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KU ICB

校友故事 | 刘芳:以奋斗者的姿势再出发

Back

15 Nov 2019 | 人资管理

校友故事 | 刘芳:以奋斗者的姿势再出发

原创: 港大ICB 港大ICB 1周前

 

 

 

刘芳 女士

港大ICB管理心理学(MPSY)上海3班

苏州觉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

 

 

刘芳女士有8年眼科医生从业经验,5年500强公司职业经理人、8年创业公司合伙人、7年外企总经理经验,她还具备6年医学院教育背景,2年中欧商学院EMBA的学习经历,以及11年的心理学学习和实践背景,目前致力于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工具帮助千千万万的管理者提升自己的管理效能。

 

以下内容来自对刘芳女士的真实采访。

 

Q:您是如何看待自己

目前的事业和人生状态的?

 

多年来,我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也经历过不少的起起落落,有了一些在外界看来不错的人生达成。在许多领域,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可能都已经考虑结束职业生涯,回归家庭和生活,而对我们心理学人来说,这个年龄段却是一个调整、学习、沉淀、再出发的黄金阶段。

 

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就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工具,加上我的商业经验,帮助职场人去发现、突破束缚自己的隐形桎梏,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活出自己的价值和鲜活,同时帮助管理者发展直达人心的管理,使得管理更省力和有效,我觉得这是我下半辈子的使命。

 

对于我来说,一个全新的挑战就在面前,我需要为新目标的达成,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做好人生下半程的积累和准备。

 

Q:您决定继续深造的

主要驱动力或决定性瞬间是什么?

 

我目前从事的是针对组织和管理者的心理管理顾问的工作,虽然我在中欧进行过完整的商业培训,学习和从事临床心理学实践也有十多年了。

 

临床心理学的导师们都是欧美的治疗大师,但他们的工作主要聚焦在个体治疗,这些个体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在针对团体和个人时非常的深入和有效,但我也想更多地看看其他专业人士在组织层面运用心理学的实践和经验,更系统地学习管理心理学。

 

Q:您为什么选择港大ICB?

 

心理学是西方舶来品,我希望能学到比较原汁原味的东西,但现实的工作限制了我无法去国外长期学习,就像我当初选择中欧,我认为港大ICB是一个比较国际化的学府,有更广的国际化视野,师资和管理都比较有保证,而HKU SPACE在中国内地的运作可以保证我主要的课程可以在国内完成,这也降低了我平衡工作的难度。

 

管理心理学(MPSY)上海3班合影

Q:能否用几个关键词

概括您对港大ICB的印象?

 

国际化、开放、专业、使命感

 

Q:您对专业一词如何理解?

 

对某一领域通过倾入长时间和高投入度的工作和研究,从而获得深入的理解,具有解决该领域问题的很强的能力。

 

Q:从管理者到学生身份的转换

对您的个人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我非常喜欢学生这个身份,喜爱校园,相信人永远需要学习,过去那么多年虽然正式的校园生活是本科6年医学院和中欧EMBA两年,除此之外我不断地在参加各种专业的长期和短期的培训,持续参加临床心理学培训也10多年了,虽然在其中我的身份也有逐步成为助教、导师,但我一直非常享受回到校园,放空自己、吸取所有新鲜的知识、跟不同的人在一起碰撞,我尤其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我相信学习是终身的。

 

Q:能否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

您当下的状态和未来的目标?

 

扎根(Grounding):这是心理治疗流派中的一个非常特别和专业的词,意思是你稳稳地站在这个世界上,与世界相连,有自己的重心和力量,同时跟世界万物在深处相连。

 

弹性(flexible): 在心理管理顾问的工作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职场人士,感到自己被卡住了,人生仿佛进入了一个瓶颈,想挣脱却非常难,很多时候其实是自己执着在某一个点上的原因,但这些又往往是他或她的盲点,所以我的工作是帮助对方觉察到自己的执拗和无效,从而从这个点上挣脱出来,享有更有弹性和丰富的人生,而我自己也得益于这么多年的心理学学习和个人体验,感受到了内在弹性带给自己的自由感。

 

分享(sharing):当我自己在人生和职场上遭遇非常大的挫折和低谷时,心理学的学习和体验帮助我走出那段低谷,因为要成为一个专业的助人者,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要求是学习者必须接受专业咨询师的咨询,只有自己体验过被咨询、把自己修炼得更好,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助人者,这在国外的临床心理学培训中要求非常严,而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走出了低谷,我发现自己内在更有力量,很少内在纠结和耗能,也更有自由和幸福感,在我帮助过的管理者身上我也看到了同样神奇的效果,我期望能将此分享给更多的人。

 

 

 

Q:您认为“管理心理学”的价值

是什么?

 

在我过去这么多年的管理实践和顾问工作中,我会发现自己和很多管理者因为不懂心理学,不了解自己,不懂人心而犯了不少错误,白白耗费了很多能量却没有生产力,甚至是耗能和反生产力的。

 

当我学习了心理学,由此更了解自己,也更懂得心理规律后,就发现自己变得更自由和有能量,管理工作也更能够“无为”。在我们的顾问工作中我发现我帮助过的管理者当他们对自己更有觉察,更懂得他人时,产生的效益是非常大的。

 

虽然在中欧商学院的学习中在管理学、组织学、领导学等很多学科中可以看到心理学研究和理论的影子,但我觉得在针对组织中的人和团体,心理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可以,也应该对管理和管理者起更大更深入的帮助,这就是管理心理学的价值所在,为管理、这个跟人息息相关的场景注入心理学的力量。

 

Q:您认同的职业信念与管理原则

是什么?

 

我认为人具有持续发展的潜能,无论作为管理者或者作为职业人都可以享受帮助下属发展和自我发展所带来的成就感,同时为组织的绩效提供真正的人力资源。

 

管理者应致力于打造学习型组织,并成为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榜样,推动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学习和发展,推动成功的经验和知识在组织中的分享。

 

管理者要懂得人心,通过直达人心的管理,最大限度发挥组织中每一个人的潜能,并凝聚人心,协同工作,追求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的同步达成。

 

Q:在您看来,职场中有没有

性别上的差别待遇?

女性在职场中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我认为职场中的两性差别是存在的,一方面是有男女生理构造不同所造成的,比方说有些需要强体力的工作,女性相较男性就比较不占优势。另一方面是男女两性社会分工的传统观念造成的,是在整个社会的集体潜意识里的,会认为女性更情绪化、更感性、要生育、需要更多地照顾家庭,所以考虑管理岗位时会更多倾向于男性。但这种情况随着更多女性追求独立和自我发展而改变。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体力的优势越来越不重要了,而智商和情商变得很重要,尤其是情商,在今天社会化分工和协作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前提下,情商变得越来越有价值,良好的人际和沟通能力也成为很多职场女性的优势。

 

作为心理管理顾问,我也会注意到存在于女性群体中的集体潜意识,会不自觉地接受传统的女主内的价值观,甚至隐隐地把嫁个好丈夫作为自己人生的首要目标,而限制了女性自己的潜能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