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往主要内容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刘少怀医生:未来医疗保健产品的发展趋势

返回

2024年5月31日 | 深度观点

医药公司其实是一个科技公司,大家同不同意?现在很多国际医药公司,基本上都是所谓的医疗科技公司,它们都是从科技的角度来讲。所以药物是重要的,科技是重要的。现在我们全球十大医药公司,最难得的不是它的科研人员,而是它们的眼光,他们做mRNA新冠疫苗,这个科技能够解决这一次疫情,这是一个科技的发展。

 

现在讲到未来医疗保健产业的趋势,我们就应该想一想在现在科技发展的趋势。除了科技公司,在我们的医药业还有哪些突破点?未来要发展些什么?

 

现在很多的药业、医疗集团,它们要面对未来的挑战都需要集合,有很多大公司、大医疗集团、教学医院,他们都会做多点合作、实验。另外一点是社会价值,社会价值不同就会影响政府政策,我们的社会价值是提供整体的、全能的、健康的保障。其实Health for All,这个目标到现在都还没有改变,因为它觉得我们这些会员国还不能够完全做到Health for All,即全人类都能得到一个合适的医疗。

 

还有大健康服务平台。大健康服务平台本来只有数据的运用,因为现在我们有很多科技,收集到很多人的健康指数、医疗服务统计数据、流行病等等,加上这次新冠病毒,大家做了那么多PCR的检查,有很多标本留下来,这个数据大到不是一个研究助理就可以做到的,我们要靠超级计算机。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保健医疗的方向是走向基因。我们中国做得很厉害,2003年SARS的出现,香港第一次把标本从病人体内取出,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有一个病毒好像一个皇冠,所以就叫做冠状病毒。香港大学医学院的袁国勇教授和他的团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排列出了全球第一个冠状病毒的基因,这个排列很重要,因为排列之后你就知道这个病毒的哪个地方会对某些药物有反应,这些技术上的问题留到我们实验室讲。

 

但是这一次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接触的这些患者进了医院,抽取了他们的样本,我们中国用了两个星期就把COVID-2019这个病毒的全基因组排列了出来,所以2020年1月份的下旬,它已经在国际期刊上刊登了,完全没有保留。其他国家的科研人员及医学院教授马上可以运用这个基因开始研究筛查的方法,有什么药物可以对付。香港大学袁国勇教授的团队也是利用这个基因序列,研发了第一代的快速病毒测试方法,这个消息并没有被媒体广泛报道,因为作为科研人员,除非有一个很重大的结论,他们通常不会很高调的。袁国勇教授将这种快速筛查方法分发给其他的东南亚实验室,让他们去筛查那些可疑病人是不是新冠病毒阳性。这些是很重要的知识产权,因为涉及到全球安全,所以就要分享。

 

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是越来越重视对基因的研究。我们先看看有哪几个情况,这个就是国际经合组织OCED成员国关注的几个重点:第一是数字健康,第二是预期寿命,还有医疗资源、政府的开支、专业人员、药物以及老年化长者医疗。

 

趋势一:健康与卫生系统的韧性

 

传染病以及地球其实并不是那么稳定的,某年某时可能发生一些地震,新冠病毒的发生总归是从动物进入人类,人的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到现在并不是完全稳定。所以未来的一个趋势就是加强健康与卫生系统的韧性。

 

这个是医疗保健人员数量和能力的重要性,在这个系统之中,有六个方面值得关注,基于这6点内容,香港是做得很成功的。在香港这个城市,除了传染病这一威胁,基本上是很安全的,恶劣的天气、地震、水灾都不怎么常见,人为的气体爆炸、交通意外过去这10年偶尔有一两次,在这个700万人口的城市,没有发生一些全世界震惊的灾难,这是香港人的福气。

 

这个图表将多个国家医疗保健人员的数量和死亡率做了比较,大家可以看到,有个别国家人员数量不高,但是死亡率也偏低,所以并不是有足够的人员就可以。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韩国,在他们的制度中,医疗人员的数量较少,但标准死亡率也比较低。但大多数国家都是医疗保健人员数量越高,死亡率越低。

 

再来看看美国,美国有很多医疗保健人员,但全国死亡率是偏高的,它的医疗系统两极分化很严重。有医疗保险的人基本上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医疗保证,但是有15%的人口生活在贫穷线以下,他们享受的公共卫生、医院资源以及预防医学都做得不好。所以奥巴马在总统任期内说要想改革,为困难人群提供多一点的照顾,联邦政府就立个法案,让州政府大家一起合作,因为这些人付不起商业保险,就由国家来支付。当他不做总统了,下一任总统就马上把它推翻,因为联邦政府要承担保险费用,就需要州政府上缴的钱比以前更多,州政府的钱是从富人那里来的,美国这种所谓自由社会一人一票选举,这些有钱人垄断了选举过程,他们会选择维护自身利益的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后,为了能使自己下一届继续当选,就把这个法案就搁置了。所以我们可以看,一个系统之中,除了这些必备的要素,还要有一个全局的思考。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对抗逆力的定义:利用现有的技能、资产和资源(通过抵抗、恢复或者适应)管理不利条件,并从中恢复,能力更胜先前。现在回到我们香港,回到我们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不单只是卫健委,也是省政府、市政府这些有决策权力的人他们要考虑的,因为如果这个能力不能够有所保障的话,其他的产业都会被拖垮,经济会垮,这个社会的安定会被拖垮。

 

经合组织(OCED)的政策建议是:保护弱势的社群;促进正确的数据以做出更好的决策;国际合作;供应链的管理。这个社会上,尤其是医疗系统的韧性,其中就包括供应链的管理,例如多样化、库存、风险缓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以恒昌医药集团的库存为例,你们引进了一个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包括合作的伙伴,这些都是供应链的管理。供应链管理不单只是一个企业,其实延伸到城市也很重要。我们刚才讲到,作为一家科技公司,不单只是做GMP的药品,你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筛选一些质量更加好、价格更加便宜的药品,把整个配药过程中浪费的地方省去,加强能够对市民、对产业有帮助的地方。经合组织最后提到管制与信任,一个品牌的建立,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要得到市民的信任。

 

以上这张图回顾了经合组织国家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战略,原来这么多国家对付新冠的战略,第一,跟我们中国内地不一样;第二,跟中国香港也不一样。从上图的统计中可以看到,采取最多的方式就是实验室的发展。核酸检测需要很精密的仪器,当然这个需求很大,有很多厂都可以做得到,因此机器价格就会降低,对实验室来说也是一个利好。像我们国内,一个城市几百万人口,居然可以在三天之内为全市人口做完一次PCR核酸检查,这得益于科技的演变,能够在短时间建立一个类似方舟的实验室,就证明其抗疫的能力在某个层面比别人做得更好。

 

第二个OEDC成员国普遍采用的方式是通报。因为这个疾病是一个新的疾病,所以每一个国家的政府都不知道如何做,通报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大家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因为我们网络的数据的收集比起当年的SARS进步了很多。

 

那大家做得不好的是什么?就是在社交环节的支援。这种说法比较含蓄,其实就是对弱势人群的资源策略不够,例如养老院的老人家或是偏僻乡镇的独居人群,就会有比较高的死亡率。

 

还有一点做得不够好的是对于隔离措施的研究。隔离措施会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个研究不够,因为大家觉得防止传染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分隔人群。分隔了人群之后怎么做?这些被孤立的人群如何生活?他们的经济如何处理?他们的公司怎么办?完全没有想到,因为这是政府的命令。我们把关口封了、飞机停止了,例如国泰航空公司当年是全球名列前茅的优良航空公司,它在这次疫情中把它的子公司港龙航空关闭,现在疫情结束了,一下子需要很多机师、乘务员,但是请不到人。这些都反映了当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抗疫能力,它所带来的其他后果就会很严重。

 

这就是第一个趋势,作为一个医疗产业,除了你们自己行业的发展,去到全省、全国的整体发展之中,我们可能要面对很多未知数。一些百年老店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不单只是自身的完善,企业和社会都有共同的生长,并且能够互相配合。那我们就把城市当作一个企业,在全国的发展中,这个城市在这方面有没有下一点功夫?或者有没有做好准备?

 

趋势二:以区块链为主本的

药品和医疗仪器供应链

 

我们来看看区块链。这个趋势是金融行业人人谈论的话题,虽然我们现在没有特别用到,但为什么区块链在医疗行业会成为一个趋势?

 

第一,业内认为无论是医疗仪器、药品、产品和其他的消耗品,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确保信息流通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区块链就是让我们的信息在流通过程中不可以随意更改,这个很重要,我们要保障物品的准确,记录我们种种医疗流程。比如大家都知道手术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手术灯开始到氧气供应,还有护士做的吸管,基本是全球供应的,现在再没有一家医院说这是自家的品牌。因为现在的分工,以及全球化在我们医疗中是不可改变的,医疗有个好处就是它始终具有跨国界且政治中立的性质,就像我们现在在战乱地区,人道救济都需要各方的合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将来的趋势就是保障所有的物品以及资讯的安全流通,我们现在的资讯很复杂,而且人类大脑的运作是有限的。

 

趋势三:3D打印

 

3D打印已经很普遍了,在我们的工程行业,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一道很实用、很精细的工序。它技术层面要求不高,因为我们有digital,数字化的信息,这一种可移动性的数字化的资料应用在3D打印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么3D打印在医药业有什么影响?比如骨骼、药品,3D打印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下图是最近业内认为的药物3D打印技术的挑战。

 

想一想我们的中医,中医就是把一些中草药,在水里煮一煮,然后就喝下,那个很苦。现在中药变成了颗粒,中医开药方,然后通过计算机系统把不同成分的颗粒混合成一包,用开水冲服。现在中草药的保存,自己煎药的不便捷,以及对买到假药的担心,通过这个颗粒的验证,基本上解决了。

 

到底3D的打印对于药业有什么影响。这个是其中的文献,有兴趣可以看。3D的生物打印可以用来制造皮肤,因为皮肤在严重的烧伤治疗中很难马上取得,所以很多时候是自体的移植,例如脸部烧伤之后,移植大腿的皮肤进行修补,现在可以用生物3D打印技术,把细胞排列出来。最初的3D打印很简单,就做一些类似皮肤的保护敷料,以前就用纱布。30年前这种大烧伤的病人送到急诊室,然后再送去ICU,我觉得他们很可怜,为什么?第一很疼痛,第二其实没什么可以做,那时候移植手术的技术不是很强,最要紧就是不要有感染,所以要用纱布每天处理伤口,那个护理的工作有一般护理的10倍那么多。现今当然不是用这种方式,也不是用类似皮肤的敷料,是直接把你的细胞再培养,然后打印出来。

 

趋势四:医疗保健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

 

第四个趋势叫Generative AI,生成式的AI。香港大学的医学教学已经引进了Generative AI,训练他们如何跟病人交谈,如何分析数据,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跟病人建立关系。我们经常讲:医患关系是医生一个比较弱的环节。以前很简单,以前是教授、老师,也是权威。现今就不一样了,病人会问你:我在谷歌上面已经看到了现在有这个新药,那你对这个新药有什么看法?很多年轻的医生会说:你在哪里看到的,把这个网站给我看一下,我今天回去再看看,下一次随访的时候再跟你讲。我觉得这个医生很好,因为他很坦白地告诉这个病人,新药在他目前的治疗药单里面是没有的,但是他有一个负责任的态度,可能他不明白,他可以问一问他们的专家,然后回来给你一个直接的答复,不是忽悠了你。香港大学已经引进生成式AI,作为某一实践环节中的创新医学教学。

 

以上只是生成式AI在医疗教学中的应用,但是在真正的生活中,它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它是一个有大量数据的计算机,但是这个计算机就好像某一个人的脑区,看样子我们好像还是觉得AI会胜过人类对不对?其实是有的,现在很多上海、成都的医院,他们在CT、MRI的影片中引入了AI,AI和6个专家同时诊断一个病例,这个AI有与这6个专家相同的能力,有时候还更胜于专家。而且AI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当这些专家晚上睡觉的时候,AI就可以工作,在时间上取胜。所以现在有很多大医院的影片检视就是通过人工智能先做一次筛查,然后由专家再来确认签字,因为现在的法律法规还是规定需要一个有执照的专科医生签名。

 

将来会是怎样?将来AI可能作为一个全自动化的检验过程,我相信很多实验室的检验已经做到了100%全自动化,100%全自动化的意思就是不经人手,不需要经过人脑,病人的血液一进去之后,它就帮你分析这个病人的所有资料,最后得出一个结果,直接送到病人那里。医生的角色是什么?医生没有角色,技术人员没有角色,所以这个叫做Generative AI,我相信是未来的趋势。

 

趋势五:精准医疗

 

刚才谈到遗传学跟环境的关系,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尤其在药物的科研领域,可以看看表现基因组的科研成就。

 

趋势六:长寿的研究

 

最后是长寿的研究。这个是2021年11月发表的文章,他建议在香港提供一个可以通过深思熟虑的政策,在全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进行复制的框架。大家有兴趣可以直接读他近期发表在《柳叶刀》期刊上的关于长寿的文章。文章主要讲了长寿有多种因素,但是长寿带来了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中国文化都希望长寿,这个长寿它到底是怎么样发生的?我相信有某些重复的因素,在不同的城市可能会有发现。

 

这个是从1960年到2020年男性以及女性的预期生命,二十年前有明显的上升轨道,但是把时间再往前推,这个上升轨道就已经存在了。大家知道香港是一个移民社会,尤其1949年之后,很多从内地尤其是上海、浙江、福建移民来的人,随后也有很多东南亚人来到香港工作、生活,预期寿命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上升的。

 

趋势七:社会、环境和企业治理

 

还有一样,就是环境、社会和企业的治理。上市公司的管制之中有ESG,就是企业如何对待这个环境、社会,以及对社会有所承担。在医疗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将日益重要,因为我们的事业所影响的就是人类自己,如果人类没有一个共同目标,共同为更加美好的未来努力,最后就会走向自我灭亡。所以ESG在科技发展及种种挑战之下也是一个重点的改变。很多上市的生物科技、医疗科技或者医药企业,他们为了符合上市条件会做一些ESG,但长远来讲,企业要成为百年老店,需要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之中。

 

内容来源:文章整理自刘少怀医生在港大ICB“高管公开课”活动中的分享。

 

 

作者简介:

刘少怀医生 Dr. Shao-haei Liu

港大ICB客席副教授

香港创新医疗学会创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