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新年展望论坛 | 车品觉先生: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推进国际国内双循环经济格局
返回2024年1月4日 | 深度观点
大家好!今年关于数据的流通其实是有非常关键的两件事情在发生。首先是2023年6月29号,中央网信办与香港政府签订了出境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通的合作备忘录。到上个礼拜,走出了整个备忘录里面的第一步,12月13号的时候,我们正式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合同方案。这一点对于很多不是我们这个行内人觉得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但是我可以跟大家说,我从2016年回香港以后,一直在推动在这个方面的数据流通,我们都知道,金融通、人流通、车流或者是物流通以后,信息的打通对于整个湾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大家可以看到地方里面的想象力,当我们的数据可以流通到香港,其实也是我们一直所讲到的数据的内循环走到外循环的一个试点。从五六年前开始,每个地方都在立法,数据尽量要存储在本地。所以跨境数据在那个时候开始有非常多新的合规的法律。特别是在国际的金融业都知道,一家公司可能要花3-5%的成本在合规里面。
上午有一个讲者讲到,今天的经济没有所谓的虚拟经济和传统经济,我们香港在两年前开始对数据经济开始有感觉了,所以有一个数字经济发展委员会在特区政府里面出现,我相信比较慢的,对于整个数字经济在香港的发展。相较深圳,香港与其在数字化成熟度上的距离还是有差距,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要追上去的时候,大湾区或者是将来的北都会,尽管硬件都做完了,真的要去在北都会这个地方和深圳合在一起做创新的时候会发现,其实双方是有很大的距离。
我们知道在香港不是很多的公司是有数据部门的,我做顾问的时候会发现,在人才上,其实已经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但是我想说,数字化必然是全球化,以及也必然不能跟传统经济分开来讲的,整个数据经济跟传统经济是合起来的,但是可能是因为过去整个数据的发展,包括在内地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个是“互联网+”,因为互联网带动了整个内地数字经济增长的非常快。第二个是“大数据+”。大家在内地的朋友非常习惯这两个词,最后是“智能+”,只是这几年不再提这个词了,我们都知道这三个词的内涵就是未来商业发展的ABC。我们要用好人工智能,要用好大数据,同时要有足够的算力。
所以ChatGPT出来以后,大家发现不能没有算力,如果在算力的地方被卡脖子的话,即使你有多好的数据,多大的数据也没有用。我们在发展ChatGPT的时候,国家也发现语料库不够。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过去做的语料库都是集中在中文为主,但是欧美所讲的语料库其实是多语言的,当我们只有单一一种中文的语料库是不够的。回到香港会发现其实我们连语料库都没有。前几天某部门过来做调研,我说必须要跟国家数据局协同,否则香港很难有这么多的人工智能的机遇来发展。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的材料是什么?是我们的数据要素。ChatGPT最关键的要素是一些语料,一些文字上的语料,让它去做training。
数据经济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呢?在“十四五”规划里面,很明显已经能看见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数据成为一个要素,要素跟我们一般的factor不一样,要素可能是我们生产数据经济的时候非常关键的点,我们国内其实也有这种情况,但是香港会更严重。当我们要把数据来流通的时候,有说三个不:不知道要这样做,不想这样做,不敢做。所以,当合规过于严苛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都不想数据流通,因为合规成本太高。
到底怎么平衡?我相信香港的“一国两制”有可能是我们在探索外循环时候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因为我们香港跟内地天生因为“一国两制”的原因,两边的法治是不一样的。
这次中央网信办给予香港的“红包”,主要是讲到我们可以用标准合同的方法,数据流通从内地到香港,一旦数据出了安全问题,如果从内地方出现问题,我们根据内地的法律,但是如果数据流通到香港,我们会根据“一国两制”里面的common law,用香港的法律来执行。这一点是充分的看见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的优势。但是我觉得是更为关键,或者是香港的机会点在哪里呢?
利用这个机会让出海的企业可以利用香港作为我们所谓的“多地的合规”,因为香港本身比较接近海外的法律,所以我们可以用多边的规则,也可以用同一个词叫有没有一种是“合规的最大公约数”的办法,在香港可以成立一个国际承认的数据存储使用的地方,只要能做到这样,我们在外循环上,对于国家整个“一带一路”,特别是数字化当中的“一带一路”,可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为车品觉先生在2023年港大日“新年展望论坛:巨变下的开放与复苏”中演讲全文实录。)
作者简介:
车品觉先生,太平绅士
Mr. Herbert Chia, JP
港大ICB客席副教授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专家合伙人
周大福珠宝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
前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兼首任数据委员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