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往主要内容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大学的使命——刘教授2014年9月开学典礼致辞

返回

2014年9月20日

各位同学:

非常欢迎大家前来参加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2014年秋季的首场开学典礼暨“校内工作坊”,我希望今天是你们人生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将开启你们生活的一个新的大门。你们或许已经参加过无数次的开学典礼,我希望这不是你们最后一次参加开学典礼,因为学习是终身的事;我也希望无论你参加过多少次的开学典礼,这次的开学典礼会使你终生难忘,有如我们工作坊的主题,是一次“超越自我”之旅。

香港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港大之所以成为一所世界性的大学,就是因为她的开放。与开放形影相随的便是自由,而自由的代价与前提则是独立。香港大学从陆佑堂起步在百年的历史中走过来,一跃成为世界学府。她不仅重视研究,而且强调教学的重要性,而港大还一直倡导终身学习,这三者构成了港大发展的三大支柱。港大在1956年就成立了校外课程部,这就是今天HKU SPACE的前身,将港大当年这所精英大学的课程带到市区,满足专业人员深造与进修的需求。与港大百年的历史,以及港大SPACE学院近60年的历史相比,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刚刚进入第五个年头。港大ICB从创立之初,就致力于从终身学习的视野,思考如何创立一所与传统不同的管理学院,并为我们内地的专业和管理人员提供不同的学习经历。

请注意,我这里使用的是“学习”而非“教育”。这之间有着极大的不同,教育的重点在于结构性,体制性的,学习的重点在于个人。因此,现时的学习,必须有三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主动、创新、与持续。创新包括教与学的创新,以及主动的学习,与持续的深造。因为学习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不是一年、两年结束了就完结的事,而是持续在你的一生当中。所以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还告诫学习者:“如果他不能筹划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所以同学来到ICB学习,就是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也请注意,我在这里没有使用“培训”一词,你们今天来到港大ICB学习,不是简单地来参加一个培训课程的,培训只是着眼于提高你们的某种技能。毫无疑义,到ICB学习的其中一个缘由,就是力求为你们未来的职场生涯的发展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因为ICB的定位就是“专业深度决定未来高度”。但我们不是一个培训机构,尽管在全球,特别是在中国,通常都会将在职的学习与在职培训划上等号,但这是个极大的错误。ICB不仅致力于建立一所创新型的专业商管学院,而且力求成为具有人文底蕴的管理学院。

因此,你们到这里不是来受教育,不是来培训,而是来学习,这意味着什么?首先让我与大家一同分享大学走过的路程。

一、    大学的使命

在中国,大学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不过它与今日的现代大学还是有区别的,现今我们所谈到的大学的概念则来自西方。大学在西方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大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结束遍游意大利半岛等地返回雅典之后所建立的柏拉图学院,这所学院存在了900多年时间,学院培养出了亚里士多德等杰出人士。但大学在西方是以中世纪为起点,而大学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初为教会所设立,培养神学人员。世界最早的大学是意大利的波隆纳大学(法律),成立于1088年;同时期的还有巴黎大学(神学和哲学),成立于1150年;牛津大学(舍堂)成立于1167年。德国的海德堡也是中古大学的佼佼者,还有意大利的Salerno医学院,应是最早的专业学院了。而时至今日,最保有中古大学原形的应该算是牛津与剑桥了,这就是为何我们刚刚结束的英国创意力游学活动选择前往牛津的原因之一。以下有四本书,读完之后,可大致了解西方大学的起源及整个由中古时期到现在,大学所走过的历史。

牛津学者John Henry Newman (1801-1890)的《大学的理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他在书中提出,大学不单是传授知识,大学的目的是要教育拥有知识者合理地质疑所面对的问题,并努力寻找真相,并找到真理。作者亦是最早提出博雅教育的学者,认为大学除了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性格塑造”。

美国学者Abraham Flexner(1866-1959)的《大学》(Universities)。他提出大学必须存活于社会之内,大学必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而非社会想要的。书中指出大学是复杂的,且是一个有机体。大学需要有发展知识、解决问题和培养人才这三大任务。他强调大学必须倡导人文主义,这不仅人文主义自身的价值,而且与科学一样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因此大学有其目标的崇高与界定,精神与追求的一致而构建成独有的特点。

德国学者Karl Jaspers (1883-1969)的《大学的理念》(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第三位是德国学者,他是在纳粹德国战败后写这本书的。书中强调大学必须成为一个“知识小区”;大学必须做三件事,他首先强调专业培训的重要性,德国在这方面是非常成功的。第二,要培养“全人”,所谓“全人”就是要有知识、有正确的价值观、有愿景、有道德。第三,要做研究。大学的精神不能离开这三方面。

美国学者Clark Kerr (1911-2003)的《大学的功能》(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他在书中发明了一个新字“Multiversity”,姑且翻译成“集合大学”吧,便于与综合大学区分开来。这概念反映了美国大学的变迁。美国现今的大学不只专注于科研、教学,而是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与社会的关系紧密。大学服务社会,同时批判社会,有时甚至无情地批判社会。他将Newman时代的大学称为“乡村”,现代的大学称为“城镇”,而“集合大学”时代则有如“城市”。他在上世纪末为此书作了详细的修改,当中亦提及大学面对不少新的挑战:如博雅教育不断衰退,大学资源越来越少,但大学生人数却越来越多。因此,他预期网上学习将会成为一股新力量,而他针对美国教育的现况也发出了必须维持教学质量的警告。

以上四本书构成了大学发展四个阶段的四大要素:大学的目的是在于传授学问、发展知识(即研究)、培养全人、大学成为知识工业。而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基本条件就是学术自由。这也是我们古人韩愈所说的教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教育的真正目标就是儒家所提倡的“格物致知”。

说到这里,到底我们ICB有何理念与目标?过去几十年来,我们看到有关教育创新的讨论往往围绕在架构(infrastructure)上,而忽略了知识获取和转移的新策略上,即如何传授知识的方式及方法。更令人担心的是,虽然我们已进入到大学是知识工业(Knowledge Industry)的时代,但我们今天的管理教育,包括众多的MBA教育都过多地看重和强调知识的输送,却没有注重学生的思考、创新、独立、合作的能力,尤其是人格的培养。所以你今天问我ICB是怎样的一所商业学院?我希望ICB变成一所具有人本主义的管理学院,这是我们的目标。ICB作为一所创新型专业商管学院,她的愿景当然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是开放的,并且透过高质量的专业课程,为中国的专业教育树立一个标杆。同时我们希望在中国未来发展中,ICB能为中国培养具有多视野的专业人才。这就是我们的愿景及使命。所以我们提出了ICB的7大目标。大家都知道这7个目标是什么?我不知道你们来ICB之前有没有上网站看过,知不知道这7个“I”?那我就趁今天开学的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


二、    ICB的理念

我用7个“I”概括了ICB的理念与目标:Imagination,Innovation,Independence,Interdependence,interaction,Internationalization,Integrity。

首先谈谈Imagination,为什么“想象力”如此重要?我这里想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想象力是一切(imagination is everything)。”他还说想象力是生命充满吸引力的前奏。如果没有想象力,生命就会变得非常沉闷。法国的大文豪雨果也说“推理需透过智力,想象则是勃起的智力。”想象力实在是太重要了!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复制。为何这几年在内地收视率很好的电视节目,几乎没有一个是原创的?因为我们太缺乏想象力了。这些电视节目当然是要花钱买,不是偷人家的,至少是有买版权的。但很不幸的是,有些人公开偷和抄。我们刚刚发现ICB的课程也被人偷了!这些行为或许是有人拿着大学的品牌在牟取利润,但这种事情要是发生在海外那是不可想象的。不过有同学安慰我说,这说明我们ICB的课程有竞争力,否则没人抄,我就暂且自我安慰吧。所以,想象力真的非常重要。我绝不想看到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们同学身上。我也知道如今互联网上要抄东西真的太方便了。因此在这里我对你们的最低的要求就是,在港大ICB的学习期间,你们的功课请自己努力去完成。

跟想象力有关的是Innovation,这是“创新力”。意大利教育家Montessori说“想象力只有在人类以勇气和力量将其变为发明时才显现其伟大。”所以只有想象力是不够的,必须转化成行动,才能变成一个重大的发明,所以行动(Action)在这里特别重要。但是没有想象力是不能有创新的。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承。而行动力有时是要付出极大代价。李娜能成为中国最出色的网球运动员,是她需要巨大的勇气走出国家提供的舒适的环境,而成为运动员的“单干户”,一切靠自己。但就是这个行动力奠定了她今日的成功。

第三个我们要强调Independence“独立”。我最近看到一个段子,大约的意思是,中国的孩子要美国的自由,又要中国式的宠爱,却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要美国人的独立,又要中国式的保护,又不要美国人的自立和责任。你们知道我在九十年代初到美国上研究院的时候,给我最大的刺激一件事是什么吗?一开学我去问学院,第一学期我可以修啥课?人家扔给我一本课程总揽,叫我自己挑!所以独立本身的一个条件是要主动(Proactive),借用美国作家Covey写的“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中的第一个习惯就是“Be proactive”,主动是创新的基本动力。第二个习惯就是“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你做什么事情,要有愿景,要有目标。第三个习惯是要“Put first things first”,考虑事情的重要性,做事要有主次。

来港大ICB学习,是你们做出的一个不算太小的选择。所以我们希望同学千万要记住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上课、要补课,自己需要主动一点,不要把责任推给校方,这不是我们在推托,我们在教学服务上会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要求前线的同事做的更好。这方面我对他们有要求:必须友善、热情、专业、严格。同时为了加强你们学习的主动性,我们正准备打造更好的网上学习平台,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虽然独立很重要,但这也只是一个人成功的第一步。就像小孩刚生出来,我们首先要培养他的独立,然后下一步是要培养他与别人相互支持与协作的能力。所以第四个是Interdependence,“相互依存”。如果大家要做好一件事情,而不互相支持的话是很难完成的。Covey在他的书中提到的第四个习惯就是“Think Win-Win”双赢。就是说要想别人所想,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考虑对方才能成功。我特别喜欢他提到的第五个习惯“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很多人都喜欢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已,为什么不会反问:“我怎样可以理解你?”如果首先努力理解别人,然后设法被人理解,误会就会越来越少。要做到相互协作就需要大家有团队精神。

第五个是Interaction,那就是“互动”。我们的教学要创新,就必须要求师生之间要有良好的互动。ICB的未来发展得好不好,不仅仅是靠老师或者是员工,更多还要靠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一所好的学校不能没有好的学生,所以ICB未来好不好,同学才重要。当你们都变成一个变革力量的时候,成为一个创新力量的时候,我们将会发展得好。

所以我今天要问,Who are you?你们到底是谁?很多人来到ICB学习的时候会说:“我们是来培训的!”我刚说过,ICB不是一所培训机构!我们甚至不将自己看作是一个教育机构!我们是Learning Institute学习机构!这之间有着根本的不同。如果是一所培训机构,同学当然可以认为,“我是消费者,这东西,老师讲得太深了,不懂!这东西,太浅了,没意思!”因此做出变化的只有老师,提出要求的只有同学,但在这里我们不会当你们是消费者。同时,我也不认为你们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我更喜欢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们:“持份者”(Stakeholder)。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员工、我们的学员,我们每个人都是“持份者”。ICB的发展,每个人都有责任,是学员、老师与学校的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强调ICB是一个学习机构的原因,我们都在学习!

我们已进入了“教育3.0”的时代,“教育3.0”的时代跟“教育1.0”和“教育2.0”时代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老师跟同学之间的关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师的角色已经变了,老师是一个facilitator,或者说guide,是一个向导,是一个主持者,老师也在学习。而同学的角色也起了变化,你们是explorer,知识的探索者,也是cognitive apprentice亦会把知识传给别人,同时亦可以是老师,是一个producer,把所学的东西更新、发展、甚至超越。在“教育3.0”的时代,教育的模式,学习的模式已发生了变化,老师、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大家到ICB上课,千万要带问题来,要有所准备,要阅读书籍。这就是为何我一直强调“3-3-3”的学习模式,三分之一从老师那里学,三分之一从同学的相互分享中学习,三分之一从自己的反思中学习。如果你来港大ICB,只希望可以从我们的老师那里获得可以复制的成功方程式,那你可能需要重新考虑你的选择。

第六个是Internationalization。为什么我们强调国际化?大家都知道我们已进入全球发展的扁平化时代,大家不管是否同意佛里曼关于世界是平的论述,但是至少世界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了,国际化已经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教育的使命就是要让大家成为Global Citizen (环球人)。起码大家要有一个全球的视野,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为什么ICB会举办环球游学?我们举办过三次游学了。第一次是到台湾,你知道,台湾游学给我们大家最大的冲击是什么?我在政治大学给我们的学员及台湾的学员讲课,台湾的同学是四、五十岁的高管了,在我结束上课后,他们竟然全体起立向我鞠躬。国内的同学都看傻眼了,我也为之震惊。大家都纷纷议论在台湾依旧有我们在书里面才读到的情景,令大家深刻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尊重。

第二次是美国游学,许多同学在硅谷和洛杉矶都看到了巨大的创新力,几年前有人觉得美国过去二十来年没有任何变化,不过如此,因此觉得美国人不行了。过去几十年的旧金山跟现在比的确是老样子,但是当你在斯坦福、在硅谷呆上几天,就会发觉美国的创新在这里默默的涌动,美国的力量没有消失。因此千万不要只看表象,匆匆地下结论。

第三次到了英国游学,我们通常认为英国人的性格是非常呆板的,但是我们没想到英国人居然把创意做得那么好!为什么古板的英国人也能有创新与创意?我们不是擅长复制性创新吗?英国人能把创意、创新程序化,原来即便创意的管理也是可以找出一套方法来的,而英国人就擅长。如果中国人能把这创新的管理程序学回去,也会有助于我们的创新。所以你每一次去一个地方,你都可以获得不同的心得。但是国际化,不等于你在国外生活过,去过国外,或者在跨国公司做过事,与洋人一起共事,就有了国际化的思维。要成为一个环球人,必须要有全球的视野及开放的心态。

最后是Integrity,将“诚信”摆在最后不是说这一点最不重要,恰恰相反。今天我们中国社会面对的最大危机就是诚信。近来连新闻界都卷入了涉嫌敲诈、勒索企业,这是匪夷所思的。如果教育都失去了诚信的话,那这个社会迟早会受到惩罚的。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是有分工的,这分工包括我们需要社会的批判者与守护者,而教育就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所以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ICB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诚信的话是走不到今天的,所以这一点尤为重要。有同学向我表示,在来ICB之前从来没有想到在职的学习,会这么严格,要记考勤,要做作业。开始时都想退学了,但毕业时向我表示,这是他们近几年学习的课程中最有收获的一次,真正实现了终身学习的价值。还有同学说刘博士怎么有点像马英九那样不粘锅,连校友会活动都要搞AA制?我不知道是赞我还是贬我,但我有这样的名声很开心。通过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校友,越来越认可我们的理念。其实诚信就是你需要有道德的制高点,它应该包含两方面,一是内在道德质量,二是待人处事真诚。因此,诚信的一个要求就是你有正确的心态,有个开放的心态。

三、    心态

那我们港大ICB到底提倡什么样的学习理念?第一,学习不是教育,也不是培训。许多人来这里学习,是自发的,说明你们想学习,想改变。但很多人往往带有过时的想法,上课一定要点名才会认真,仿佛都是被迫的。还有人误以为到这里来学习就是培训,老师必须给我解决问题的答案。今天你来到港大ICB求学,如果只是想寻找成功的方程式,那你应该离开。因为我们希望与你分享思维的模式,而非成功的模式。我有个朋友去年向我推荐了一本谈Facebook管理的书,看看对ICB的管理是否有帮助。我读完后感觉帮不上大忙,但这不等于Facebook的管理有问题,只不过两者不同而已。几年前我请中原地产老板施永青去北京讲课,他谈无为而治,大家听了都很激动。我自己也反思,觉得怎样才可以避免“有为而治”呢?后来我也请教施先生,你这个无为而治能用在我们这吗?但我觉得两者也不同,两者的管理模式(Business Model)太不一样。中原地产的任何一个地产经纪(Agent),都是遵循三三三制,即每赚100块钱,三分之一是Agent拿走,三分之一要上交公司,三分之一留作运营的费用,这根本不需要“有为而治”,因为你要生存,你就要工作,公司要有好的规章制度就行了,不用管其它细节。但我们不一样,是个教育机构,我们所做的事无法全部都用钱来衡量、也无法全部用钱来解决。2010年我们成立港大ICB的时候,我曾经被人误会,因为我很卖命,不少同学甚至我的同事都误以为我这么努力,肯定是因为ICB是我自己的生意,我会有很多回报,可以拿很多奖金,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这样,都感到很吃惊。日本有两家店,优衣库和无印良品,都很出名,他们的管理就有为而治,在管理商品陈列时,店铺都必须按统一格式布置,以确保质量。所以大家听完老师的课之后要学会反省,他教的东西是否适合自己的企业。我们千万不能因他讲的东西不适合自己,就觉得他不是个好老师,也不能因为Steve Jobs的管理方法不适合自己的企业就觉得他只不过如此。所以大家来ICB学习,要学习思维方式,而非复制别人成功的方式。因此我们提倡开放的学习、主动的学习。佛教有一句话,叫初学者的心态。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所谓初学者的心态就是不要无端猜测、不要期望、不要武断、也不要偏见。初学者的心态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所以来到这里,大家要有放下的心态。正如未来学家托夫勒 (Alvin Toffler)所讲的那样,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不能读写的人,而是那些不能学习、掏空、再学习的人。这就是开放(Open)的心态。

除了开放的心态,还需要有主动(Proactive)的心态来学习,正如《礼记》所言:“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大意是: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轻松,但他获得的效果事半功倍,而且对老师很尊重。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累,效果却只有一半,学生还总在抱怨。善问的人从简单开始,然后循序渐进,不善问的则相反。善于答问的老师,就如撞钟,小钟小鸣,大钟大鸣。这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第二,我们提倡整全的学习(holistic learning)。这里我要与大家分享几位学者的观点。芝加哥大学教育学家布鲁姆早在1956年就提出布鲁姆教学分类法,包括认知范畴(Cognitive Domain)、技巧范畴(Psychomotor Domain)和态度范畴(Affective Domain)。在态度范畴中他提及学习的五个方面: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内化,既通过思考和反省,将知识“消化”成自己的东西。而认知范畴则包括:知识,理解,应用,综合,分析到评鉴这一过程。1999年,他的弟子在他的理论的基础上作了修正,提出学习的六个过程,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到延伸。所以,知识的延伸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1998年,美国教育家Wiggins 和McTighe在《Understanding by Design》这本书中提出理解的六个层面,包括:解释、阐释、应用、观点、同理心、和自知,强调在认知问题时要理解别人的不同观点,并且要认识自己的不足。1999年Wells发表了一篇论文《对话式的探询》,提出了学与教的“路线图”。任何一个学习的过程其实都始于自己的经验,哪怕是一个简单对某个地方、某个人群的看法。我有个大学同学在美国工作很久了,由于在香港的经历,讲普通话没人理何谓心态?心态就是你的信念,你思考问题的方式,而这决定了你的行为、你的看法和你的精神状态。心态的不同,决定了你做事的方式。

大家知不知道拨号的电话是怎样发明的?从前的电话是要先由总机接线的,美国堪萨斯城有一位先生是做殡葬生意的,他有一个竞争对手。但他发现生意老被对方抢走,后来他发现他的竞争对手的太太是做电话接线员的,每当她接到城里要殡葬服务的电话,就会马上把电话转给她老公。但他知道真相之后,并不是抱怨、发怒,反而想办法怎样才能把生意拿到手。就在这样的心态下,他发明了可以直拨的电话,至此有人需要殡葬服务就可直接打电话给他了。积极的心态,而非消极的心态、凡事抱怨的心态,就决定了一个人不同的出路。

最近,美国中部因黑人被杀引发了骚动。有报导说,在美国每个星期差不多有两位黑人死在警察手中。黑人犯罪率确实是比较高,因此黑人容易被人“典型化”(stereotype),所以即便黑人青年举手投降了,警察也照开枪。这就是先入为主的心态导致的结果。

在内地,我们也见到社会上的冲突事件层出不穷。不久前,深圳由于天气不好,机场关闭,飞机不能起飞,当然航空公司可能有沟通不够的问题,但旅客在机场竟然将航空公司的柜台都砸了。还记得几年前,有人不满意宝马的质量,就将新车拉出去当众用斧子砸了!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心态。还有现在越来越令人担心的“医闹”事件,现在国内的医院病人死了,医生就赶紧跑,因为怕挨打。最近港大深圳医院就发生了一件事,有位男子到深圳医院看急诊,护士检查完之后发现不算严重就请他在外面等,但他觉得不应该等这么久就闹事,医院方面报了警,警察到场后看到没有人受伤就不立案处理了。但港大深圳医院坚决要处理,因为开了先例,以后医院怎么管理?!

辜鸿铭先生在其著作《中国人的精神》中,把中国人的优点概括为“温良”(英文:gentleness),并说道:“中华…民族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心灵与理智的完美谐和。”但现在我们的“温良”跑到哪里去?心态怎么变得这么浮躁?辜鸿铭是什么人你们知道吗?他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民国之后,他在北京大学任教,但依旧留着长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先生很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他继续说:“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的啦。”

因此这里让我想起新近游学发生的事。我们这次游学,与我们合作的伦敦中央圣马丁大学,合同早就签了、钱也早就交了,但明天要出发,今天通知我们BBC的参访不能去,当时我们也非常焦急,很多同学能理解、包容,个别人选择在最后一站爱丁堡向校方发难,要求晚上在酒店大堂立即见校方,并且要拉更多的同学来投诉。他们要求校方解释每个参访是如何算钱的,没有去的参访要求退费。而他们还要求我们向牛津大学和中央圣马丁大学发起国际大投诉。而带头者更是特意歪曲事实,并在社交媒体上嘲笑港大ICB原来就是这样的高度,自己怎么会选择了ICB?面对同样的事情,有人选择理解,有人选择抱怨、发难、责怪,所以心态不同,决定了做事的方式不同。虽然有教无类,如果这些同学走出ICB之后,不改变这样的心态,我真的不想她们告诉别人她们是港大ICB的学员,因为外人将我们港大看得很高的。最近在上海有同学在我们上课的国际会议中心吃东西,但国际会议中心规定不可以吃东西,之前也重申过,结果为这事同学与工作人员争吵起来,幸好事情发生在上海,如果是在香港又会变成了两地的文化冲突了。你们知道国际会议中心的人跟我们的员工怎么说吗?“你们真是港大的吗?那你们的学生为何是这样子的?”

所以,质疑不是怀疑;行动不是冲动;沟通不是通牒;建议不是抱怨;差异不是偏见。

质疑与怀疑:质疑是在获得大量证据之后来挑战你,怀疑却是无论你做什么事,我都有特定的看法。就像鲁迅所说“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这让我想起ICB刚创立不久时的一个投诉,因为有个别同学以为学校是我办的,在投诉一个课程的质量时,不仅要补课而且还要赔钱,因为她们认定港大ICB与内地的那些学校一样,肯定是我们向港大承包的,如果不是我们个人办的学校,一个港大的老师为何花这么多时间与精力去做呢?这样先入为主,自然就会怀疑一切,不相信有人真是愿意为教育付出的,有人办教育不是只考虑钱的。

行动与冲动:一个人必须有行动力,如果缺乏了行动力,就不可能有勇气做出艰难而又大胆的决定。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冲动与行动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没有思考就做出了决定,往往铸成大错。因此避免在冲动时做决定,让事情先冷却一下,再回来看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了。

沟通与通牒:沟通是双方共同努力设法解决问题。今天的中港两地矛盾的确存在,但也没有到了不可解决的地步,如果两方面都能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身处地理解对方,并愿意去沟通的话,很多矛盾都能化解。这就为何我们将首次上课的“校内工作坊”的其中一个主题定为“跨文化沟通”。但通牒是不考虑对方的难处与处境,只从自己角度考虑问题,如:你明天必须答复,后天必须赔钱。

建议与抱怨:在英国游学活动之后,有我提到的投诉与抱怨者,也有同学非常积极地向我们提建议。我见到这些同学的邮件时,很感动,虽然提的建议里面有些不容易做到,我还是亲自回复,而同学也非常理解。我们组织游学最初的目的是扩大同学的视野,所以希望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加,收费也尽量低。但经过英国游学,一些同学建议我们活动可以少收学生,多收学费,并要审批同学的申请,不能先到先得。这就是建议与抱怨的差距。

差异与偏见: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但可以互相尊重。偏见是你已先入为主,不顾事实。你可以有立场,但不可以带着偏见,不接受和不尊重别人的看法。所以,看问题一定要有不同的角度。

马丁路德金有一句名言,众人皆知:“I have a dream!”但他还说过一句话,“Intelligence
plus character is the true meaning of education.”智慧以及特质是教育的内涵。我们希望ICB的同学不仅来到这里学到知识,还要学到思考问题的角度,有更为积极和健康的心态,并更好地塑造自己的性格。

谈到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近代中国大学的发展中,有两个人我是非常敬重的。一位是南开的创办人张伯苓先生;另一个是美国人司徒雷登先生。近代中国的大学有三种,第一类是国立大学,第二类是中国人办的私立大学,第三类是教会大学。张伯苓就是中国私立大学的先驱,创办了南开中学与南开大学。后来蒋介石邀请他做民国政府的考试院院长。1949年,他拒绝蒋介石的邀请决定留在大陆,但这位老先生逝世前,他亲手创办的南开学校举办校庆,竟然拒他于门外,南开大学的大门也向他关上了,令他非常痛心与伤心。

另一位是司徒雷登,大家知道司徒雷登的墓在哪里吗?司徒雷登1962年在美国去世的时候,要求将自己的墓建在燕京园,因为他大半生都为创办和主持燕京大学奔波。1989年基本已经决定了,最后却有变化,最后他的墓落在了杭州,为什么在杭州?因为他出生在杭州,也曾经帮助创办了浙江的教会大学,就是钱塘江边的之江大学。他在燕京大学做校长,日本侵略中国,他就因为保护学生坐了三年日本人的监狱。就是这位洋人,当年在美国筹集250万美元建立了燕京,而燕京创办费用也不到400万,33年的校史中做了27年的校长,培养了近一万名学生,后来竟然有55人成为中国的院士。所以这两位教育家,我是非常敬重的。与他们相比,我们成立ICB的过程中的累和苦又算什么?跟这两位先人相比,简直不足挂齿。

四、    变化与永恒

最后我想说几句互勉的话。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终身学习”而非“终生学习”,就意味着“终身学习”有如“终身大事”,就像“嫁娶”一样,是自己的事。所以1972年、1996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两份报告里,就充分肯定了终身学习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及学习的四大支柱:Learning to know (获得知识);Learning to do (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力);Learning to livetogether (与所有的人和平共处);Learning to be (塑造你的人格)。这与《易经》中所提的“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同工异曲。

我们正生活在喧嚣、躁动、甚至不安的世界中,但有如孔子所言:“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世界是变化的,但原则应是永恒的。面对世界不停的变化,我们需要秉持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丑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忧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所以“大学要做到教育应当是真正的学习过程,并非纯粹一部生产机器,制造温驯服从,不懂思考为何公义与自由不是与生俱来的权利的人民。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将我们变成关心别人和富责任感的世界公民,以知识装备自己,把关心变成具体的行动。”这是昂山素季在我们港大“一百周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讲堂”里所讲的。

学习的真正目标是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而追求可持续的人类与文明发展。这是我们学习的终极且最重要的目标,这也正是港大校训“明德格物”的精神所在。所以我希望大家在未来一年多的学习过程,真正能做到“学以致用,学以为仁”。

因此,在“教育3.0”的时代,3.0的学校不再建基于“硬件”(hardware),也不再建基于“软件”(software),而是建基于“心体”(heart-ware)。ICB的DNA的形成,是需要靠我们一起共同来努力,在我们的互动、沟通、质疑、思考、理解与行动中,一起来实现我们的理念、使命与愿景。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