密切相关,这具体表现在公众利益和公益精神,学会思考如何让社会更加良性地发展。或许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智识”。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学会思考比专业知识更加重要,智识远高于知识。只有让知识跟公益精神、社会精神相连接,社会发展才能更加良性。希望大家不仅汲取专业知识的精华,亦能从公益精神与社会责任的视角,在自我的反思与沉淀中,成为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影响者。所以,希望大家在港大ICB与港大SEA的学习旅程,不仅获取专业知识,更能静下心来,甚至与社会短暂地“脱节”,以孤独的状态,思考社会问题,解决我们面对的困境。

因为线上分享时间有限,很多内容仅能浅尝辄止,更因无法看到大家的表情,所以无法发生情感的沟通和互动,这确实是线上授课给我们带来的全新挑战。但面对任何挑战都必须找出有效的方式去应对。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时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需要反思过去半年为何会发生如此之多反智的现象。正如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所说,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ackwards, but it must be lived forwards。我们只有从过去学到经验和教训,我们才有可能向前走。

因此,我希望大家在港大ICB与港大SEA的学习,是一个反思的旅程。期待可以很快跟大家见面,通过面对面的沟通,眼神之间的对视,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产生密切的交流,激发思想的火花,感受心灵的震撼。

很遗憾,今天只能通过镜头跟大家做一个简短分享,谢谢大家。

(根据发言录音整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