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 ICB
学习的目的:理解——刘教授2015年3月开学典礼致辞
Back21 Mar 2015
各位同学:
非常欢迎大家来到香港大学出席今天的开学典礼。
今天大家走进香港大学校园,想必印象最深的是港大本部大楼。上个星期,即3月16日是香港大学的奠基日。1910年3月16日,香港大学本部大楼正式奠基。香港大学在设立之时,一个重要宗旨就是“为中国而立”。大家如果去看香港大学的百年历史,就会发现早期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大约占大学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至于香港大学与内地的关系,大家都很熟悉的张爱玲就曾在香港大学读了两年多的书;许地山也在香港大学教过书。所以香港大学与内地的关系是非常久远的,但这一关系在1949年之后断裂了,直到1979年,香港大学才再次与中国内地恢复联系。1999年我到香港大学时,基本听不到普通话,但现在走在校园四处都能听到普通话,因为港大的学生不少都来自中国内地。
在香港大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不得不提香港大学SPACE学院,因为这是亚洲第一所面对在职人员进修的学院。它早在1956年就成立,明年我们就要庆祝60周年,成立的宗旨就是希望高等教育可以为社会更多的人服务。大家在香港如果有机会,可以到市区学院的10来个教学中心去看看,大多建在香港地铁沿线以方便在职人士进修深造。
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ICB)则在2010年成立,我们的宗旨是为中国内地培养人才,并据此加强香港大学在终身教育上的地位。我们的愿景是要建立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来到港大,大家可以发现,学校没有围墙,但最重要的是办学的教育理念要开放。ICB的目标是通过高质素课程以及所创造的价值,成为专业深造和终身学习领域的楷模。我们立志提供不同的课程,以满足中国内地专业人士的需求,所以我们的定位是创新型专业商管学院。我们的使命是为中国内地提供优质的专业高管课程,以推动中国内地人才的发展。
今天我想演讲的主题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想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彼此的理解。
学习的目的:理解
为何我会选择这个题目呢?
在最近半年多时间里,我相信在座的不少朋友都会谈论一个题目:为何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矛盾越来越深?两地之间的误解为什么越来越多? 1949年因人为的断裂,两地之间的来往不再方便。但那时两地的人心是相通的,即便两地处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中。1997年香港回归后,两地的融合应该更加方便,因为地理上的界限已被打破,可是人心的隔阂反而越来越大。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到底两地之间为何无法相互理解?所以我今天的演讲主题就是要谈谈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想学习目的应该是为了更好的理解。
理解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信息、知识、观点、同理心、和反省。这五点是建立相互理解的重要内容。过去一年多,不少香港人认为香港问题的根源在于大陆人来香港抢夺了资源;同时在内地又有许多媒体报道,特别是社交媒体上的信息,给人的印象是香港这个富兄弟总要靠别人支持,要赚钱了就开门让我们来,嫌人多了又怪我们,香港人如此反大陆,香港好像有许多暴民。这些是否都是事实?某种程度上这些都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而非全部。这样的判断是建基于部分信息,所以,信息的完整是相互理解的重要前提。
我小时候看过一部美国电视剧叫做Dynasty,但当我第一次跨入美国时,我现实中看到的美国与我在那部电视剧中看到的美国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美国不像电视剧中描述的那般豪华、富裕、奢侈。我在美国硅谷当记者时,开始时住在美国同事家里,我们一起出外吃晚饭,看见他们把桌上剩下的三块鸡肉打包回家,我当时都傻眼了,很感叹!原来我在中国所了解到的美国,与美国实际的情形很不一样。在来香港之前,许多朋友可能已从香港电视剧中了解到香港的生活。我在北京有个学生,她有个香港男朋友,她以前在电视剧上看到香港人的房子特别宽敞,客厅很大。但她到男友的香港家里顿时傻眼了,她三十多岁的男友竟然和弟弟睡上下床。所以,我们在电视剧、传媒里看到的东西都未必是完全真实的情况,信息的收集是我们理解一个事物的重要手段。而信息收集是无限的,但我们往往只能通过有限的渠道获得信息,并可能据此做出错误判断。
理解的第二步就是知识。我小时候读书,教科书上会说,我们是从北京猿人进化过来的。但现在有了基因技术,证明北京猿人其实跟我们没有半点关系,我们人类的祖先都是从非洲过来的,所以知识也是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因为新的信息,我们对历史的认知也会发生变化。今年将迎接二战结束70周年,以前谈到九一八事变时,就说蒋介石手令张学良不抵抗,但现在证实蒋介石从未发出这样的手令。
获取信息的过程还常常体现个人的观感与好恶。早前发生的香港“占中”运动、台湾“太阳花”学运,不同的人,看法就会不一样。在台湾,支持“太阳花”学运的人认为,我们不需要与中国大陆建立如此紧密的贸易关系,过分依赖大陆,这会牺牲台湾的利益,台湾也不需要这么多的大陆客;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你这是在反大陆,是断送台湾的经济,是孤岛心态,对台湾的未来没有好处。对于香港的“占中”同样如此, “占中”人士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为了香港的民主,而反“占中”人士则认为,他们的行为搞乱了香港。所以从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对同一件事情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重要的是我们在看待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同理心。何谓同理心?能够去分享别人的感受与看法。今天香港反水货客的人是否意识到,水货客中其实60%都是香港人,而且这些香港人都是社会底层人士,每天来往于香港和内地,靠运送药品食品谋生;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理解普通香港人的心态,突然来了这么多水货客和游客,他们的生活被打乱了,变得很拥挤。我们如何通过获取信息、知识,在观点的碰撞之中,最终反省我们自己的行为。而在这个过程中,同理心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增进相互的理解。
但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寻求相互理解的过程中,也存在五个非常大的阻碍。
第一个障碍是误会。前段时间我看到网上流传的一个故事(不过现在网上的东西不要随便相信,常常打着“是中国人就传”、“是中国人就送”这样的煽动性文字)。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家人旅行时发生沉船,女儿上了救生艇,这时救生艇只剩下一个位置,结果父亲跳上船,抛下母亲,许多人看到这个故事会觉得这个父亲无情无义。一直等到父亲去世,女儿翻开遗物才发现,原来在那一刻,她的母亲已是癌症晚期,换句话说,他父亲的行为是不希望他自己死后,不久太太也离世,女儿成为孤儿,所以他才有这样被人看作自私的行为。很多时候我们误会别人,是因为我们并不了解事情发生的真正缘由。
第二个障碍是预设立场。香港有些有预设立场的报纸我是不看的,《苹果日报》也有其预设立场,但我一直在看,因为我想了解不同的观点和声音,直到去年的一天我也不想看了。过去几年里《苹果日报》将大陆人叫“强国人”,因为中国内地越来越强大,但内地有些人举止不文明,所以《苹果日报》就经常有这样的歧视性字眼。有一次我看到这份报纸又有文章对大陆人做出非理性的攻击,并以做中国人为耻,我看完后实在想发言,便第一次尝试在《苹果日报》网页上留下我的评论,可我的留言刚上载就立即被删除,当时我都不相信,平时喜欢挖苦别人没有自信、不敢公开面对真相的这份报纸,你的自信到底在哪里?你竟然不敢让读者表达不同的意见?所以一个人不可以有预设立场,这让你看问题时会有偏颇。而有了预设立场,你就会变得偏见。一个人要尽量放下自己的预设立场,这样看问题才能全面。
去年潘石屹向哈佛大学捐献了一笔钱,是给中国内地无法支付学费的优秀学生,但在内地就有人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来入读哈佛。我就非常替潘石屹抱不平。我们在做出这一指控或评判时到底有何证据?他为什么要把钱捐给哈佛?你了解吗?香港也有人愿意把钱捐给美国而非中国内地的大学,因为捐了款,管理不透明,不知钱怎么花了。还有,现在有香港人看到有人推着行李箱子,就认定他是大陆水货客,因此才会发生反水客人士错将拿着箱子的香港普通百姓当水货客。同样,在国内也时不时流传香港名人到大陆赚大钱又攻击中国内地人的言论,但常常并非事实。不久前内地的社交传媒就疯传,香港导演彭浩翔攻击内地人的言论,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讲过这样的话,是有人编造,但内地人不少人轻信,甚至引发上百万人疯传,误解也越来越深。
第三个障碍是模式化。我们常常听到这样评价不同的民族,法国人浪漫,意大利人奔放,德国人死板,中国人勤劳,完全把人模式化(Stereotyping)。大家现在来到香港可能会遇到一些人不友善,但绝大多数香港人是友善的。另一方面,尽管有些内地人不文明、没礼貌,但绝大多数是文明礼貌的。一讲到中国男人,都觉得北方的男人都是大男人,不打女人的男人不叫北京男人,而不围围裙的男人不叫上海男人,这都是模式化的看法。
第四个障碍是歧视。去年发生《查理周刊》的遇袭事件,电视台要请我去做节目。他们以为我是新闻记者出身,一定会以新闻自由支持《查理周刊》。但我认为这在这件事情上,它已经跨越了新闻自由的界限。悲剧其实源于《查理周刊》没有同理心,你不理解穆斯林对自己真主的敬畏之情,却要拿它开玩笑。虽然《查理周刊》可能会说,我们也会拿上帝开玩笑。但问题是,你可以拿上帝开玩笑,不代表穆斯林可以用真主开玩笑啊!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因信仰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观点不同而排挤别人、歧视别人,这就注定你一开始就不想理解他人,这就是为何我们强调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
第五个障碍是恐惧,很多时候造成不理解的根源就在于恐惧。今天在香港发生的许多事情亦来自一部分人的恐惧:恐惧来自中国内地的不同政治模式和生活方式会改变香港,恐惧随着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令香港失去昔日的地位。同样,内地也恐惧香港会有离心倾向,担心港独。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今天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冲突,美国与中国的矛盾都是与恐惧分不开,历史上也曾因这种恐惧酿成战争悲剧。恐惧的另一个可怕后果就是引发仇恨,今天在香港的反水货客行为已可以称得上“仇恨犯罪”,所幸香港是法治社会,一些过激的反水货客行为已受到谴责。
所以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敞开心扉、放弃成见、和克服恐惧。学习的目的是要理解多元、彼此尊重,超越分歧。只有相互包容(Inclusiveness)才能真正缩短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这就是为何我特别喜欢奥地利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说的一句话:“理解别人远比审判别人更快乐。”所以不要急于对别人做出判断。老子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了解别人是种智慧,了解自己才是个明白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能够战胜别人说明你很有力量,但能够战胜自己才说明你真的强大。所以理解的基础是对自己有充分的认知。爱因斯坦曾说,智慧不是上学的结果而是靠终身的努力获取。也因为如此,美国演员Eartha Kitt就说过:“我一直在学习,墓碑就是我的证书。”所以学习不是单一的事件,今天大家来到这,不是说学习一年多,拿到香港大学的证书—这证书不是墓碑(笑),是真的证书—然后学习就结束了。这只是学习历程中的一个事件而已,学习是需要终身持续的。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也就是说,生命有限,知识无限。
教育与学习的区别
那到底教育与学习究竟有怎样的区别呢?教育其实是在某个阶段要完成的事情,而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学习可以是非正式的,今天大家来到香港,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也是学习,看到新的东西、获取新的信息,也都是学习。如果你在街上与香港人交谈,你对香港也可能有新的认识。而教育是正式的过程,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是强制性的。但学习是非正式的,在咖啡店也可以学习,所以学习不一定在教室中发生。现在有一个新名词,叫“知识的游牧者”(knowmad),指的就是一群随时随地可以与任何人一起学习的人。
学习是人人都拥有的本能,而教育是人们需要去获取的东西。婴儿学爬,学走路,都是出自本能,不是外界强加给你的。教育却有一定的强迫性,通常孩子上幼儿园,第一天往往都会大哭,因为是家长逼迫他去的。教育是个人从外部获取的东西,学习是从内部生成的东西。学习是拉,是吸收和扩大知识和技能的行动;而教育是推,是扩展知识和技能的尝试。教育是传授知识价值技能的过程,而学习是获取知识价值技能的过程。学习是透过经验获取的知识,而教育是通过传授获取的知识。所以老师讲课只是教育,而真正的学习必须运用到实践中。
在《论语》这本书里,“学”这个字远远超过“教”这个字,一共有56个。《学记》里有48个“学”字。今天分享几段: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这就是说,讲话和考虑问题都要合乎礼仪,而寻找贤者帮助自己去做事情,这只能变成小小的新闻,难以令百姓感动。礼贤下士,会让人觉得这个皇帝确实不错,但难以教化百姓。要教化百姓并改变他们,必须从学习开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大概的意思是:有好的食品,如果不吃,不知道好不好。有好的儒家之道不学习,不知它的好处在哪。因此,学了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了之后知道自己的局限。学习之后知道不足就会反省,教了之后知道不够通达就能自强。所以教学相长。通过教与学才能知道自己只有半桶水。教学之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ICB 学习社区
那我们港大ICB到底提倡什么样的学习理念?
第一,学习不是教育,也不是培训。许多人来这里学习,是自发的,说明你们想学习,想改变。但很多人往往带有过时的想法,上课一定要点名才会认真,仿佛都是被迫的。还有人误以为到这里来学习就是培训,老师必须给我解决问题的答案。今天你来到港大ICB求学,如果只是想寻找成功的方程式,那你应该离开。因为我们希望与你分享思维的模式,而非成功的模式。
我有个朋友去年向我推荐了一本谈Facebook管理的书,看看对ICB的管理是否有帮助。我读完后感觉帮不上大忙,但这不等于Facebook的管理有问题,只不过两者不同而已。几年前我请中原地产老板施永青去北京讲课,他谈无为而治,大家听了都很激动。我自己也反思,觉得怎样才可以避免“有为而治”呢?后来我也请教施先生,你这个无为而治能用在我们这吗?但我觉得两者也不同,两者的管理模式(Business Model)太不一样。中原地产的任何一个地产经纪(Agent),都是遵循三三三制,即每赚100块钱,三分之一是Agent拿走,三分之一要上交公司,三分之一留作运营的费用,这根本不需要“有为而治”,因为你要生存,你就要工作,公司要有好的规章制度就行了,不用管其它细节。但我们不一样,是个教育机构,我们所做的事无法全部都用钱来衡量、也无法全部用钱来解决。2010年我们成立港大ICB的时候,我曾经被人误会,因为我很卖命,不少同学甚至我的同事都误以为我这么努力,肯定是因为ICB是我自己的生意,我会有很多回报,可以拿很多奖金,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这样,都感到很吃惊。
日本有两家店,优衣库和无印良品,都很出名,他们的管理就有为而治,在管理商品陈列时,店铺都必须按统一格式布置,以确保质量。所以大家听完老师的课之后要学会反省,他教的东西是否适合自己的企业。我们千万不能因他讲的东西不适合自己,就觉得他不是个好老师,也不能因为Steve Jobs的管理方法不适合自己的企业就觉得他只不过如此。所以大家来ICB学习,要学习思维方式,而非复制别人成功的方式。
因此我们提倡开放的学习、主动的学习。佛教有一句话,叫初学者的心态。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所谓初学者的心态就是不要无端猜测、不要期望、不要武断、也不要偏见。初学者的心态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所以来到这里,大家要有放下的心态。正如未来学家托夫勒 (Alvin Toffler) 所讲的那样,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不能读写的人,而是那些不能学习、掏空、再学习的人。这就是开放(Open)的心态。除了开放的心态,还需要有主动(Proactive)的心态来学习,正如《礼记》所言: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大意是: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轻松,但他获得的效果事半功倍,而且对老师很尊重。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累,效果却只有一半,学生还总在抱怨。善问的人从简单开始,然后循序渐进,不善问的则相反。善于答问的老师,就如撞钟,小钟小鸣,大钟大鸣。这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二,我们提倡整全的学习(holistic learning)。这里我要与大家分享几位学者的观点。芝加哥大学教育学家布鲁姆早在1956年就提出布鲁姆教学分类法,包括认知范畴(Cognitive Domain)、技巧范畴(Psychomotor Domain)和态度范畴(Affective Domain)。在态度范畴中他提及学习的五个方面: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内化,既通过思考和反省,将知识“消化”成自己的东西。而认知范畴则包括:知识,理解,应用,综合,分析到评鉴这一过程。1999年,他的弟子在他的理论的基础上作了修正,提出学习的六个过程,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到延伸。所以,知识的延伸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
1998年,美国教育家Wiggins 和McTighe在《Understanding by Design》这本书中提出理解的六个层面,包括:解释、阐释、应用、观点、同理心、和自知,强调在认知问题时要理解别人的不同观点,并且要认识自己的不足。
1999年Wells发表了一篇论文《对话式的探询》,提出了学与教的“路线图”。任何一个学习的过程其实都始于自己的经验,哪怕是一个简单对某个地方、某个人群的看法。我有个大学同学在美国工作很久了,由于在香港的经历,讲普通话没人理会,讲英文却受到完全不同的待遇,他就认为香港人就是这样,这是香港人被殖民教育的结果,香港人以说英文为骄傲,以说普通话为耻。他的观感、他的看法都来自于他的特定的经历,但其实香港并非人人如此,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通过信息达到最终的理解,修正以前的经历和经验所形成的看法,从而产生新的知识与看法。
所以学习的过程就是这样不断循环的过程,通过理解之后产生新的体验。老师能做的,就是去支持你,通过你们的发问,通过探讨去完成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力求对话式的询问,通过这样的询问找到问题的答案(见图)。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方式,即学习是双向的,老师只不过是个向导、提供帮助、并组织大家完成学习的旅程。
第三,我们提倡学习的4个E。第一个,Enable,要帮助每个人掌握学习的最佳方法。第二个,Engage,与学员平等互动并更好地了解你们不同的学习需求。第三个,Empower,赋予你自主的权利,因为学习是自己的事,这样才能让你自己可以有更好的发展。最后一个,Enhance,帮助你们提升自我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你们的潜能。
教育在1.0时代是要死记硬背的,到3.0时代,教育的重点是建立新的知识。如今随着线上教育课程的发展,我相信我们很快就会进入4.0时代,全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已经诞生,可能以后就是坐在家里自学,然后到咖啡店或任何公众的地方与人交流。在这样的时代里,学习就更要体现ICB提倡的“三三三”模式,即老师教给你们三分之一的知识,同学给你三分之一的知识,通过自学获得另外三分之一的知识,同时,老师也在向你们学习。
第四,港大ICB学习社区鼓励参与。我们提倡ownership的文化,你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是港大ICB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这个社区负责,并要对ICB这个学习社区有所贡献。港大ICB有许多的活动,开放日、讲座日、分享日、参访日、游学日、港大日,都是希望大家积极地参与进来。我们五周年的活动就鼓励许多校友分享他们在ICB的学习旅程,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事业。不少毕业的校友都很热情地回来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他们的管理感悟,这些都是参与。
第五,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大家在这里不仅仅学到知识,学以致用,还要学以为仁。就像昂山素季所讲的那样,“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将我们变成关心别人和富责任感的世界公民,以知识装备自己,把关心变成具体的行动。”有些人会说,我们的力量是微小的,我们无法改变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其实并非如此。何谓“心境”?很多时候“境”可以由“心”改变,而不是“心”受“境”的影响。所以你首先要有理想,要有热情,这样你才有可能改变。
故此,我希望,大家未来一年在港大ICB的学习,是一次与过去不同的学习经历,也希望大家在ICB的学习旅程中,真正寻找到生命的意义。人应该寻找快乐,但仅有快乐是不够的。而我又不太喜欢“常乐”这个词,因为提到常乐,就会联想到知足,但人不能太过知足。那么人的幸福究竟如何寻找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在于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一过程。事实上,我们学院许多同事都在创办ICB的过程中获得回报,这不是物质上的回报,而是感觉做了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虽然辛苦,但这是一种给予,正是这种给予才会有幸福感,也令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在ICB这个社区中不仅吸收知识,而且学会奉献,寻找到生命的意义,我相信我们大家的人生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精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