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往主要内容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港大ICB学员故事之:如何“玩转”全球供应链?

返回

2013年10月11日 | 管理与创新

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和扁平化,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的机遇与挑战。身为苏州市易德龙电器有限公司的供应链总监的陈童,作为全球化运营的深度参与者,他帮助公司实现了年增长率100%的骄人业绩。作为80后的优秀企业高管,如果说多年的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赋予了陈童国际化视野,那么他在就读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全球运营与管理课程的收获,则给予他对于跨国运营更深入系统的战略储备。

20131011

洞悉差异 把握市场机遇

陈童所在的苏州市易德龙电器有限公司,是国内电子制造服务业的知名企业,主要业务包括为百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及美国MOOG公司等欧美知名企业提供线路板的加工及装配服务。公司以小批量多品种为特色,服务近100家客户,提倡科学的人性化管理理念,产品大多直销欧美市场。据了解,国内的民营企业通常都会选择在大批量制造的消费品市场发展,其准入门槛较低,但利润也相对较薄。而陈童的公司则瞄准了其他的市场机遇,走不一样的路。他所属公司的产品都不是大众消费类产品,而是高附加值的医疗,工控,通讯和汽车电子产品等,所选的领域是狭窄的细分领域。

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创新模式,让陈童颇为感慨。多年的国外留学经历让陈童非常了解国内外市场的差异。“我们属于代工行业,100家客户都有自己要求。我们不做消费类产品,我们选择了欧美的中小型客户,做附加值高的客户。虽然这个市场很窄,但其实需求很大。”对于陈童所在的企业而言,独特的市场定位找到不难,但更需要有国际化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思路。

转换思维  长期着眼

说起参加港大ICB全球运营与管理课程的原因,陈童的回答非常坚定:为了使公司走得更远。“由于公司不断壮大,我们已在国外设立了办事处,但根据欧美客户的不同意见反馈,公司管理层认为在德国、美国等地建设工厂势在必行”。企业跨国运营并非易事,对于陈童来说,深知跨国风险和机遇并存,如何能够控制风险并抓住机遇,需要做好周全的战略部署。

大部分从国内走出去的企业,面临的问题并非是缺乏资金,而是涉及文化、法律、品牌等方面的阻力,这方面的知识也正是陈童在港大ICB课程中受益的内容。“在GOM的课上,林正刚老师讲的创新课程、湛家扬老师的战略课程能够从宏观的战略层面打开运营视野;同时,企业社会责任和跨文化管理、品牌塑造对我们长期在海外运营十分重要。”陈童认为,民营企业走到国外在企业文化方面的塑造比较欠缺,“去欧洲你可以看到很多的百年老店,但中国相比之下则很少,长青品牌的建设很重要”。港大ICB的方世伟老师传授的国际品牌发展与管理对他工作启发特别大。“方老师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路开拓,让我们熟悉了在国外发展公司的大体方向。还有一定的跨文化知识传授,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到国内与国外企业文化的不同,让我们这些民营企业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尤其品牌塑造这一块,正是国内比较欠缺的,这让我受益匪浅。”除了品牌之外,陈童也提到,在国外运营企业需要具备很强的法律意识,很多生意做不好往往也涉及到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也需要不断补充。在此之前,陈童在国外也参加过类似的商业课程。他认为,港大ICB的课程更加切合实际工作,更能启发整体的营运思路。

差异化创新 功夫在“室”外

港大ICB的课程带给陈童的收获,不仅仅在课堂上或书本中,正所谓“功夫在‘室‘外”,他对于跨国运营与管理的了解,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港大ICB的选修课以及丰富的活动。在不久前,他就参与了港大ICB与斯坦福大学合办的环球游学项目,通过赴美参访微软、思科等硅谷企业,走访迪斯尼,在斯坦福大学上课,更加深了他对硅谷以及洛杉矶创新文化的认知。

比较而言,陈童认为国内企业的创新机遇和优势,并不在产品研发,而是在于商业模式创新。“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最大的差距在于科技研发方面,国外电子企业产品研发水准比国内的高很多。如果与国外竞争创新的话,我们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更利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这一点我们可以跟国外比一比。”

就陈童所在的行业而言,其中大部分中国企业喜欢做大客户,利润增长快,但风险度高,客户一旦丢失就毁于一旦,陈童认为,好的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保证企业健康的发展,而创新的商业模式,离不开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更离不开对于产品品质的把控,以及长期的品牌塑造。以他们公司为例,不同于其他民营代工企业,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更加符合国外客户的要求,他们在品质把控方面做到极致,建立产品条码化系统,将生产过程透明化,使得每一个产品的流水线步骤都可以在产品的条形码上扫读出来,从而令客户可以及时准确的看到产品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此外,在商业信息安全方面,他们引入了ISO27001认证,十分注意对客户机密文件的保密,“我们对客户的文件做了有效地分类管理,针对最高保密等级的客户文件,全公司只有对应该客户的唯一工程师有权阅读和使用,而且该工程师只能在公司网络范围内,用本人的电脑才能打开该文件,并且所有的使用记录都时时被记录以供客户检查。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欧美客户对于其产品在中国市场生产易被盗版的风险“。在走访美国期间,看到美国有很多百年老店的品牌运营模式与自己的实践异曲同工,更加深了陈童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认同。

其实,创新的模式不仅要借鉴同行的经验,还要吸取各国不同行业的创新模式。在港大ICB的课程虽然结束,但陈童带着所有的收获,继续努力前行在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大道上,为企业寻找更多的创新模式,以迎接市场竞争的新一轮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