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KU ICB

校友分享 | 郑毓辉:进击,朝着未来的黄金十年!

Back

15 Aug 2019 | 人资管理

20年职场生涯,服务于同一家公司,这样的坚守与专注已然不易。

而更为难得的是,二十年来从餐厅见习经理起步,一路向上攀登,却在巅峰处转身开拓新的事业征程——这就是港大ICB“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OHRM)课程校友郑毓辉的职场之路。

对于他而言,所有的坚持和选择,只因为他想要做“对的事”。
 

以始为终,与公司共赢

1998年,郑毓辉大学毕业就以见习经理的身份入职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现用名: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

三年一线的生涯让初出茅庐的他褪去青涩,渐露头角。因工作业绩出众,郑毓辉在工作三年后面临再一次晋升。恰在此时,公司HR部门的部门主管力邀他加入HR部门。

彼时正是麦当劳在中国大陆快速扩张的关键时期,组建强大的HR体系是确保公司平稳高速发展的基石。而郑毓辉既了解公司的运营流程和公司业务管理,又有丰富的一线员工人员管理的实战经验,自然成为公司HR部门青睐的对象。

“当时我有两个选择,一是升任为业务主管-地区营运主管,二是横向调往HR部门,朝专业线发展。”

出于对麦当劳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深感兴趣的郑毓辉最终选择转岗成为公司的一名HR专员。

随后的近十八年时间,郑毓辉一直服务于麦当劳中国公司的HR部门,除了把HR各个职能都做了一遍,他也曾被纳入HR部门后继人才发展计划,被外派去各地担任HR经理,经历了麦当劳在中国不同市场、不同地区的人员管理经验。

郑毓辉对于HR的管理,一直是将自己定义成为公司的业务策略伙伴(HRBP),而非仅仅是一名HR的人员。作为一名HRBP专业人士,他经常给下属的感觉像一名运营经理多过像一名HR经理,因为他十分聚焦在如何透过人员管理的改善来推动公司在业务结果上的改善。并至始至终地关注着公司的业务结果是否达成,而在实现业务结果达成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地改善麦当劳餐厅的人员管理来帮助实现业务结果。而并非只是完成了HR部门的KPI就可以了。

郑毓辉对于自己公司的同事和下属,经常有一句话是说:“人员KPI只是一个‘温度计’用来衡量公司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在哪里,而透过一系列的人员KPI改善,最终是要实现达成公司的商业策略与业务结果。如果不能推动公司业务结果的实现,则一切人员KPI和人员管理的实现都只是空谈而已,毫无意义可言。”

十几年的坚守沉淀也造就了他今日的成就:以专业来论,自08年以后,他已成为麦当劳(中国)公司内部仅有的三大劳动法专家顾问之一;以职位来说,他成为麦当劳中国特许经营部的HRBP主管,目前负责整个中国地区16个特许经营市场的HR模块管理,该地区涵盖全国700多家门店,超过8万名从业人员。

“以终为始”——史蒂芬·柯维在《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提到的理念,被郑毓辉用来定义自己的职场风格。正如他所言,在高速发展的公司,在新人辈出的职场,“唯有清晰了解公司的战略方向,以结果为导向来果断行事,才能与公司共赢。”
 

勇于挑战的职场“鲁滨逊”

当我们请郑毓辉选择一个著名人物来比喻自己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鲁滨逊”。“因为我和他一样,都喜欢冒险和挑战。”

 

作为一家餐饮巨无霸企业的HR,郑毓辉面对的挑战是无所不在的,尤其是95后和00后正日益成为职场主力军,曾有人感叹这些个性鲜明的新生代无法安心于服务业,而郑毓辉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00

他坦言新生代和70、80代有很大的不同,“新生代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忠诚于自己的兴趣”。鉴于此,他认为原有的绩效考核那一套HR管理方法并不适用于新生代的管理。作为拥有大量新生代员工的麦当劳的HR掌门,郑毓辉很早就带领他的团队做出了调整:“提供他们感兴趣的职业领域,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支持,这才是新生代有效的激励方法。”

眼下,“鲁滨逊”郑毓辉又在主动“应战”:从负责麦当劳中国直营市场的HR工作,转向管理麦当劳特许经营市场的HR工作。已然不惑的他这次把自己的工作风格都彻底“颠覆”了。“以前我在工作中是比较强势的,现在我更多扮演顾问的角色,凭借专业能力来引导团队。”

郑毓辉面临的挑战可谓艰巨。从法律上来说,这些特许经营市场和麦当劳中国不属于同一家公司,郑毓辉无法用行政手段来管理全国众多的特许经营市场;另一方面,这些特许经营市场因地域、业务能力等因素又有着巨大的差异。

为了应对这些压力,郑毓辉从“大BOSS”变为顾问,基于公司发展的战略需求,给加盟商专业的指导,强化他们的专业能力。“依据每家公司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给与指导,引导他们跟着企业的发展方向行进。这也算是‘隔山打牛’的招数吧。”他笑言。
 

港大ICB课程让我“开窍”

作为资深HR人士,“终身学习”已经成为郑毓辉的一种生活方式。

他深有感触地说:“人才评定的核心标准之一就是他是否拥有卓越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决定个人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终身学习是个人持续发展的基础。”

基于这种理念,他走入了港大ICB的课堂。“当时就想读一个研究生课程,听到很多同事推荐这个项目,我仔细了解后就决定报读了。”

虽然离开学校已很多年,但郑毓辉非常适应港大ICB的课程节奏。“港大ICB的课程本身和我公司的管理体系比较吻合。课堂上传授的很多知识我在工作中就时有接触,并且能直接运用上。”

也正因为如此,郑毓辉感到这次的学习将他原有的碎片式工作经验提炼成了系统的理论,既让他得以反思此前各种决策的不足,也引导他更深入了解日常事务背后深刻的商业逻辑,从而提升了他的视野及思维能力。

郑毓辉还特别提到:港大ICB的很多老师本身就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这些因实战而凝结的精华对于初涉HR领域的同学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能帮助他们快速地成长。所以他也常常把课堂所学“搬”到办公室和自己所负责的市场中去,帮助自己所带领的团队不断完善和提升。

00

重返校园,忙碌的郑毓辉终于可以稍稍停下来,静心反思过去,构想未来。对于这种短暂的职业间隔期,他自觉是非常受用的。“通过学习和沉淀来对我的管理生涯进行反思,这对我很重要。”

作为学长,他也诚恳地给未来学弟学妹们提出了三点建议:其一,以空杯心态来读书,充分吸取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其二,学习态度端正务实,不耻下问。其三,做到知行合一。“要学以致用,才算真正学到东西。”他这样总结道。

采访最后,我们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会对五年前的自己说些什么?”

他愣了一秒,大笑回复说:“我会请自己更努力一点,多注重思考问题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地学习和总结反思。”他感叹:如果五年前自己更努力一点,做到上述的要点,则今天他会发展得更好。

对于自己的事业,郑毓辉始终是精益求精的,也一直是洒脱而自信的。

对于未来,他表示:“我在我的工作思维和个人领导力发展方面,现在总算是有点开窍了,会好好把握未来十年的黄金职业发展期,继续厚积薄发,不断地学习成就自我,以期能做出更大成就,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