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斜杠青年”成长记
返回2018年1月16日 | 管理与创新
那段经历让我看到了世界,让我拥有了更加透彻的眼光,去感悟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他很大胆,大学毕业便游历10个国家,100多个城市,完成了为许多人羡慕的gap year;他很果敢,放弃高薪的外企和金融offer,一头扎进快速外人并不看好的互联网行业;他很聪明,成为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优秀毕业生,让自己的“斜杠青年”标签上又增添了亮眼的一笔。他就是腾讯高级产品经理王恩仰,也是港大ICB “产品创新与服务设计”课程深圳4班的学习委员。
不甘现状的trouble maker
在农庄挤牛奶当导游;在唐人街上卖UGG当销售;在悉尼歌剧院当检票员;他还帮也门政府官员当翻译,上过也门国家电视台…这是王恩仰在海外独立行走的生活片段,也是他gap year里记忆犹新的一段段光影。Gap year 固然是许多人心心念念的生活方式,但又有几个人可以真正放下包袱,寻找诗和远方?王恩仰做到了。
大学毕业那年,王恩仰揣着大学实习赚的几千块钱,买了一张飞往澳洲的机票,开始了一个人独立行走的路程。从那天开始,他再也没向家人要一份钱,不但自给自足还每个月给爸妈汇钱回去。那一年多的时间里,王恩仰以游学的方式潜入当地人的生活,体验了一番异国他乡的风情韵味。“我只是觉得自己从小到大都太顺风顺水了,希望多一点历练,多一点独立。”他成了自己的trouble maker。
“那段经历让我看到了世界,让我拥有了更加透彻的眼光,去感悟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Gap year 归来,王恩仰在父母眼中长大了。不过,他依然顺从了父母的决定,成为一名金融理财师。
“年薪、资产、高净值客户是金融从业人员的评判标准”也许是这种资本关系让王恩仰再次成了自己的trouble maker,他觉得“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即使父母反对,旁人不解,他毅然选择离开,踏入了瞬息万变互联网浪潮。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当时,王恩仰手握三个offer,放弃了专业对口的高薪外企IBM;放弃了家人苦口婆心说服的龙头老大华为;而选择了一家被父母认为只是做了款孩子玩的软件的公司,那款软件叫做QQ。
刚入腾讯,王恩仰从助理产品经理做起; 每天9点钟到公司就开始整理昨天的大盘数据,分析为什么跌了?哪里跌了?用户反馈如何?有哪些功能体验不足的?今天要通过什么运营方式拉动产品新增?提高活跃度等?
这份看似枯燥乏味的工作却让他做得津津有味,他说,“非常感谢那一段让我沉下心打磨产品,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经历。
你好,斜杠青年
沉下去,必定还将浮起来。王恩仰更想赋予自己更多的创造性和可能性。于是,他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有爱的斜杠青年。
除了产品经理这一本职工作,他还成为了腾讯学院的认证讲师,司庆主持人,创业营班主任教练。王恩仰看来,成为斜杠青年是一个有创造性的,对多元文化和能力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比如一个互联网公司的程序除了写代码,还可以是个会弹钢琴的文艺青年。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这句经常被挂在创业咖啡吧里的老罗名言也同样适用“斜杠青年”。对于这种折腾,斜杠青年更愿意理解成是一种上进。
把时间花在对的事情上
“读书,切忌浮躁,想法过多; 要勇于清空自己,空杯心态;要记住在这里你只是一个学生。”坐在港大ICB的课堂里,王恩仰放下了在公司里的所有事务,沉下心来学习如何在“设计思维”的基础上成就创新突破,超越单纯的产品或服务的范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梳理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是什么?扬长补短。”
毕业时间时,作为学委牵头组织了一场班级活动 —— 口碑极好的台湾游学; 王恩仰和同学们一天走访了七家企业,见到了十个企业创始人,与八位创始人进行深度交流,最后还去了台湾第一广告人开的咖啡馆;听同行的老师分享战略思维及广告营销的课程。“我们得到了在台湾的港大ICB授课老师的大力支持,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那真是非常充实的一天啊。”
当然,那趟旅行里,自然少不了老师们推荐的牛肉面、凤梨酥、盐酥鸡、蚵仔煎、珍珠奶茶……一趟有味有趣有意义的旅行,为王恩仰在港大ICB IPSD课程的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谈起在港大ICB最大的收获。刚过而立之年的王恩仰颇有感触,“30岁以后的阶段应该更多地去聚焦,去做自己擅长而有兴趣的事情。” 更了解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让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便是他在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学习最深刻的体悟。
世界上对每个人最公平的东西是什么?时间。
“我要把时间花在对的事情上。
” 其实,斜杠无非是在有限的时间维度里,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把每一天当作最好的一天的来过。生活的精彩之处,正在于在这变化百态,或许艰辛的人生里,存在着潜在的无限可能,人人都可以去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
如今,王恩仰正走在人生之路上,用有限的时间探索无限的生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