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 ICB
校友故事 | 王茂林:在深耕与求知中,迎接互联网“下半场”
Back09 Oct 2019 | 管理与创新
校友故事 | 王茂林:在深耕与求知中,迎接互联网“下半场”
原创: 港大ICB 港大ICB 10月9日
“互联网时代的上半场是BAT的天下,互联网的下半场是重度垂直的天下,讲的是垂直和细分市场。即使是传统行业,仍然可以重做一遍。”
2017年,当王茂林听到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到,深有同感。“这也是我从传统行业升级并选择智能硬件赛道的原因之一。”彼时,距他创立金大智能已有近一年的时间,但属于他的精彩“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王茂林
产品创新与服务设计(PISD) 深圳8班
广东省机器人协会常务副会长
广东省机器人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
深圳金大控股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
我要让别人难以望其项背
创业,一直是王茂林的心之所向。
“当你为别人工作时,你所创造的价值是有限的;而你选择创业,就是在为别人创造工作机会,也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
早在2005年,王茂林就创立了金大精密,专注于出口业务,为一些海外公司提供模具、塑胶制品。当创业初期的宏图大志渐渐沉淀下来,王茂林敏锐地发现,因为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发展相对落后,加上人力成本低等原因,国内的工业制造企业只能帮助国外客户提供一些工业半成品,他们既没有技术含量,又无法赚取更多利润。
2012年,王茂林愈发觉得“企业所能掌控的主动权也越来越少,这门生意的利润也越来越少”。他不禁问自己:“企业的前途到底在哪里?我要如何去养活跟着我奋斗的兄弟们?”
面对这种情况,有人会选择降低员工工资,或是缩减运营开支来勉力支撑,但颇具江湖豪情也深谙社会责任的王茂林很反对这种做法:“我绝对不会在工人和供应商的身上去赚钱。创业就应该对社会负责,要对得起供应链,对得起工人。如果这个方向走不通,那就换个方向。”在寻找公司转型方向时,王茂林将视线瞄准在机器人市场上,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的数据,中国从2015年开始进入机器人需求量高速增长期,并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觉察到机器人产业会在未来迎来爆发式发展,王茂林迅速抓住机会,开始探索人工智能领域。
但现实不是科幻,这条路到底能走多远,他心里没底,也不敢彻底中断赖以生存的出口业务。他说:“我采取的应对策略是把现有的模具、塑胶等生意一半用做出口,一半用来自己配套生产产品,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2016年,王茂林正式创立新公司金大智能,以此为载体来运营包括儿童陪伴、老人陪护机器人在内的智能硬件业务。然而,即使做好了充足准备,金大智能在前两年依旧是烧钱的,“这个是每家人工智能公司在前期都会遇到的问题,重要的是你如何做到与别人拉开差距,甚至让别人难以望其项背。”
硬件公司在完整的产业链上需要模具、塑胶等材料供应商、装配代工,最后还要组建销售、售后团队等,这需要众多公司共同完成。其中一个环节出错,则可能造成不小的损失。
“我依托自己在制造领域多年的积累,快速组建团队,形成了从开发、硬件生产、装配到测试、销售的完整链条。金大智能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公司一直以来在制造领域的积累,客户只需要选择我们金大,我们就可以提供产品整机一体化落地的服务,无论从开发,到生产、测试、出货,最后到售后,这也是我们与其他人工智能公司最大的区别。”王茂林说。
2017年,金大智能的机器人出货量达到100万台。但是这种ODM模式还是有风险和没有足够的主动性,于是王茂林决定再成立两家公司,纳入金大控股版图——逗逗龙科技和欧博思智能科技。
2018年,金大智能在机器人之外又上线生产了无人机、手持云台等产品。截至目前,金大智能生产的机器人有班尼机器人、小度机器人、贝尔编程机器人,平安科技的金融服务类的机器人等,当年的总产量为250万台,居全国产能第一。
以感恩之心帮助有梦想的人
牛文文曾说,未来会有一批人会崛起,他们是在细分产业里能够扎下去,并不是盲目扩大规模,而是能做到小而美,中而美,能够做到在一个细分领域的创新者和领先者。王茂林无疑是其中一员。除了在已知领域中不断前进,他也开始探索对于自己来说全新的领域:投资。
去年,王茂林实现了对一家位于南京的K12教育公司20%的控股。“这家公司积累了很多教育行业的内容和经验。与我们公司也有联动业务,目前发展态势非常良好。未来,我们会共同推出一些优质的教育内容,供逗逗龙和欧博思两家公司使用。”在旁人看来,这不过是王茂林转型的又一次成功,但世上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其实我在投资的过程中也交了不少学费。”王茂林坦言,“我之前给同学的一个项目投了六七百万,结果失败了。”这件事情让王茂林意识到,投资仅仅看团队成员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足够了解相关的领域。
“在那之后我所投资的项目都或多或少与我们公司的主业相关,除了给他们带去资金,还能给他们真正赋能和加速。”
如今回想起当初失败的投资经历,王茂林虽有遗憾却不后悔。“我也曾受人帮助,项目失败并不能代表全部,能够帮助到别人就是投资的意义所在。”王茂林自己在刚创业时,需要上千万的资金规模,采购大量进口设备,但彼时的他并没有能力找到这么多的资金。幸运的是,在最困难时,身边朋友纷纷解囊相助,让他渡过难关,最终一跃而起。
朋友的支持一直让王茂林铭记于心,也让他一直抱着感恩的心去帮助其他有梦想的人。“今年资本寒冬,加上中美贸易的影响导致供应商资金流有困难,创业者的压力可想而知,我希望能给他们及时有力的帮助,让他们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
创始人和员工
应保持“回头即可见的距离”
随着公司步入正轨,现在的王茂林逐渐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
“在2010年之前,我的生活似乎很‘封闭’,不是跑工厂就是见客户。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的产品创新与服务设计课程,重新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
在王茂林看来,港大ICB的课程设置非常“接地气”,能够精准戳中企业管理的痛点。“这让我意识到企业的运营之道其实一直在变化,如何创新,是企业永恒的话题,身为创始人必须要不断吸取新知、并且学以致用。”
学习并不只是通过书籍、课堂去完成,交流也是重要渠道之一,这也是王茂林选择港大ICB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这里我总能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他们热爱学习,不断精进,与他们在一起我可以迅速获得最新颖的想法与创造力,我们一起学习的状态非常好。”
将课堂内外的收获转化为实际的成果,这是王茂林最擅长的事。“例如在用户的调研、产品的设计等方面,我回到公司后会及时与团队分享,将课堂学到的工具或方法论用以训练员工,并要求他们也进行头脑风暴,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除了把自己的所学进行“二次传授”,王茂林每年还拿出50到100万的资金用于公司团队成员的学习。在他看来,一个公司只有创始人一个人在向前奔跑,这是失败的。“当你回头时,你看不到你后面的团队,这样的公司是跑不长远的。他们必须和你保持回头即可见的距离,这样你们才能拥有同样的节奏,才能一起为着共同的目标去奋斗。”
对于很多人担心的“工作、学习、生活”难以兼顾的问题,王茂林直言:“学习跟工作是完全不冲突的,就看你自己的心。如果这件事情是你想做的,你会想尽一切办法做到。如果你不想做,不管他人提供怎样的便利条件都是空谈。”
“有心”,“用力”,王茂林一路走来就是这样的全情投入。在别人看来,这正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而他自己却说:“成功?我还远没有达到成功这一地步,只能说实现了短期目标,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