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往主要内容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刘教授专栏|2023年全球政经新格局: 完美风暴 vs. 崎岖复苏

返回

2023年1月19日

1

 

2

 

随着中国疫情控制政策的变化,到底2023年会面对何种前景?完美风暴讲的是会不会因为各种大事件的发生,2023年全球的政治,特别是经济又会走向一个新低点。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开放,到底全球有没有复苏的可能,这个复苏当然是缓慢的,但是复苏总是比完美的风暴要好很多。

 

3

 

首先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2022年到底会不会是最差的一年,也许不是。我们看看以下一些数字,全球经济增长,2022年首次超过了100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但从新年献词里透露出来,中国在2022年的GDP总量已经达到120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去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超过了4.4%,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全球经济学家的估计,很多人估计去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大概是3.5%左右,到时候要看最后的数字(应该是3%)。

 

从股市来讲,去年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我们看到的都是坏消息,纳指挫了33.1%,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跌幅最大的一年。恒指一样,虽然11月以后有了短期的“暴力反弹”,但不管是恒指还是沪指全年跌幅相当大,超过差不多15%左右。尤其是去年非常热炒的比特币,全年合计急挫了64%,让很多投资者非常伤心。

 

4

 

2022年的三头灰犀牛
 

2022年有三头灰犀牛,这些潜在的危机你我都看到了,最后真的发生了,而且发生之后对整个世界的影响非常大。

 

第一个是中国封城。中国的疫情控制在2020年以及2021年相对来讲比较畅顺,经济的复苏在全球也是最快的。但2021年底的时候,很多城市又开始封城,但恐怕大家从来没有想到中国最大的城市,全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上海可以封城,而且封了那么长的时间,打乱了全球的供应链。我把上海的封城视作后冷战时期国际化终结的最后一根稻草,影响非常大。

 

5

 

俄乌战争也是出乎预料,开始很多人不相信俄罗斯会侵略乌克兰,最后真的就发生了。但发生的结果又让很多人的预测大跌眼镜,很多人本认为俄罗斯可以短期内占领乌克兰,但没有发生。另外,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也超过了别人的想象,我们看到欧美对乌克兰的支持,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支持,道义上的支持,而且是大量的武器运进乌克兰,在财政上,在武器上给予乌克兰很大的支持。

 

6

 

2022年,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已进入通货膨胀,但大家普遍认为通货膨胀会因为新冠受控而得到控制,也没有料到俄乌战争会爆发。事实上,由于疫情及俄乌战争这两头灰犀牛,导致第三头灰犀牛——通货膨胀,越来越难以控制,对美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2022年不会是未来最差的一年
 
 

2022年到底会不会是未来最差的一年?从目前各个方面的估计来看,2023年都不乐观。首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23年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将会萎缩,全球GDP增长将从2021年的6%放缓至去年的3.2%,今年将跌到2.7%。除了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时的2008年和2009年,以及新冠大流行最严重的2020年,这将是本世纪以来最糟糕的一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预测也同样不容乐观。英国智库“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更加明确,世界经济将面临衰退的风险。

 

高盛2023年的经济展望,标题为“黎明前更黑暗”,这份报告开门见山坦言,“全球经济快速放缓,我们站在衰退的边缘。”而英国券商巴克莱去年底也在经济展望的报告中指出,2023年将是全球经济近四十年以来最疲软的一年。

 

7

 

衰退与通胀
 
 

所以,评估今年的经济前景时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衰退,一个是通胀。

 

衰退,是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的第一个关键词,另外一个关键词是困扰了全球众多央行的头号大敌:通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全球的通胀从2021年的4.7%升至2022年的8.8%,然后在2023年降至6.5%,到2024年降至4.1%。

 

从历史的角度去看,这可能不算高。上一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任美国总统期间,美国的通胀也非常高。尼克松甚至在全国,在这个自由资本主义的国度要求冻结薪水。到了1974年,美国的通胀超过了12%,而当年全球的通胀记录达到了16.4%,跟那个时代相比,现在的通胀确确实实不是很高。

 

但请不要忘记,即使今年通胀下降,但它也过了通胀3%的警戒线,而超过5%就是恶性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之下,加上战争因素,我们不能麻痹通胀对经济带来的影响。

 

全球的各个银行,对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的最高数据是2.3%。不少银行、金融机构都在预测明年美国会走向衰退。今年,中国会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最高的增长预测是花旗银行的5.6%

8

 

年度词汇:Permacrisis、Polycrisis
 
 

我刚才讲到有两个重要的词,一个是衰退,一个是通胀。另外还有两个词是描述去年、今年和未来的关键词,这是两个英文词:Permacrisis、Polycrisis。

 

Permacrisis这个词的意思是一系列灾难事件导致的长时间的不稳定与不安全,这是英国《柯林斯英语词典》去年选中的一个热词。展望2023年,新冠疫情会走向终结,但这并不意味着病毒不会给人类带来新的问题,而全球经济又同时进入高通胀的时代。欧洲发达国家因为俄乌战争的持续,肯定面临衰退;俄乌战争导致的能源危机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美国的通胀风险依旧很高;中国的疫情控制还存在未知数;中美的对抗与地缘政治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世界正处于长久的危机当中。

 

除了这个词,著名的经济历史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Adam Tooze也将这一动荡不安的情形称之为:Polycrisis,多重危机。

 

2023年:完美的风暴VS缓慢的复苏
 
 

到底2023年是一个完美的风暴还是会出现缓慢的复苏呢?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没有多少好消息,去年的不利因素依然会在2023年影响大家对经济前景的信心,所以世界面临着进入衰退和通胀的双重危险。

 

但因为2022年有太多的坏消息了,只要市场上有一些出人意料的零星好消息,都会刺激市场向上行,经济可能会开始缓慢的复苏。如果俄乌战争出现缓和,能源价格上涨放缓,央行加息的鸽派立场占上风,这些都会刺激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从今年第一天的美国金融市场就可以看出,2023年的经济可能也是过山车,第一天大跌,第二天又上涨了,华尔街确确实实是经济的晴雨表。

9

几个因素会左右我们对2023年的预测。

 

第一个因素是中国与世界全面通关后的未知数有多大?

 

中国在2022年12月宣布通关之后,全球开始欢呼雀跃,这给2023年的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中国疫情控制发生180度的大转弯之后,疫情在中国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全球各国又忧心忡忡,中国能否有序开放。目前,美国、欧洲、澳洲、韩国和日本等多个国家,甚至非洲的摩洛哥都对中国人入境有检疫要求,害怕中国会出现病毒变种传到海外,尽管国内的病毒在全球早已传播。所以这到底是积极的因素还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呢?

 

中国的开放是2023年的第一个积极因素,对全球经济的发展是比较正面的。但短期内会不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冲击呢?破坏程度又有多大呢?我们拭目以待。现在最担心的是2023年的第一季度经济会不会因为中国疫情的蔓延而受到影响。中国退出长期封控的结果好坏,关系到世界经济会否陷入滞涨。

 

10

 

第二个因素是俄乌战争会否升级?

 

大家都知道,前不久乌克兰总统成为英国首相丘吉尔之后,第二位在美国国会演讲的战时领袖。而且演讲安排的非常匆忙,急匆匆地将他接到了华盛顿。俄乌战争会不会像阿富汗战争甚至像越南战争一样?两个国家明打,美国则通过暗打的方式加入战争。如果继续下去,这场战争即便不升级,也会是一个长期的胶着状态。

 

乌克兰目前在战场上取得了比原有预计得更好的战果,甚至想收复2014年被俄罗斯拿走的克里米亚,俄罗斯是不可能答应的,双方在谈判桌上很难达成协议。如果不能达成协议,最大的问题就是俄罗斯一旦在战场失利,核危机会不会发生?虽然可能性不大,全球各国包括中国都反对使用核武器,但我们也看到了这些潜在危机的影响,欧洲发达经济体走向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11

 

第三个因素是央行的加息对经济冲击的副作用到底有多大?

 

2022年初,美联储的利率接近零,现在的利率是4.5%,达到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会推高到5.25%。虽然跟全球上世纪70年代的历史通胀水平相比不是最高,但对中国与美国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美国经济能否逃过滞胀,能否与衰退擦肩而过,跟通胀能否回落有相当大的关系。而通胀和利息之间的关系又非常密切。有人觉得中国经济现在不像过去那样依赖出口,增长靠内需,因此不用担心美国加息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口带动增长的作用曾在一段时间里越来越大,2007年达到顶峰,目前更多依靠内需拉动增长。但是内需也受到疫情影响,透过进出口贸易等增长手段,才能够让今年的经济复苏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12

 

第四个因素是高端制造“再全球化”,中国会否缺席高端制造的全球化呢?

 

最近几年,“逆全球化”大行其道,2017年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在亚洲组织了第一场“逆全球化”论坛。目前大家则看到一个新发展,在高端制造领域里,已经出现了“再全球化”的趋势。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曾于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厂移机典礼上发言:“全球化几乎已经死亡,自由贸易也几乎消失。”

 

地缘政治扰乱了全球化,使得半导体工业的全球供应链支离破碎,半导体行业正在出现没有中国参与的全球化。冷战之后自由市场经济主导的全球化导致半导体行业的高度集中,数据显示,台湾制造了世界60%的微芯片和90%最先进的芯片。

 

由于地缘政治与中美冲突,美国非常担心半导体行业高度集中于台湾的现状,政府开始介入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以改变半导体产业的分布。美国要求台积电到美国投资办厂,从中可以看到全球芯片的生产布局即将发生巨大变化。不仅台积电,包括韩国的三星、美国的英特尔也宣布在欧洲多个国家投资。

 

13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再全球化”就是意识形态划分的全球化。从芯片联盟的五位成员,美国、日本、韩国、荷兰以及台湾,我们可以看出“再全球化”强调的就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地缘政治利益,构成“再全球化”的核心就是广泛的、可信赖的伙伴关系。过去在香港,我们做生意的时候不问对方的政治立场,闷声发大财。这在今天的世界已经不可能了,美国要问你的立场,只有答对了这个问题,才能一起做生意赚钱,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第五个因素是世界到底会不会出现排挤中国的经济新秩序?

 

美国看到中国过去20年的快速发展,意识到自己在战后建立的世界经济秩序受到了挑战,所以美国现在想另起炉灶,摧毁自己建立的旧秩序,包括世贸组织。

 

最近美国在世贸组织跟中国打了两场官司都输了,一个与半导体相关,另一个跟香港有关。过去香港出口到美国的产品都写着香港制造,现在美国要求全部更换成中国制造。香港是世贸组织成员,有权写香港制造,但美国输了这场官司,美国人会不会遵守世贸组织的裁决呢?不会。美国跟欧洲一直要别人遵守国际规则,但他们现在也在打破自己的规则。

 

美国要建立“印太经济框架”下的经济新秩序,就是要排挤中国,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限制高科技向中国出口。

 

14

 

中国+1与中国+N市场战略
 
 

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的脱钩正成为现实,其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战略,即“中国+1”与“中国+N”。

 

“中国+1”是特朗普上台后,尤其是疫情发生后,中美之间的对抗越来越激烈,跨国企业被迫提出的新战略。他们知道中国的市场巨大,中国也是世界工厂,但由于地缘政治的影响,不能只依靠中国,所以他们纷纷准备了备胎。除了中国之外,找另外的一个国家去生产他们的产品。现在美国的很多跨国企业,将生产线搬到中国之外的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甚至印度。韩国的三星则完全迁出中国,到了越南,花了整整的十年时间来完成布局。

15

 

另外就是“中国+N”。中国要以什么样的战略来应对跨国企业不同的思维和不同的市场战略?在全球供应链的变化中,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持份者。今天手机的组装线可以搬到越南,但很多重要的零部件都是在中国制造的,最后拿到越南,甚至印度等其它国家去组装。如果“中国+N”的战略成功,那么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就能够得到保证。

 

但这两件事都离不开外企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我们不能不说,2022年中国的疫情控制导致外企对中国的信心大受影响,所以我们如何在2023年挽回外企对中国的信心是极为重要的。

 

亚洲则是中美角力的最主要战场。

 

中美聚焦亚太地区,自然与该地区的经济实力有关。全球经济预料在15年之后增长一倍,但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占全球增长的三分之一,欧洲只有五分之一。而全球经济的四大领头羊均位于亚洲,除了中国之外就是日本、印度、和东盟。

 

印度去年的经济增长率非常可观,差不多7%,今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仍然可以超过5%,在全球也是领先的。

 

东盟的新加坡跟越南都属于两个重要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一个是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一个是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越南去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8%,也相当可观。由于亚洲经济的地位,中美现在角力的重心是在亚洲。

16

 

第六个因素是气候危机会否催生新能源产业?

 

气候危机确确实实是人类面对的最大危机,正在缓慢发生。根据再保险巨头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insurance Company)的数据,到2022年为止,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已经造成了268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去年在美国以及古巴发生的伊恩飓风就造成了650亿美元的损失,巴基斯坦的洪水造成了300亿美元的损失。

 

气候危机带来损失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新机会,催生新的能源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全球气候适应委员会(GCA)在2019年发布的旗舰报告中明确指出:从2020年到2030年,如果全球范围内的气候适应发展投资能够达到1.8万亿美元,其产生的净经济效应也可以达到7.1万亿美元。

 

国际能源署(IEA)在《2021年世界能源展望》中指出,太阳能、风能与水利发电等再生能源以及生物能源的投资,在后疫情时代需要扩大3倍,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并控制动荡的能源市场。如果这个预测成为现实,化石燃料不再是能源的主体,今后不会再成为战争的诱因。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与隐忧
 
 

讲完影响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因素,我们看看中国经济发展本身存在的动力及隐忧。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一直是消费、投资、进出口,去年遭受重创的三大行业是房地产、互联网、教培。同时我们有没有隐忧呢?影响增长的三大忧虑是先进制造、人口结构和共同繁荣。共同繁荣是意识形态;人口结构是社会问题;先进制造则是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突破点。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问题则是政策的连贯性、稳定性与可预测性。

 

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进出口。

 

消费占中国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以2022年前三个季度来看,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64.8%,2021年全年数据与此相差无几。经济的内需驱动主要是经济消费、公共产品消费与固定投资。固定投资,一个是基础设施投资,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通信、交通和电力方面的投资,以及学校、医院和养老院的建设,还有一个就是房地产投资。

17

 

如何让消费对GDP的增长有更大的贡献呢?2021年中国的消费只占GDP总额65%,跟全球发达国家相比有非常大的距离,发达国家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已达到70-80%的水平。

 

今天中国人的消费方式接近欧美国家70年代、80年代,大家看图上的照片,这不是美国的社区,而是上海的一个社区。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起,全世界每卖出三辆车,就有一辆由中国人购买,中国人对汽车的消耗就像当年的美国人。

 

现在中国人的平均税前收入也有很大增长,中国中产阶级的人数在2018年已占全球中产阶级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这比2002年的数字有了大幅的增长,当年中国占全球中产阶级的人口数不到1%。根据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计算,到 2018 年,7.07 亿的中国人已进入中等收入阶层,该中心将中产阶级定义为每天消费在 10 美元至 50 美元之间的人群。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预计,2020-2030年间,中国的中高收入家庭数量将增长68%,这个增长是美国的12倍,是欧洲的7倍。摩根史丹利(Morgan Stanley)也预计中国家庭的支出将在十年内增加一倍以上,重点会放在服务而非商品上。

 

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希望通过扩大内需战略,不断释放内需的潜力。上世纪60-70年代的日本也有过类似的措施,也刺激了日本经济。这两年,香港政府也直接发钱给民众刺激消费,我是支持中国政府直接给老百姓发钱的。

18

 

监管重创的三大行业——房地产、互联网、教培。

 

2022年是房地产巨大泡沫破裂的一年,地产大鳄危机四起。房地产问题并非因这一两年的监管引起,它本身就存在问题。房地产在中国GDP里占比确实太大了,根据哈佛大学公共政策与经济学者肯尼思·罗格夫(Kenneth Rogoff)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杨元辰的研究,房地产行业约占中国 GDP 的 29%,这比美国房地产泡沫最严重时期,房地产占GDP的比重还要大,是其两倍。所以不解决房地产占中国经济比重比较大的问题,即便现在放松了信贷政策,中国的房地产也很难在短期内走出危机。房地产未来的发展,保障房的建设很重要。

 

互联网平台经济在2022年也受到重创,现在领导人不仅肯定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肯定互联网平台经济,这当然是好消息。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如何透过数字技术产生更多数字驱动的商品与服务?如何通过AI和互联网,让传统产业更好地数字化?这些都是2023年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教培行业受到了双减的重击,倒闭、转型艰难,2023年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应该不大。其实教培也是一种消费,同样可以刺激个人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在一部分的居民里是有需求的,所以我们也要合理看待不同的人的不同需求。印度将准许耶鲁、牛津、斯坦福等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到印度建立分校,以便留住印度的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样有利于经济发展,我们就可以考虑如何加大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对外合作,来刺激中国经济的发展。

 

影响增长的三大忧虑——先进制造、人口结构、共同繁荣。

 

第一个问题是先进制造。现在美国发起了“半导体冷战”,对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只有在先进制造方面有更好的发展,更快速的发展,中国才能告别主要依靠劳动力密集产业的发展模式。半导体发展,中国短期内难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但也有新的机会。除了半导体之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等领域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高端制造的领域。

 

第二个问题是人口结构。大家都非常担心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到来,劳动力数量下降,会不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刚刚结束的2022年第八次人口普查,中国16-59岁的劳动人口有8.8亿,呈下降趋势。但不要忘记,中国劳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了,15-59岁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67年提升到现在的10.75年,这意味着劳动人口素质提高了。由于科技发展,技术也可以代替劳动力。此外,刚才讲过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开始向外转移,我们也不需要沿用过去20年的发展模式来考虑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劳动人口下降不见得是完全负面的。

 

第三个问题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毫无疑义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考虑的问题,西方社会也一样。特朗普现象及英国脱欧,都是社会两极问题的折射,所以共同富裕是全球性的问题。但共同富裕的理念是否被误解了?首先要解决心理上的疑虑,中国传统文化有杀富济贫的平均主义陷阱,共同富裕口号提出来后很容易被误解,经济受到影响。其次,共同富裕的推进要避免简单粗暴,陷入官僚主义的陷阱,引发运动式的做法,这也会影响到大家的认知。此外,共同富裕如果是反垄断,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避免出现财阀统治,这当然是好事。但我们要避免在这过程中冲击民营企业家,要考虑民营企业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如果共同富裕的目的是促进和确保竞争市场效率,也是好事,但如果是计划经济的幽灵在徘徊,这自然是个大问题。

19

 

确保发展的三大问题——政治的连贯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从新华社发布的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报道,我们看到了令人兴奋的消息,重点显然是经济发展。“发展”的字样出现了45次,“改革”的字样出现了13次,“市场”的字样出现了12次。报告一再肯定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营企业将继续与国有企业一样享受政府的政策支持,产权将得到保护。所以政策的连贯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是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

 

疫情发生这三年,我们目睹很多政策上的变化引发了不少的混乱。当到了一个点,问题愈来愈多,不能再往前继续推进的时候,就自然会终止。经济学家Herbert Stein(赫伯特·斯坦)有一句话,被奉为“斯坦定律(Stein's Law)”,即:“如果一件事情不能永远持续下去,就会停止”。停止还不够,所以我希望2023年可以迎接新的变化,好的变化。世界经济不会走向衰退,至少就中国而言,2023年中国的经济应该可以走向一个缓慢的复苏,谢谢大家!

 

Q & A

 

主持人:杨仕名先生

刘教授:刘宁荣教授

 

主持人:谢谢刘教授。问题很多,时间有限。有一位朋友问到很及时的问题。他说,明天就1月8号恢复通关了,对内地城市来讲,你觉得会有什么样的挑战?要做好怎样的准备,才能让通关有序进行呢?

 

刘教授:透过这次疫情开放,我们发现有序的开放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次通关能够做到有序开放,肯定能够提振内地民众的信心,让大家理解,中国真的开放了,且开放之后是安全的,开放之后的疫情蔓延不会那么严重,跟全世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会回到疫情之前,我觉得这对中国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主持人:在衰退跟通胀的夹击之下,您觉得内地的企业家如何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呢?

 

刘教授:刚才在我的分享中也提到了几个关键点:新技术的发展、对环境的保护都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多新的机会。这三年来,因为疫情闭关的影响,很多企业家通过二手、三手的资料无法完全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今天,中国跟全世界接通了,这时候就要赶紧走向世界,所以上个月我们看到浙江、福建等一些企业家组团到海外访问,了解最新信息。这些信息对整个民营企业抓住新的机遇,全力发展经济毫无疑问有很大的帮助。

 

主持人:在不确定的时代,个人应该从哪些角度增值自己,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您觉得呢?

 

刘教授:每次我听到类似问题的时候,都只有一个答案:终身学习。因为学习确确实实会打开你的视野,让你找到新的机会,也会让你思考过去自己走过的路。在疫情结束之后,香港跟内地也通关了,我也希望大家有机会重新返回香港大学校园,开始新的学习旅程。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是我提出来的,此前,在港大ICB于香港大学校园内举行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您提到您是一个乐观的悲观者,或者是悲观的乐观者,我想问一下,面对新的一年,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刘教授:我经常说,我显现在外的是死硬的乐观主义者,隐藏在内的是浪漫的悲观主义者。所以我在看问题的时候,容易受到这两种认知的影响。时间进入2023年,中国打开了国门,虽然疫情走向结束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些不想看到的事情,但是结束疫情封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且正确的方向,即使过程有阵痛。从这件事发生的变化里,我认定中国经过过去三年的徘徊,会迎来一个新的局面,个中当然会有很多曲折,但我们必须有信心。信心是最重要的资源,回顾过去40年的发展,民众只要能够获得某种政策的支持,得到一点光和亮,就能不断排除艰难险阻,寻找机会走上新的高峰。所以我相信2023年是一个转折点,虽然欧洲的经济肯定会衰退,美国的经济也会面临衰退的风险,但中国的经济在2023年有希望复苏。

主持人:谢谢刘教授,我希望未来同学们来到港大ICB的时候,除了听到您的真知灼见之外,也能认识到您浪漫的一面。谢谢。

 

*本文整理自刘宁荣教授在“ICB新视野”活动演讲录音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