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KU ICB

【十周年特别策划】循心寻源 | 刘帆:以创新为引擎,发出时代的轰鸣

Back

28 Apr 2020 | 循心寻源

刘帆
香港大学SPACE企业研究院 全球运营与管理(GOM)4班
港大ICB华西校友联谊会联席会长
成都正恒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5年公派日本留学回国后担任国资企业高管。1997年创办成都正恒动力配件有限公司,2000年公司实现技术突破,扭亏为盈,成为某知名国企核心供应商之一,至2012年,公司拥有11条缸体生产线,1条主轴孔盖流水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80万台。

 

安逸是许多成都人的生活态度,在成都正恒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帆看来,“创新”也是一种“安逸”,因为创新意味着产生更高效率、更优品质以及更充实的安全感。

创业二十多年,刘帆体味过创业之苦,亦品尝过创新之甜,一路带领企业成为国内专业化气缸体生产厂商领头羊,“固本拓新”是对他创业精神的高度凝练。
 

循心 · 探索创新之法

正恒动力的发动机缸体生产车间,就是一个精密的工业世界。全自动化的流水生产线,频率固定的操作声、灵活摆动的全自动机械焊接手臂,手工打磨完成的精致零部件。

刘帆日常工作之一就是监测缸体检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缸体就是发动机的心脏。这是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也是刘帆白手起家的产品。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制造”开始走向世界,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政府规定“在华生产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率必须达到40%”。刘帆正是在那时开启了自己的事业征程。他抓住了“政策红利”,乘时代之东风稳步前行。

汽车行业是中国竞争最为激烈的制造业领域之一,跨国巨头、国内新贵纷纷入场缠斗。面对这一形势,刘帆表示,创新是唯一的硬道理。缸孔螺伞珩磨技术打破国外封锁,与国际最新技术接轨;模拟缸盖辅助加工技术,解决了发动机漏气问题;一体式发动机缸体开发,加工成本节约30%以上;改进加工中心线镗技术,极大地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刘帆可以列举出数不尽的创新技术。正因为如此,正恒动力前十年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率,后十年也达到了5%以上。

“但是,去年我们是负增长。”2019年汽车行业举步维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能过剩。就全球市场而言,汽车年产量可达1.13亿辆,而销量却徘徊在7000万辆左右。汽车都卖不动,汽车零部件企业该何去何从?

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刘帆见惯了大风大浪和行业变迁。“不论时代如何改变,我都坚信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只是企业发展战略要另辟蹊径。”为此,刘帆经过审慎思考,为企业谋划好了直面挑战的未来发展路径。

首先是高端市场的转型和升级。“我们最近已成为菲亚特、丰田的一级供应商,宝马公司,以及日本最大的农机和船机生产厂也在洽谈中。” 刘帆预测,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至少能给公司带来一个多亿的年销售收入。同时,汽车后市场与细分市场的零件定制化也是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已经给国内外客户开发了100多种缸体样件,最快75天之内就能完成气缸体毛坯到总成样件开发。”对于二十多年的专业沉淀与创新技术,刘帆成竹在胸。

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刘帆近几年探访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国家。“很多周边国家市场相当于我们十几二十年前的水平。国内富余的产能刚好满足他们的刚需。”站在更高的国际化视角,他看到了 “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势,再一次精准地踩在了大时代的发展节拍上。

互联网风靡的当下,谈创新似乎必谈颠覆。但在他看来,创新不是一定要颠覆某种既定模式,新工艺、新材料、新做法,但凡在原有基础上做出的有效改善,都是创新。

“譬如,一般的冲水阀会不断冲水,但我们的一位机修工通过在冲水阀上安装传感器,就起到了人走水停的效果。别小看这个简单的改善,每年能够为我们节约至少500吨水。”谈及创新为企业带来的改变,刘帆颇为骄傲。他鼓励每一位员工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能够帮助企业做出一些改善。那些简单的改善所展示的不是夸夸其谈的概念和关于未来的空想,而是对细节孜孜以求的匠心、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
 

寻源 · 与复杂共存

二十多年前,对于创新的执着就已经埋藏在刘帆心里。1997年1月,上海通用汽车金桥项目工地打下第一根桩。这是上海市历来一次投资最大的经济项目,却也是建成投产最快的项目:从厂房建设到第一辆别克轿车下线用了不到2年时间。这个项目尤如一根导火线,点燃了中国轿车的市场。

当时,站在成都春熙路上的刘帆,似乎早就嗅到了这股“火药味”。他看着路上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和寥寥无几的汽车,兴奋不已。“那时候年轻气盛,特别胆大,看到市场机会多,就带了一帮人开始创业做汽车零部件。”二十几岁的年纪,最不缺的就是热情。因此,即使在前三年全部亏损的情况下,刘帆依然选择了坚持。

苦熬三年的刘帆尝到了初创成功的甜头。“刚开始一年只有几百万销售收入,后来增长到几千万、一个亿甚至十个亿的高峰。”在中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年代,刘帆的企业好像装上了加速器。但是,商业战场背后是人性的博弈,赢的关键是学会与复杂共存。尤其在中国创业,是一场全世界最残酷的战争。所有参与者将最大化推向极致,只有亲自下场,才能感悟这种现实的颠覆性力量。

2008年金融危机,刘帆曾感到深深的绝望。公司业务出现断崖式下跌,现有资金已投进新工厂基建,一个多亿的应收账款收不回来。“我一直在外面借钱,很多人都不愿意借,银行也不肯放贷。” 倾力挽救企业的刘帆到处碰壁,只能把房产、汽车及股权全部抵押,承受着高利息借贷的压力,全力偿还供应商的欠款及员工工资。“我那时候真的濒临崩溃,眼看一腔心血马上就要变成一堆破铜烂铁,当初的创业情怀也将烟消云散。”一连串挫败、焦虑和恐慌像大山向他压来。

刘帆没有一蹶不振,2008年12月中央推出四万亿政策,以及汽车下乡活动,最终咬牙坚持了过来。那段至暗时刻,让刘帆领悟到坚持的力量。“创业者需要坚守自己的勇气与信念,在困境中坚持得久一点,哪怕有一线生机也要投入百分百的努力。”
 

系统学习 点亮征途

攀上巅峰的希望和荣耀,跌入深谷的绝望与灰暗,刘帆都已经历。如今的他已经成为一个“务实主义者”:既不盲目向前冲,也不会轻易懈怠停下。刘帆曾在日本留学,切身感受过日本汽车行业的成熟发展。因此,当年的他才会矢志不渝地走上创业之路,为的就是尽己之力推动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这份产业情怀,从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驰骋商场多年的刘帆萌生了重回校园的想法。“我需要把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变得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注重创新的他选择了香港大学SPACE企业研究院(港大SEA)的全球运营与管理(GOM)高管课程。

白手起家以来,刘帆在海内外做过不少并购重组,“高峰期的时候,我手底下有十几家工厂,很多都是从国外并购来的。”但是如何管理海外工厂成为他的难题。“跨文化管理课程让我学会了如何利用当地文化,因地制宜地管理企业。”最近刚从泰国回来的刘帆,正在研究如何理解当地的佛教文化开设一个新工厂。

学习期间,刘帆还参与环球游学特色课程,探访“创业之国”以色列,感受到了中东历史宗教文化与现代商业创新的火花,在蓬勃创新的新城特拉维夫探寻到了创业创新的动力。从本土到世界,将知识融于实践,刘帆在港大SEA重新发现了学习的价值。

如今,汽车行业新的竞争版图正在徐徐展开,而刘帆也拥有了更丰厚的根基和更强大的动力。关于他和企业的创新故事,还将书写出新的篇章。


 

【2010 — 2020】
循心而为以新生不息 寻源而归以锚定未来

十年时代变迁,十年笃定前行,十年创新蝶变。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的诞生与成长,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与商业文明的进化演变 。值此十年,我们追随学院发展的地缘足迹,纵贯跨越全国多座城市,踩着时代跃迁与商业创新的脉动,寻访老友,邀约新朋,开启一次遵循内心,寻找源点的独特旅程。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