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 ICB
奥巴马对华政策求稳而非求变
Back08 Feb 2009 | 公共机构管理
奥巴马入主白宫还不到一个月,华盛顿与北京就多次隔洋叫阵。这到底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还是华盛顿在试探北京的立场与底线?在参议院接受「面试」的财政部长提名人盖特纳一番中国政府操控汇率的言论闹了满「球」风雨,而北京也毫不「口软」立即做出了强烈的回应。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与奥巴马在大选中求变的竞选基调不同,在处理对华关系中他将以求稳为重点,以确保中美两国的关系不至于偏离航程。
平心而论,在小布什令人不齿的八年处理国际事务与外交记录上,对华关系应该是他少有的亮点之一。过去八年他将对华关系统筹于国务院和财政部之下,前者由双方外交机构的第二把手定期会晤,后者由中国负责经济事务的副总理与美国财政部长进行经济战略对话。这不仅确保了双方关系的平稳,而且大大提高了中美关系的层次。
据消息透露,在奥巴马当选总统之后,北京希望过去由两部会主导的安全与经济对话在未来改为副主席与副总统统筹(日本媒体报道是总理温家宝与美国副总统拜登)。这说明北京对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有强烈的愿望,而从奥巴马立即致电胡锦涛以澄清财政部长盖特纳的言论一事来看,华盛顿也并不希望双方的关系在他走马上任后出现偏差。而在奥巴马班子里面处理外交事务的希拉里也有中国经验,盖特纳的一番言论虽引起了不必要的舌战,其实他也是为了自己「面试」可以过关的「一般性」陈述,而非政策走向的表达,何况他又是美国有史以来首位能讲中文的内阁高官。
因此在奥巴马入主白宫之后,他在处理中美关系上将与他求变的竞选主调不同,而采取求稳的基调。那么今后四年中美国关系到底会在哪些领域会交手,双方又如何可以确保关系的平稳发展呢?
第一,在中美经济关系上,奥巴马无疑会面对国会,特别是比较倾向贸易保护主义的民主党的压力,而他本人以及希拉里的竞选政纲都明显带有贸易保护主义的色彩。如果2009年的经济危机不断升级且无法在短期内「止血」的话,华盛顿的贸易保护主义就更会进一步抬头,美国参众两院就很可能在人民币升值、中国产品出口美国、智慧产权保护等等问题上立法,要求对中国经济制裁。另一方面,在经济危机时让人民币升值无疑是要让中国自杀,北京不可能也不会让步,但北京应在后两项议题上做出妥协,包括通过刺激内需而非出口来拉动经济发展。因此,双方经济关系中存在的这些不利因素,只要双方控制得当就应该可以化解,中美的经济关系不会触礁翻船。
第二,在国际与安全事务中,中美在朝鲜半岛等东北亚的利益上一致,在反恐等问题上也没有实质矛盾。虽然奥巴马在处理世界事务上会采取温和的路线,但北京与华盛顿发生的冲突的地点又可能会出现在非洲大陆。可以预见,有非洲背景的奥巴马会更重视非洲大陆,他曾表示美国在非洲要像中国那样进取。中国出于战略的考虑在苏丹等非洲国家进行石油开采,而这些与中国有密切经济关系的国家由于人权纪录不佳受到西方各国的批评,奥巴马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和他对非洲的关注都可能引发与北京在这一问题上的冲突。因此,北京在考虑自身战略利益时也必须扩大视野,需尽量减少在与非洲国家合作上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负资产,同时这也能缓冲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以及西方民众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改善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第三,在全球气候升温等环境问题上,奥巴马与前任的政策将完全决裂,他已任命了气候大使,重新启动减少温室效应的京都协定书的谈判与执行。由于小布什在这一问题上毫无所为,且不承认温室效应问题的存在,因此他的政府从未对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上采取过强硬的立场。随着重视绿色环保的奥巴马上台,华盛顿与北京在这一问题上必定会出现紧张。但如果美国带头在此问题上采取行动,相信中国也会紧随其后做出自己应有的承诺与贡献。因此,奥巴马在环境与气候问题上的立场,对中美关系的冲击应是正面意义超过负面意义。
第四,在台湾和西藏等关系到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尽管双方在核心价值上存在根本的矛盾,但今后四年由于两岸关系的平稳,双方将不会在此议题上有太多的交手。而只要北京在西藏的政策与治理上不会让境内外的藏民产生太激烈的反弹,双方的关系也不会因此剑拔弩张。而在华盛顿视为核心利益的人权问题上,双方的矛盾因根本性的分歧无法解套,但也不至于进一步升级,都属于双方可控制的议题。
其实美国新上任总统改变前任外交政策的做法是很常见的。以前南斯拉夫为例,老布什的政策是确保各加盟共和国不会脱离联邦,但到了克林顿上台就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南斯拉夫因此就消失了。但对华政策自尼克松以来,历届总统并无太明显的差别。1992年克林顿在竞选总统时宣布了一系列与老布什不同的对华政策,我还记得当时在加州硅谷采访他的选战,他对老布什的高调批判后来的确多多少少左右了他的对华政策,但最终双方还是回到了建设性的对话上来。尤其是克林顿因莱温斯基性丑闻灰头土脸,他应邀对中国访问受到帝王般的欢迎,这着实让他从面对国会弹劾、脸面尽失之后找回不少的安慰。而小布什又何尝不是这样,他2001年上台时也是带着灼灼逼人的气势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敌人,临近下台则也力排众议坚持到北京参加奥运会,着实风光了一下。有趣的是,对美国总统来讲,在最不得意和灰溜溜的时候,只有在北京才能找到温暖。这从中美关系的开拓者尼克松就开始了,他因水门事件而凄惨下台,但北京的这位老朋友在北京永远受欢迎。
自尼克松1972年访问北京,到2012年奥巴马再度竞选(假设无惊奇,他应再次当选连任),中美关系将走过四十个年头。这其中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不同的阶段:七十年代渴望对方的求爱期,八十年代卿卿我我的蜜月期,九十年代横眉冷对的闹离婚期,现在小打小闹的维持现状期。到了2012年双方就应进入平平稳稳的过日子期。届时大家都会用平常心看待对方,看待双方的关系。相互之间的理解应该多了,摩擦应该少了。而我们可以大胆想象,当奥巴马在2017年离开白宫时,他也会成为北京的座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