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 ICB
在路上,追寻理想中的医患关系
Back04 Jan 2016 | 公共机构管理
纵览瞿晓颖21年的工作经历,无论是做医生,做管理,还是求学,一直都贯穿一个主线:“如何打造理想中医生患者都喜欢的医疗”。瞿晓颖与医学的渊源颇深。“家里父母亲戚都从事医学相关行业,可以说是在实验室瓶瓶罐罐的氛围中长大的。”耳濡目染之下,瞿晓颖也将医学作为自己的毕生志业。1994年,瞿晓颖顺利获得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顺利进入医院开始医生生涯。
在医生岗位工作五年后,她成为了一名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对于这段医生的经历,瞿晓颖如今回忆起来依然如在昨日:大排长龙挂号的队伍,焦急等待的患者,忙碌的医护人员。“现代医学是生物-社会-心理的综合健康模式”。”她说,“在诊疗疾病的同时医生需要做的更多的是要照护关爱患者。医生需要有足够时间去跟患者进行沟通,这在中国医患配比严重失衡的现状下,简直是一种奢望。“如果在一个病人身上花太多时间,后面的病人就要排到楼道里了。”瞿晓颖说。
时间推移到2002年,转眼间瞿晓颖已经在医生岗位上工作了8年。8年间,她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心中那个能够让医者行其道,患者又能舒适就医的环境真的存在吗?国外的医患环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影视剧进入中国,瞿晓颖从中也看到很多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医疗场景,国外的先进医疗手段尤其是医患之间的沟通方式令她感慨颇多,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工作与另一个世界的同行有很大差距。” 抱着能够“真实体验西方医院及教育体系”的希望,瞿晓颖毅然辞去了医生岗位,申请赴德攻读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 这期间3年留德生涯里,中德两国在医疗环境,医疗机构设置和医患关系方面的差异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相比中国三甲医院里的人满为患,瞿晓颖说,“在德国更多的患者是通过居住地附近的家庭医生管理和转诊。”
在另一个环境里学习、吸收、反窥己身,之前的种种困惑慢慢似乎有了答案。三年后的2005年,瞿晓颖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同年,她加入了刚刚在上海成立的和睦家医疗上海医院。多年国内从医经历、国外求学经历,让她在和睦家这一国际化医疗机构中如鱼得水,她和她的同事们在为患者提供独特的家庭呵护式、温馨综合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在营造一个从业者可以舒心工作,快乐成长的职业平台。
随着管理范围的不断扩大,为更好的应对新挑战,2014年瞿晓颖选择了港大ICB的医疗管理课程。从这个课程让她有机会和香港医疗界的高层管理者沟通、实地参访香港医疗机构,了解如何更好建立符合亚洲人习惯的先进的医疗服务体系,在成长的道路上也有了更多随时可以请教的导师。
瞿晓颖说,理想中的医患关系是患者能够收获足够的信息,得到精心照护;医生则能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认可。尽管实现这个梦想需要一定时间,但她坚信,为理想努力的道路上“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努力”,只要“不断和周围的人和环境去沟通,理想的样子就会更加清晰。”
—问答—
瞿=瞿晓颖
笔=笔者
笔:硕士毕业后为什么后来又选择修读港大的医疗管理(HM)课程?
瞿:随着在本机构管理岗位的不断提升,一直在寻找一个以一种语言教学(英语或者中文),不需要脱离现在的工作并由富有真正西方医院运营操作经验的导师教授的,有相关管理经验的同学参与的课程。非常希望能够把管理中碰到的问题在老师的讲课,同学的讨论中获得解答。港大ICB的HM课程是第一个满足这个要求的课程,可以说是毫不犹豫报名的。
笔:学习过程中什么是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
瞿: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是第一班,老师们细心地观察我们所有15位同学在课程中的反馈,并及时作出调整,让课程更能与我们的日常工作产生共鸣。每月一次的授课和作业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翻阅相关书籍,获得更多课堂中不能获得知识,以充实我们对该模块的思考和理解。集中住宿封闭的上课方式也让同学们能够更加安心的学习,创造了更多互相沟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