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KU ICB

【十年耕耘 · ICB校友风采】刘宇光:从银行到校园,再度开始蓬勃生长

Back

02 Jul 2020 | 财金管理系

 


刘宇光是中国民生银行成都分行金牛支行的行长,也是个土生土长的川妹子。设计科班出身的刘宇光,毕业后却进入了一家国有银行上班。凭着自己一步步拼搏渐长的实力,她很快点亮了自己职业的高光时刻。


 

可是,这个川妹子并不喜欢一成不变的舒服,“我想去挑战一些新的东西。”循规蹈矩地在国有体制内过了十四年后,刘宇光身上积蓄许久的叛逆终于爆发,毅然转身投入了竞争激烈的民营银行。

抛弃“铁饭碗”
到竞争更激烈的地方去
原本是学室内设计的刘宇光,曾无数次幻想过要把手中的设计稿变成现实世界中的理想之家。但在父母的极力建议下,身为“乖乖女”的她毕业后却进入了农业银行上班。

“听话”曾经是刘宇光的人生关键词,她的生活轨迹似乎注定了传统而标准。

进入农行以后,每天早上八点半上班,下午五点下班,刘宇光过上了典型的朝九晚五日子。“刚到银行,我就像一个职场小白,什么都不懂,只好重新开始学。”从未接触过银行相关知识的刘宇光,利用业余时间去读了一个会计的大专。大专结束后,她又趁热打铁,赶紧读了个金融本科,这才让她坚定了在银行工作的底气。

从一开始的柜员,到会计主管,再到支行行长,14年来,刘宇光的职业生涯一帆风顺。可越是一成不变,越是暗流汹涌,刘宇光感受到了背后暗藏的挑战。

2007年5月的一天,刘宇光看到了中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的招聘信息。“看到广告的一念之间,我立刻决定去试试。”刘宇光说。

这一念之间的决定,打破了从前生活的平静。家人很担忧地问她,民营企业的考核特别严厉,要是考核不达标被民生银行踢出去了怎么办?刘宇光一脸轻松地回答:“踢出去就踢出去,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援藏是我想走的路
进入民生银行,刘宇光发现,这虽然是一家上市公司,却依然保有创业公司的热情与危机感,并不机械有序,却极富张力。“你只要足够勤勉,业绩足够好,收入超过分行行长都是有可能的,而行长不会因此感到不爽,还会以你为骄傲。”刘宇光真的太喜欢这种市场化程度极高的竞争制度了,“那时候我每天都不知疲倦地在外面跑客户跑市场,运气不错,业绩还可以。”她谦虚地说。

白天跑企业,晚上做资料,勤勉的工作态度,让刘宇光仅用两年多时间,就被授命筹建民生银行成都分行金牛支行,并出任行长。

时间到了2014年,刘宇光又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援藏。

在刘宇光看来,人的一生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路,一条是想走的路。援藏就是她想走的路。“能到心中特别神圣的地方去工作,是非常难得的体验。我很喜欢,也很开心地去做这件事。”

彼时的西藏还没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入驻,民生银行作为入驻西藏的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立志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尝鲜者。自然条件恶劣、高原缺氧、人才缺失、物资匮乏……困难比预想中还要多的。刘宇光在拉萨分行担任零售银行部总经理,全面负责分行的大零售业务,由于当地金融从业人员较少,员工由学生和援藏干部组成,在拉萨两年,她带领团队为分行小微业务、个金业务、网金业务、渠道建设制定了业务规划,为分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确立了方向;制定了一系列的业务管理办法,确保业务的有序开展;通过“零售培训学院”对当地员工进行了持续的培养,让一批新人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带领支行和销售团队拓展市场,在获客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拉萨分行零售业务的长远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客群基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试营业以后,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全国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拉萨分行在短短11个月内实现了存款规模破50亿元,贷款规模破50亿元的经营目标,成绩显著。逐步在西藏、在拉萨树立了民生银行“有别于其它银行”的独特的市场形象,被自治区领导评价为“为西藏银行业送来一股新风,带来一种新气象”。作为其中一员,刘宇光深以为傲。

金融也有温度
即使在今天,很多人还是认为金融业就是利用精英化、神秘化,制造信息不对称,然后赚钱。但在刘宇光看来,银行业不仅仅拥有专业的刚性,更拥有一种反哺社会的“柔情”。

在西藏的两年半时间里,刘宇光参与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譬如,为加大对西藏先心病儿童的救治力度,2013年民生银行便与自治区政府签订了连续4年救助西藏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公益项目,每年捐款1000万元用于区内先心病儿童的救治。“这个项目的落地是在拉萨分行,拉萨分行的很多员工为能亲自参与到这个项目中,为一个个康复的藏族小朋友,感到由衷的开心。”刘宇光说。

2015年4月,刘宇光无意中看到一则腾讯新闻,报道了四川雅安蒙顶山的一家人:两个孩子有点残疾,父母劳动能力欠缺,学习生活都非常困难。作为一个妈妈,刘宇光非常理解父母的无奈,也很心疼面临着辍学的孩子,不由得想为这家人做点什么。

从成都到雅安,开车要两个小时左右。路途非常崎岖,又是泥巴土路,山路十八弯,有种坐过山车般的滋味。为了深入了解这一家人的情况,刘宇光特地带着礼物,赶到了那两个孩子家里,为他们送去点滴温暖。

随后,热心的她又联系了成都分行、拉萨分行的十位熟悉的同事。每人出资2000元,通过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把这两万块钱逐月打给这家人,以保障两个孩子顺利读完初中和高中。“去年我们还收到了孩子们学习的反馈,当时回忆了半天,才想起来我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刘宇光不好意思地笑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刘宇光对“善良”有着简朴的理解方式。在她看来,身边的许多人都拥有朴素的善意,只要将身边的点滴善意汇集到一起,就能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善意。

来自港大ICB的养分
支行行长的工作特别繁忙,偶尔翻翻朋友圈,刘宇光翻到了好友肖世阳在港大ICB学习的照片。在肖世阳的朋友圈里,刘宇光看到了香港大学作为世界名校的文化底蕴,看到了授课老师的博学广知,这些都让刘宇光分外心动。

“我也想系统学习一下专业知识,港大ICB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正好是我需要的。”2018年12月,刘宇光便兴冲冲地跑去报了名。2019年3月,刘宇光作为港大ICB金融与商业管理(FBM)课程的学员,也走进香港大学本部校园,参加了开学典礼。

常年奋战在银行一线的刘宇光,明显感觉到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对于传统银行的冲击越来越大,传统银行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港大ICB的课程里刚好设计了金融科技这些最热点、最前沿的课题,这正是现在我们所需要的。”

在港大ICB课程中,刘宇光真切地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专业知识。“我平时都在银行的基层,直接为客户服务,而港大ICB的课程设置了许多前沿理论知识,让我能够更加高屋建瓴地看待金融发展。”当然,她并不愿意轻易地总结每门课程的收获,在她看来,学习是一点一滴持续积累的过程,并不是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

 “现在多学点,将来等我退休以后,还有很多事可以做呢。”刘宇光开始憧憬退休后的另一种生活。现在的她,重拾了少年时候的绘画爱好,开始学习油画,去激发生命中的浪漫与色彩。未来,她还想考一个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一边看世界,一边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喜欢中国。

在港大ICB的课堂上,刘宇光像个回到学生时代的少女,雀跃欢喜,对未来充满了想象。她说,每一次的学习都是她成长中的养分。正是在这些滋养中,刘宇光的乖顺变成了自我,要强指向了自立,跨过四十大关后,她又一次开始了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