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KU ICB

Jonathan专栏 | 衍生品创新谨记“如履薄冰”

Back

10 Nov 2020 | 财金管理系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尤其是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提速,各种创新举措陆续落地。近日,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港大ICB)财金管理系主任暨首席讲师岑兆基先生接受《期货日报》专访。他表示,衍生品市场的创新需时刻谨记“如履薄冰”四个字,企业利用衍生品工具要坚守初心。

专访全文转载来源:《期货日报》11月6日-第2版新闻通览


4

岑兆基先生 Mr. Jonathan Sum
港大ICB财金管理系系主任暨首席讲师
香港科技大学硕士 主研金融数学与期权

 

作为研究范围覆盖创新衍生品的金融工程计价模型的专业人士,岑兆基表示,衍生品工具尤其是期货市场的杠杆,在倍数放大收益的同时,若操作不当也会放大风险。尤其在当前资本市场存在大量游资的情况下,一旦市场出现“灰犀牛”事件或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一定会加剧市场的波动性。如果企业或投资人没有做好敏感度测试,拿不出切合实际的风险管理方案,冲击一来就不堪一击。

实际上,很多企业初期只需要利用期货或其他衍生工具对冲价格波动对原料或货物采购成本的影响,因此刚开始交易都是很稳健的操作。但是随着需要对冲的部分慢慢增加,额外的获利概率会让企业燃起欲望,在投资心理的驱使下,渐渐违背本意,加大了交易金额,最后结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公司现金流出现周转问题。

“由此可见,当只追求额外利润时,因为盲目就容易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忽略了交易合约的总仓位。这时候当市场突然出现大的波动,企业或投资人就会面对倍增的风险或保证金追加要求。”岑兆基说。

尤其当市场可交易品种较多时,在每个品种的波动趋势以及受影响因素有所不同的情况下,投资者更需要下功夫研究并做好交易管理。“不然,自己以为在全面全盘多元对冲,但最后很可能会阴沟翻船。”岑兆基告诉记者,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及2008年世界金融海啸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总的来说,岑兆基认为,期货等衍生工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现货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可根据投资人和企业不同的需求,进行规避风险、价格发现以及各种套利等操作。

虽然在操作上投资人可以为自己设下合适的止损线,以防止出现过度交易及亏损的情况,但市场的波动有时候是超出大众预期范围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以对冲风险为主要目的的交易很可能出现爆仓。为此,他认为,交易所还需为投资者提供一个高效稳定的交易平台。这个交易平台不仅不会因为市场急剧波动而停止运作,而且需要有极高的安全性,足以应对黑客攻击的破坏。一旦满足以上条件,投资者的信心就会增强,进而促进交易市场的良好运作。此外,考虑到一些机构会使用高频交易,安全的交易平台和良好的市场运作也会更好地增加交易量。

同时,在平台的发展推进上,岑兆基认为,还可以考虑加入人工智能技术。比如在数据处理中,可以覆盖更多的同行业同类交易数据,同时可处理数据容量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帮助分析监测市场情况、跟踪商品项目价格走势等。

他认为,交易商、交易所、监管机构等各方还需要经常完善内部治理管理守则,提升运营效率,通过持续的更新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尤其在交易指令上更需进行多番优化,给交易者提供便利,开发不同的交易策略。

岑兆基补充说,市场各方还需要密切关注其他地区交易所的新规则。例如今年4月15日芝商所修改规则,增加负值下单并取消熔断。这导致WTI原油期货一度大跌至负值,使得不少将其作为资产配置选项的机构因此蒙受较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