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 ICB
【十周年特别策划】循心寻源 | 黄权:专业之心,见证国家质检之路
Back01 Apr 2020 | 循心寻源
黄权
港大ICB企业投资与财务管理(CFIM)北京8班
北京校友联谊会终身荣誉会长
新世纪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三届(1970-1972年)知青,64岁入学港大ICB。曾为机床电器厂车工,后担任新世纪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BCC)董事长。BCC是行业领先的检验认证综合服务提供商,在管理体系认证、二方审核、培训等领域具有20余年的历史及丰富的专业及经验,在国内19个省市设置了21个分支机构,专兼职员工总数近1700名,其中审核员、技术专家和工程师约1400名,为全球20000多家客户提供过检验认证整体服务。
“质量就是安全感,丝毫差异就会决定一款产品的质量。”黄权是新世纪检验认证公司的董事长,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为工作训诫的他,对质量管理有着异于常人的执念。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黄权在质量管理专业领域深耕多年,见证了中国四十多年多来质量兴国的发展之路。倾尽一生,他始终将产品质量看做中国制造的生命源泉,并为之付出了全部的智慧和心力。
循心 · 半生坚持 破除低质沉疴
在许多行业,模具的精准度要求极高,“毫米”已非基础计量单位,百分之一的“丝”才是。模具会直接影响产品的精度、质量,更关乎安全性能。黄权的工作就是帮助企业做到毫厘不差的正确。
“工人装备产品零件,每天拧螺丝100遍都是认真的,可到了第101遍他就厌倦了,就可能少放个垫圈,或者直接把零件顺序放错了。”对于导致质量问题的人性根源,黄权有着一针见血的洞察。在他看来,质量问题的核心在于缺乏规则感,破除质量低下的沉疴,首先就要从制度上改变人的观念。
质检不是一份受人欢迎的工作。在工厂做质检科科长的时候,黄权曾饱受工人的抱怨抵触。据他观察,同事不是气恼于他的“找茬”,而是对质量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
“只要帮他们解决了问题,就一定能够得到认可。”工作思路有了,黄权买书、看书、查资料,哪些问题属于材料缺陷,哪些问题属于操作方法不对,他一一分析到位,帮助同事解决了不少棘手的质量问题。后来,他转任工艺科科长,把所有生产过程以工艺图纸和工艺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严谨的流程,从源头上保障了产品质量。
1994年,黄权凭借多年质量管理的经验,投身到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行业。当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个概念刚从国外引进,大众非常陌生。中国制造业的水平,还停留在质次价廉的层面,导致许多人对国外进口产品趋之若鹜。
黄权深深理解企业的苦衷,“不是大家没有追求,只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因素约束,只能差不多就行了。”对于生产者来说,质量关乎产品或服务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得当、高效。这意味着不同企业之间的质量较量,需要一套更为复杂的标准来衡量,更需要标杆典范来参照。这个标杆,就是质量体系认证。
1997年,黄权以决绝的勇气,主导了北京新世纪检验认证公司的市场化改革,将一个计划经济体系内的小型认证公司发展到业务涵盖国内外的大型综合型检验认证集团。
如:“IATF16949”,“ISO/IEC/QC080000”等部分认证项目发证数量居国际领先地位。全面覆盖了产品认证,实验室检测、验货及培训业务等各种质量管理相关业务,帮助大批中国企业建立了比肩世界标准的质量意识和文化。
在黄权看来,中国产品要被国际市场认可,不仅在于出口产品的数量,更在于以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为内涵的中国品牌。认证认可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是促进企业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的助推器,也是国际贸易中互认互信的一条纽带。“我们的认证是对产品质量的背书,是对消费者的郑重承诺,决不能弄虚作假,辜负大家对我们的信任。”作为一家检验认证公司的领导者,黄权身上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尤其强烈。
北京新世纪检验认证股份公司已经在国内16个省市及东南亚、欧洲、美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设置分支机构,为全球近10000家客户提供检验认证整体服务,帮助企业、机构、政府及个人采购的产品或服务遵守全球标准与当地法规,满足不同地区和市场的要求。几十年如一日的专业坚持,让黄权在质检这条路上脱颖而出。
寻源 · 初心不改 技术铸就信念
黄权生于1952年,是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的一代人。四年军旅生涯归来,第一份工作是维修车间的车床工,上岗之后才第一次见到车床、接触到加工图纸。不懂技术,年轻的黄权凭借钻研精神夜夜挑灯苦读,技术水平飞速提升,从一无所知迅速蜕变成生产骨干。他将加工零件看作一种创作——将圆形钢棒放到车床上,变成各种形状非常漂亮的零件,带来充分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彼时,领导有意培养黄权,想把他调离车间去做管理工作,这名固执的小伙子婉拒了领导。热爱技术的他自愿“降职降级”,申请到新成立的质检科成为最基础的质检员。从那以后,黄权的职业生涯便转向质量管理,在这个领域倾尽了半生心血。
被借调到安徽省机械厅生产处时,他偶然机会获得了安徽省唯一名额参加了聘请日本专家授课的国家第一期全面质量管理(TQM)培训班。“那套管理思想真的很好,对企业质量管控、国家经济发展都有极大的好处。”经过半个多月的全封闭式专业培训,黄权对质量管理体系有了全新的理解,开始思考制造业升级的破局之路。
彼时,作为国民支柱行业的汽车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弯道超车,产量早已位居全球第一,却改变不了一个尴尬的局面——中高端汽车市场依然牢牢把持在进口车与合资品牌手中,自主品牌发展举步维艰。
黄权问过不少自驾旅行发烧友,国际汽车品牌国产化,引进了世界一流的生产线,从生产到装配也都采用国际标准,为什么不选择国产汽车而选择进口汽车?答案指向了质量。毕竟,谁也不愿意因一颗螺丝钉没有拧好,被抛锚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
由此,在为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做质量认证时,黄权提出员工操作规范纸质化的建议。他认为工作内容应当白纸黑字地落实为作业指导书和程序文件,让员工有章可循,并能够留下标识,具备可追溯性。从而保障每一辆飞驰在路上的汽车,都能承载让人安心的幸福。在黄权眼中,将质量当作生命线的企业,就像走上了一条品牌价值的“镀金之路”。他的初心和使命,则是以质检规则为标尺,帮助中国产品跃过龙门,成就中国品牌。
传承精神 让学习成为信仰
从城市夜大到721大学,从职工大学到北大MBA,黄权从一切能接触到的求学渠道中不知疲倦地汲取新知识。64岁的耳顺之年,依然求知若渴的黄权选择了港大ICB,成为企业财务与投资管理(CFIM)课程最年长的学生之一。
“港大ICB课程既根植于中国本土的商业实践,又能与国际前沿新知接轨,实用性极高,能够学以致用,培养管理者的战略思维,增强企业竞争力,在这里学习绝对受益匪浅。”由于黄权不熟悉电脑操作,打字慢,每门课的作业都需要花比别人多好几倍的时间来完成。“别人一个小时做完,我可能得用三四个小时,修改又得一两个小时。”坚持不懈的刻苦学习,换来了全科B以上的优秀分数,也让不少后辈倍感压力,黄权却不以为意,在他眼中,超预期的学习收获,就是最大的奖励。
出于对港大ICB的高度认可。黄权前后推荐了二十多名公司员工进修深造,“学费全部报销,我对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对于员工培养,黄权既慷慨又严厉。
他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把过往的经验与迭代的新知融合在一起,形成思想传承,代代合力推动国家质检发展。为了活性化思维,黄权时刻保持着对国内外新闻的高度关注,开阔视野,训练思考与判断能力;从不炒股的他,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地了解股票涨跌走向,把握世界经济的脉搏。
“我的工作微不足道,如同一滴水,但这滴水映射出我们国家几十年质检发展的光辉,我为之自豪,问心无愧。我想在退休之前,把这一滴水用到最后。”从当初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波“质量革命”的弄潮儿,到如今中国企业质量革命的推动者,黄权是国家质检之路最早的先行者,更是中国制造崛起的开路者和见证者。踩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步点,年逾花甲的他依然奋战在一线,继续为中国质量管理的鸿篇巨著书写新的篇章。
【2010 — 2020】
循心而为以新生不息 寻源而归以锚定未来
十年时代变迁,十年笃定前行,十年创新蝶变。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的诞生与成长,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与商业文明的进化演变 。值此十年,我们追随学院发展的地缘足迹,纵贯跨越全国多座城市,踩着时代跃迁与商业创新的脉动,寻访老友,邀约新朋,开启一次遵循内心,寻找源点的独特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