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往主要内容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2017:全球化vs.逆全球化”国际论坛上海场圆满闭幕

返回

2017年7月14日 | 学院公告

2017年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大学SPACE学院亦走过60年历程。值此时机,香港大学SPACE学院与财新国际强强联合,共同推出“2017:全球化vs.逆全球化”国际论坛。继国际学者与梁锦松、陈启宗等商界代表香港场共议时局后,2017年7月1日,论坛移师上海。300余位工商界菁英齐聚浦东,共同探讨全球化的新趋势及新挑战。

香港大学SPACE学院院长李经文教授作开幕致辞

 大国合作、东西共融方能创造历史

今时今日或已处于全球化钟摆运动的转折点,全球公共政策的主要议题正在从强调释放市场力量的新自由主义范式向主张社会保护转变。

本次香港大学SPACE学院邀请了哈佛大学的Jeffry Frieden教授。这位颇具史观的经济学者以“全球化过去、现在、未来”为主题,将“全球化”这一经济新解读放入经济史长河。Frieden教授认为:国际经济融合并非自发秩序和自我规制,而是取决于主要大国的政治势力权衡。一个开放的经济秩序需要合作,这种合作的实质是经济大国之间的合作;并且,这种合作只能够在国内政治意愿支持的前提下才可能出现。

普林斯顿大学Harold James教授论坛上提出,不妨将全球新局势及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看作是全球化的全新可能——“全球化2.0”。他分别从贸易、移民、金融、信息4个维度对“全球化”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指出:由于对于全球价值链的依存、对于移民补充岗位缺口的需求,全球贸易与人口的流动仍将继续;而各国对金融稳定性、信息和数据的战略安全性的忧虑,将是全球化进程面临的较大挑战。“逆全球化”浪潮涌现的大背景下,各国应更多考虑合作而非孤立,应将东西方优势互融,共谋发展。

 实干兴邦、智能制造全面提升竞争力

作为汽车玻璃领域的“世界冠军”,福耀玻璃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征战全球,而研华科技是全球智能产业的领导厂商,它们是传统制造与智能制造的代表。两位“掌门人”分别做主题演讲,深度分享各自的全球化经验。

福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从品牌、品质、企业文化、业者品德等角度总结企业全球化发展经验;强调智能制造、智能管理必须与传统经验结合的重要性。曹德旺提倡企业“走出去”,但他特别叮嘱,“出海”要在企业景气健康时,它并非解决现有困境的救命稻草。要想企业全球领先,基业常青,企业家必须以“国家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因为有你而富足”的标准要求自己。

自2009年起的“后全球化时代”,政治、科技、社会领域的全球变局深刻影响着制造业前途。研华科技总经理何春盛认为,在由数字化引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中国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对华人企业家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发展以智慧制造全面提升竞争力;第二,透过全球并购,全面提升整体竞争力;第三是全球布局,成为一个全球化企业。

 创新进取、兼收并蓄助力出海弄潮

“中国创新能否成为新一波全球化浪潮旗手”?中国企业该以何种创新接力前行?全球化进程给中国企业哪些启示?逆全球化风险该如何规避?由财新国际董事总经理李昕女士主持的圆桌讨论中,嘉宾们各抒己见,观点激昂。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指出,中国企业灵活创新的业务模式、企业家的雄心壮志使其具有先天优势,企业发展壮大中,机制建立与人才储备至关重要。怡安奔福大中华区CEO兼怡安风险咨询中国CEO陆勤直言,中国的技术创新具有本土化与碎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更加全球化才能有全新的机遇,企业海外扩张的核心挑战在于“人”;研华科技总经理何春盛则认为,中国物联网的创新,给市场发展与技术输出提供更多可能,实现企业文化层面的全球化思维、相互尊重、兼容并包是走出去的先决条件。Harold James教授认为企业要保持创新与透明度并行,实现创新的跨国界,才能促使经济与技术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Jeffry Frieden教授指出,技术创新并不意味着技术主导,重要技术可以实现快速的全球化传播。

“创新”在这场产学界深入探讨中屡被提及,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创新?香港大学SPACE学院常务副院长(商学及中国发展)、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执行院长、香港大学SPACE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宁荣教授在闭幕致辞中给出答案“不断学习,不断追求新知,在动荡的大环境下保持独立思考与清醒的认知,这是我们面对全球化挑战里面重要的方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