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往主要内容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十年耕耘 · ICB校友风采】李玉生:我的基因里刻着“公益”二字

返回

2020年2月19日 | 营销与管理

热情、率性、童趣…李玉生所呈现的特质并不像是一个跨入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他做过摄影记者和编辑,记录过时代的印迹。但在此后更长的时间里,他奔波在各个流动儿童的学校里,与他们感受“新公民”的成长;辗转于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上,与乡村孩子共享夏日午后的快乐时光。只要投身于公益,他的身上仿佛有不竭的能量。

44

汇入时代大潮,成为那10%

2001年,刚从北京外国语大学应用英语学院毕业的李玉生进入了新华社,从事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的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希望工程”的创始人徐永光。当时,徐永光正与另一个公益届大咖——恩派创始人吕朝,一起筹备南都公益基金会。“如果能跟着两位公益届的前沿人物一起做公益,经历一次从无到有的创造,那一定会是非常棒的事情!”回想当时的场景,李玉生仍然掩不住内心的兴奋。

2005年中,李玉生果断辞去了新华社光鲜亮丽的工作,加入了南都公益基金会的筹备组,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之中。他笑着说:“据说世界上至少有10%的人天生就有公益基因,或许我就是那10%。”

2007年5月11日,南都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李玉生成为基金会公共关系与传播部的负责人。就在基金会成立一周年之际,四川发生了举国悲恸的地震。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南都公益基金会发起了“中国民间组织抗震救灾行动联合声明”活动。一时间,160多家来自川、贵、湘地区的民间公益组织给基金会打来了电话,响应救灾倡议,共同组成“民间团体震灾援助行动小组”,前往四川当地参加救援。

 “政府来不及照顾的地方,我们去!”一句简单而又铿锵的“我们去”,吹响了南都公益基金会和全国各地公益组织的集结号,也吹响了全体公民的集结号。每一个捐款箱前,每一辆献血车前,都排起了长龙,向灾区输送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与温暖。这是灾难激发出的中国人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

作为抗震救灾的亲历者,李玉生体会到了国家力量的强大,更坚定了从事公益事业的决心。

两次“失败”经历 埋下教育公益的种子

2007年9月,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有机会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李玉生带领南都基金会捐建了第一所民办公助的公益性学校——北京大兴行知新公民学校。三年后,在甘肃银川,南都基金会又捐建了一所新公民小学。

在那所小学的揭牌仪式上,一个六年级的孩子说:“我们做梦都盼着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在一所漂亮的学校学习。如今,我们的梦想实现了!”台下1300多名孩子笑了,李玉生也笑了。孩子们的笑容充满希望与憧憬,正是给他最好的回报。

但是,2012年夏天,新公民学校由于各种因素停了下来。李玉生也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公益这条路接下来该怎么走。

2013年,离开了南都公益基金会的李玉生,进入了一家名为青云学子计划的公益机构担任秘书长,又开始参与筹备另一所新的学校。这一次,他们与中科院心理所合作,关注的群体是流动儿童中的资优儿童。那时候,李玉生作为该项目的秘书长,负责新学校的筹款并参与学校的运营,深入了解如何办学、如何做教育公益。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政策的变化和现实的原因,整日的奔波并没有换来现实的硕果,新学校的筹建也夭折了。

“虽然两次教育公益都无疾而终,可它们在我心里种下了教育公益的种子,这便是最有价值的地方。”回忆过去,李玉生对这两次“失败”的经历心存感恩。他相信,总有一天,当年的“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绽放他想要的光芒。

求学港大ICB 做“孤岛的连接者”

44

离开南都公益基金会的那段时间里,李玉生似乎进入一个青黄不接的状态。尽管那时候他开始着手新学校的筹建,可无论对于公益或是媒体传播,李玉生心里很清楚,自己还欠缺些火候。

“是时候让自己变得更加专业了。”李玉生下定决心,要去学习。

2006年,李玉生来到港大ICB的整合营销传播(IMC)课程就读。在这里,他遇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更全面提升了自己渴望的专业能力。在他看来,“整合营销传播”中的“整合”二字,就足以让他受益匪浅。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整合”给予他的意义,就在于成为一个个孤岛的连接者,将各种不一样的资源串联在一起,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价值。

李玉生坦言:“光靠情怀,留不住做公益的人,公益也需要商业运作。”在学习IMC课程后,他会更加有意识地去延伸自己的专业技能,并且敢于打破行业壁垒和定势思维,善于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去共同完成一件既有公益情怀又有商业价值的事。

“当年学习的市场调研方法,比如怎么从价值链角度看市场,判断哪块是最有价值的市场,怎样从员工角度看待企业管理…这些都让我在战略取舍方面变得更有判断力。”有了港大ICB的加持,李玉生从事教育公益的底气更足了。

让更多孩子拥抱世界

李玉生到过不少偏远地区的学校。他深知,贫困落后的现状,挡不住孩子们对外面繁华世界的渴望。这也是他选择成为北京益微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的原因之一。

“益微青年”缘起于一场“西部阳光行动”支教服务队,是一个大学生服务于西部农村教育的公益项目。不过,李玉生刚加入益微青年的时候,这个团队还处于混沌状态,既想扯掉“支教”的标签,却又找不到清晰的定位。

彼时,李玉生的理事会起到了挥刀斩乱麻的作用。“我们的理事会就像公司里的董事会,虽然不进行具体执行操作,但会帮助基金会进行战略指导和规划。”在李玉生带领理事会和刘斌团队的反复讨论商议中,“益微青年”最终完成了战略聚焦。他们决定精准围绕“乡村夏令营”这件事,给自己贴上了“死磕大学生公益成长”的标签。定位清晰后,更多资源进来了,乡村夏令营活动也活跃起来了。

在一届届的乡村夏令营里,李玉生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尽管只有两三周的时间,可孩子们的转变令人欣喜,有的变得勇敢了,有的变得爱笑了。这种转变让李玉生很庆幸自己的选择,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益微青年的产品不仅仅是乡村夏令营、V立营等具体服务项目,更在于创造和传承一种精神价值。“当一个个大学生成为‘益微青年’后,他们就能真正地投入到与想象中不同的世界之中,去尝试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做些贡献。”

深耕公益这么多年,李玉生的心里始终有温柔而磅礴的力量。当初的热情与初心,还将继续激励他不断前行,不断探索最适合中国实践的公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