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 ICB
我找到了港大的归属
Back28 Oct 2015 | 管理与创新
杨立新
管理与创新中心
ISBT 深圳3班
套用已经成为俗话[1]的托尔斯泰的名言,“成功的都是相似的[2],而过程则各有不同”。每个人来到港大,各有自己的一段故事,或者相似,或者特别。总的来说,只要是有学习的欲望,那就都是好同学。
我是有点带着犹豫来到港大的。比如说,相当部分[3]来到港大的同学,大概都会或即将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出生(大学或研究生毕业),进入社会(仕商工学兵等),开始大多会拼命工作(因为年轻有热情),或早或晚结婚生子,然后人生就会进入一个平稳阶段[4]。到了这个年龄阶段的,一方面在心里面,还都“少年意气”,等着“挥斥方遒”呢;另一方面,毕竟进入社会,离原来的想法总有距离,在夜深人静时候,一种思绪经常在大脑中翻滚,人生的路长着,怎么这么早就这么“没意思”…。于是,相当部分的人就有了一种念头…于是,就来到了港大。
我呢,除了上述“相当部分”同学的路程外,人生的路程又往前走了几步,然后呢,多多少少碰到一些工作的不顺利,生活的不如意,以及些些许许的酸甜苦辣。就像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那场“人生的路阿,怎么越走越窄……”的讨论所涉及的,我当时也是这样的心境和心态。有时困惑,有时迷茫,除此之外更多的是人生的无奈和无助。从我的个性来说,不是那么特别主动、有主见、目的性很强、意志力强或志向很远大的人,但在认清现实、面对现实和承认现实的情况下,总有那么一些不甘心、不服输的想法,有一种“未到死地而后求生”的冲动。
在找到港大之前,我也有意旁听了清华、人民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的类似的课程,都是名校,授课老师中不乏名师,学生中也有不少高人。因为有一段时间,常常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公开课、讲座、沙龙、发布会、体验,专业圈子[5]的活动,等等。也因为在国企工作,业余时间总是有的。有一次,在不很出名“畅享网”看到了港大的公开课推介,周末就去听了;再后来就一直关注港大的咨询日和开放日活动,肯定不是每场参加,但肯定参加了不少;再后来基本“专一”于港大,随着对港大的了解越来越多,于是毫不犹豫地决定,报名了港大的ISBT课程。
初识港大,感觉港大做事的方式,和内地名校不完全一样,感受明显的,一是即使是开放日和咨询日,都有流程的影子在;二是无论课程助教,还是教务人员,身上都透露着专业的气息;三是港大的运营,感觉到一种国际化都市的气质和精神。进一步接触后,对港大ICB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留下深刻印象,创新人才的摇篮,专业商管教育的实践者,4P理念(Professional、Practical、Prospective、Problem-solving),专业应用型课程,跨文化交流,这些信息不断冲击着我的大脑。特别是“专业深度决定未来高度”一句,震耳发馈,说得太好了!
最为折服的还是2015年5月22日的校内工作坊,依我所见,迄今为止,这也是港大ICB教学上,相对于内地商管教育比较有特色、生动之处。在短短两天时间里,我对港大了解了很多,收获了很多。隆重、肃穆的开学典礼,特别是刘宁荣教授的精彩演讲[6],使我内心深处产生久久的共鸣,感受到学习的神圣和崇高,体会到久违的、原生态的大学的精神,对孙中山先生所言“香港与香港大学乃我知识之诞生地”,有了一种升华般的认识。随后的讲座、分组讨论、报告分享、户外考察等精心设计的活动,使我们身心内外都感受到ICB所推崇的品格、态度和方法:敞开胸怀,容纳新知,乐于分享,积极互动,展现自我,勇于突破,团队协作,互助互进,等等。从校内工作坊两天的点点滴滴中,每个同学都深深体会到ICB教学团队的用心良苦和专业负责。同时我也认识到,任何的人和事物,其开始、出生和基因是很重要的,我们来到港大,就要勇于成为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新”人,把自己融合到港大的精神中,这样才能把随后的课程学好,才能成为真正的“港大人”。
从入学至今,很快4个月过去了。我们ISBT SZ3班已完成了ISBT前4门科目的学习,相信班上同学和我一样的感受,我们有幸接受来自全球教育、研究和商业领域专业精英的授课和辅导,在上课、作业、交流、互动、分享、参访乃至聚餐过程中,我们充分地享受港大ICB所推崇的:开放,创新,独立思考,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终生学习,超越自我,如班上一位IT高手同学所言,这些因子慢慢植入了我们的DNA中。对我们每一个人,这是永恒的精神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这样的一种理念、精神、氛围、文化,终将上升为一种纯真的情感,这就是对港大、对港大ICB的感情,对于自己人生历程和思想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母校的感情。正如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在香港大学陆佑堂发表演讲说“我有如游子归家……”。
港大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她已经是我们的母校,我们决不令她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