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往主要内容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Shirley老师专栏 | 学术小点之「三安留人」

返回

2019年9月10日 | 人资管理

广州坊间常说:「有功者留饭不留餸(注1),无功者饭餸不留」。这句话看起来是对那些有功劳的人的一种奖励方式。但我们还有否注意到这句话对那些无功劳的人的一种辞退方式呢?

这是一种非常直接的挽留人及或辞退人的管理手段。

一位员工于公司决定去留,有很多因果关系。粗略归纳可能有这三个层面:公司本身因素、员工自己的因素及公司和员工之间的互动因素。

坊间说:有一个名叫「三安留人」。此三安用人是什么?一不是复姓叫三安、二不是日本人、三不是虚拟人、四不是什么新鲜的理论或说法;其实是一个方法和手段。古代战国时期,孟尝君及其养士冯谖的互动过程就是个中的表表者。孟尝君怎样投放三安留人于冯谖身上,且得到日后好处的地方呢?

战国时代,社会动荡,生活艰苦,每一位人士于社会上属于什么的级别都有明细的分类。

孟尝君招揽奇人异士,以备需要时用。他把寄居于其门下的人,按他们的技能分作三个类别的供养。当然,技能越高,就给他们越高阶层的供养待遇,例如膳食有肉可食,出入有车马代劳等;反之,技能越低且少的人,所得到的待遇就越少。

冯谖初投靠孟尝君门下时,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技能,他一点都不做作,坦言说没有。所以他就被分派入养士里最低门坎的「食以草具」,是安身。其间冯谖屡以「弹其铗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出无车」,是安业。及「无以为家」,是安家。这确实是孟尝君的果敢作风,且逐一满足他「看似贪得无厌」的要求。但是这个决定却成为他日后的救命兼复位的良药。以孟尝君当时的官运来说,是当时得令的朝中重臣,自忖不可能被齐恒公在日后会封杀他的。

当时的养士风气,是我们最早出现的留人的人事管理方式。更清晰的说法是留下有识之士,待日后有需要时用。并不是挽留在职人手的意思,尽管是留住日后时用或挽留现在人手,其实都有异曲同工之处:留人也。

现今社会,辄以利益和成本作为考虑之首要条件。常言道:「那有这么多闲钱去养闲人!」 闲钱与成本的确又点出了「三安留人」的重要性。

安身
「士无贤愚,咸宜录用。」(注2) 每位员工的技艺,往往是参差不一,这就要端看领导者怎样去发掘每位员工的过人之处,结合公司既有的条件优势,最终令公司溢利上升及雇佣之间的得益增加。

安业 安家
公司聘请了一位新员工,是雇佣之间的一个完美的起步点,往后发展会是怎样,坦白说真的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去耕耘,建立培养彼此间的互动原素,最后欢欣的收成期,都是经过挑选种子、播种、施肥和灌溉及最后的收成。所以根据一些非专业的统计数字指出:请一位新人需要增加的成本约是原本员工的150%或以上。

我对这数值不置可否,不过相信大家都一定有这经验,假若请到一个合适的新员工返工,必经以下阶段:新人的适应期、彼此磨合期及进入状态工作期。这三个适应期的长短不一,一般大家都以三到六个月作为彼此看待的基础时段。这期间的工作之中所获得的劳动成果,倘若跟原有员工的投入成本来比较,肯定是大过预期的。

简单的说,训练一位新入职员工的投入成本与产生的劳动成果,差异性是很广阔的。

领导人要有气量
此外,一间公司的领导层或狭义指领导者,应必须比平常人更有广阔的胸襟,宽宏的气量及德宅的心境。这样才能留住人心,员工必锁定为公司拼搏,否则对公司的运作发展,必泛起很大和深远的影响。

「宰相肚内可撑船。」但我觉得应更广阔地说:「肚内能忍纳长虹」更佳。

古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注3 )的求贤若渴之心,定能嬴取员工的向心力,这就是一个借古谕今的好例子。

留人之方法和式样千变万化,但一点是永恒不变,就是以心意感人,以诚意动人及以气量容人。

这三安留人,看似没有甚么特别,却是知易行难。身为一个领导者或领袖,真的能够以广阔的胸襟去落实这三安吗?

 

【注释】
注1餸:是广东话的文字,餸是等于白话讲菜的意思。
注2唐:陆贽〈兴元论解羌公辅状〉:「士无贤愚,咸宜录用。」
注3史记‧鲁周公世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