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KU ICB

校友故事丨苏婕:在变革之痛中从容前行

Back

07 Jan 2019 | 财务与投资管理

来港大ICB念书的人,从来不是“止步现状安于顺从”的人,他们追求更多体验,他们期待更多改变,他们也勇敢迎接着改变的阵痛。

毕业后苏婕经历了2次跨界。每一次事业护城河的发展似乎都离不开港大ICB的陪伴。

第一次是从艺术“跨”到了营销领域工作。作为早期港大ICB整合营销传播北京班的学生,她率先接触到了全渠道整合营销的思路,在实战中夯实了系统化的市场视角,这些超出她当时“小鲜肉”阶段实际业务职能的前瞻思维为她从广告公司到电商公司再到阿里支付宝及海外事业部埋下了跳跃的火种。

第二次是从顶级公司到个人创业。伴随着阿里支付宝萌芽、落地到爆发之后,苏婕在支付和金融领域的接触,让她再一次扎入了“终身学习”的海洋,选择继续在港大ICB金融与投资组合管理专业就读,乘风破浪野蛮生长,凭借自己热情认真的性格,她再度在老师和同学中圈粉无数,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二度扬帆起航。

每一次的选择,因为有料,所以从容;

每一次跨界,因为从容,事业的护城河愈发绵长。

苏婕,作为一名支付数据领域的创业者和聚焦女性主义内容电商的艺术制作人,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原来跨界的人生,远比戏剧精彩。

“改变肯定会有痛,但征服痛也蛮爽的。”

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有怎样的人生路径?拍戏?或者去佳士得玩艺术品?

2006年,从中戏艺术管理专业毕业的苏婕,却一头扎进互联网营销;接到支付宝的召唤后,又义无反顾地从北京南下杭州,从此投身电子支付的拓荒大军,见证支付宝从千万用户快速突破亿级体量的行业神话。

她可以在同一个时空里工作、创业、上学,顺带还能筹办一场先锋音乐脱口秀,在各种跨界身份中获得多样人生体验。

苏婕

1. 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苏婕出生于广西南宁,从小便显现出超于同龄孩子的独立。在周遭同学还在家长陪同下去参加各种特长班时,11岁的喜好艺术的她却被电台里的世界深深吸引,有梦就去实现它。于是苏小妹便将自己的声音录成磁带骑着自行车送去电台,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坐在话筒前过一把主播瘾。

在苏婕的世界里,似乎永远是解决方案多过困难。

从小到大,她始终都是一个对既定目标异常明确的姑娘。

“如果你足够想做一件事情,总会有办法去做。”

11岁时的毛遂自荐,让苏婕成功跻身少儿播音圈,她的天地也从电台逐渐扩展至市级的南宁电视台,再到省级的广西电视台。甚至在央视少儿节目主持人董浩带领《芝麻开门》到地方上做特别节目时,苏婕还被选去和年少时的偶像董浩叔叔一起搭档录了节目,成为一个特别的回忆。

苏婕笑称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

少时担任主持人的经历,在小苏婕的心中种下了长大后要从事与媒体艺术相关职业的种子。在确定大学要报考中戏后,高考时她6个志愿全部都填写了中央戏剧学院,虽然孤注一掷增加了风险系数,但得偿所愿时的喜悦自然也翻倍。

2.带着10个箱子去杭州

和大学填报志愿时一门心思的要为媒体艺术奋斗终身不同,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沉淀,苏婕明白了“如果爱请深爱”的道理,她不想把兴趣爱好和工作混为一谈,媒体和新闻传播成为她为自己设定的职业方向,并且一直坚持了很多年。

在分众传媒旗下的一家互联网营销代理公司里,初出茅庐的苏婕在这里成长迅速,“同样的职业生涯里,我努力做2-3倍的工作量”,这段经历为她打稳了职场基石,野蛮生长,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这种拼劲儿成为了日后事业护城河的源动力。

在为知名主持人李静创办的乐蜂网工作不久后,苏婕经同事介绍获得了支付宝的offer,已经在北京打拼多年的她背起行囊,带着10个箱子从北京去了杭州。“想不出来有什么可有犹豫的”,时隔多年后,听苏婕说起当时的决定,依然果断而干脆。

苏婕初加入阿里团队时,支付宝快捷支付业务刚上线不久,这一支付宝划时代的产品可以说奠定了今日无线支付世界的基础,当时用户量刚刚起步,在与整个金融行业的合作中也处于非常初级阶段,“拥抱监管”任重道远。

为了快速在用户中培养对产品的信任和好感度,苏婕依然记得那段时间每天都要和团队的小伙们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从类似“支付密码不要和账户登录密码一样”这种最细小的细节去贴近用户,以建立起用户对于产品、品牌、帐户安全的信心。

整合营销的概念,也竟然在当时的实践中得以应用于最前沿的互联网金融领域——舆论情报、产品迭代、用户互动、商户运营、行业整合、商户运营、数据安全、风险合规……整合营销思路引领统筹这一系列工作,渗透到需要极其琐碎的多个环节协同完成的创新中去。

“一直没机会请教刘教授,这些互联网创新中,把整合营销应用得可还行?”她常常在杭州天目山路支付宝大楼的深夜里这样想。不过,苏婕和小伙伴们过后才意识到,伴随整个产品品牌的树立,世界已经被悄然改变。

苏婕有幸见证了支付宝通过打造一系列完整的行业标准,快速将快捷支付模式的用户体量从千万级突破至亿级的过程;也因为这段经历,她在加入支付宝两年半后被调入国际事业部,成为“开垦”香港市场的首批人员。

也许很多人会质疑香港是移动支付荒地的说法,但残酷的现实数据显示,在中国内地用户已经习惯于出门不带钱包全靠移动支付的2016年,全香港的电子钱包覆盖了却只有14%,人们仍然更习惯于信任现金和信用卡。

“有一天我坐在铜锣湾的一间饭店里,点了一杯啤酒,把受了一天的委屈全部喝进肚子里。”开疆辟土的艰辛外人难以体会,即便在香港拓展业务时遇到各种困难,当年一个人提着行李南下杭州的决定,依然是迄今为止苏婕认为自己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苏婕

3.改变会“痛”,但征服“痛”也蛮爽的

在香港拓展业务的过程,给了苏婕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 “人的一生能有多少机会参与改变世界的创举?如果感受过那种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的感觉,你就没有办法不给自己设立下一座高峰去攀登,反正我是这样的性格。

很快,这个心中充满了创造张力的姑娘便选择了辞职,离开供职5年的阿里巴巴,跨界投身fin-tech领域创业,尝试体验与过往公关行业完全不同的新路径。

“硅谷当年有‘Paypal黑帮’一说,苏婕觉得她的老东家出来的一批同事和创业者似乎也在创造同样的‘创业黑帮’,也就是曾经在一个团队共事,共同开创一件伟大的事业,离开后将参与创立更多的伟大公司,目前能看到的,共享单车、金融科技、区块链、创业投资等等前同事发器的各种项目已经开始迸发出巨大的创新生命力。”(源自其它媒体的采访)

苏婕期望通过基于几年来调研的海外商家需求,加上十年互联网营销积累的尝试案例和数据,做出基于电子支付网络的效果营销产品。在和其它媒体的对话中,苏婕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业务成长路径——她表示“她的目前创业项目,来自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方土地上商人们独特的需求,以及多年在互联网行业的积累。”

香港传统商家触网程度不深,但商业逻辑和契约精神令人钦佩,更使得苏婕抱有坚定的信心,新零售的商业模式搭载大数据工具,一定会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苏婕创业两年来,一直以支付行业的创新中积累的经验为蓝本,希望打造真正的「精准效果营销」,「要帮客户定位‘浪费的那一半’营销费用」; “ 在支付革命的战役之后,我们可以说创造了一个时代,但我们更骄傲的是,这种便利今天已经不需要很大的代价商家、用户就能获得,同时也就说明,支付方式不再是一种壁垒,数据的价值才是”。电子支付使营销到销售的闭环得以成立,而对这一数据的进一步挖掘,能给商家带来更多价值——带客到店、拓展渠道、客户管理,都对港澳及海外商家充满吸引力。

创业本身对人的极高要求,决定你就是你公司的天花板。”苏婕承认创业那年是她人生最“奇幻”的一年,因为,挑战极大,但比不上那些每天满溢在内心的收获感和成就感,就连不断发现自己的弱点和边界,变得更实际和理性,都令苏婕觉得如获至宝。”

苏婕

4. 人生如戏,但人生远比戏剧精彩

从中戏艺术管理毕业,谨遵老师们“艺术是为真善美”的教导,踏实学习、拥抱历练、这个别人眼中“有主见、有韧劲儿、敢于开拓”的女孩如今已经成长为一棵笔直挺立的树,不仅扎实,也逐渐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给于更多人启智的思考。

除了数据创业之外,苏婕还创办了一家致力于女性主义内容电商的咨询公司,专注于女性群体的内化成长,去伪存真。正如她为公司起的名字“执行力”一样,这是一家和创始人一样有着超强执行力的公司。

2017年底,新公司成立不久,苏婕便在深圳的一家创客空间推出了一场颇具先锋色彩的独角音乐剧脱口秀《单身合约》,由中国音乐剧女王、音乐剧《妈妈咪呀》的女一号影子担任编剧和主演。

苏婕

演出开始前,有媒体在采访苏婕时询问她在公关、金融、艺术领域多重跨界的感受,她给出的回答是“人生如戏,但人生远比戏剧精彩。”似乎对她来说,永远不给自己设定既定角色,反而能让她在扮演每一个角色时,才会因为好奇而去探索、因为专心而更加投入,因此才会将当时当地的那个自己经营的异乎精彩。

在港大ICB的学习的日子里,她还和几位金融、法律界的同学、朋友们共同发起了“湾区书院”的系列项目。这里有港大ICB财务班的校友潘晶女士(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及她的法律界拍档申茵女士(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书院的其中一个分支是女性社群和专业话题、生活方式的分享。

“没有任何人会成为你以为的、今生今世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后的庇护所。”——《我的前半生》

当时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热播,家庭婚姻生活对于现代女性的困境和挑战,被再一次赤裸裸的解剖在大众面前,引起众多争议和思考。如何在婚姻中保护自我权益?如何正确处理婚姻资产问题?在面临道德及感性因素干扰时,有哪些专业及理性的解决方案?三位金融,财经以及律所界的女性展开了一次跨界对话,对几个主角的命运展开金融法律角度的剖析,结合真实案例讲述了一场富有深意和价值的对谈。

校友及朋友们的优秀和业务质素高标准让苏婕至今提起依旧赞不绝口。“大家日常都有本职工作,到晚上再抽空一起探讨观点、总结,写材料,每一个案例、措辞都认真筛选。”事情没有大小之分,开始做了,就踏实做好。


所以,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有怎样的人生路径?

或许,因为他们对艺术的了解比常人更加深刻,也就更沉迷于人生多重体验的探索。那种色彩单一的人生设定,对他们来说,不存在的。

从艺术管理,到整合营销传播,再到金融市场与投资组合管理专业,将近10年的岁月,贯穿一个女性最珍贵的青春,是十年不断求索的道路。从感性到理性,蜕变的路线,也在显示一种对自我升级、自我革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