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KU ICB

施涵博士:推广循环经济助力中国碳中和 | 深度观点

Back

09 Aug 2023 | 深度观点

4月24日,《明报》“ICB明辨商机”专栏刊登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ESG中心主任施涵博士文章《推广循环经济助力中国碳中和》,以下为文章全文。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消耗了全球近一半的钢铁和水泥,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和固体废物产生国家之一。由于全面推广循环经济是全球实现碳中和必需的路径之一,中国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进展对于推动全球碳中和具有决定性影响。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在现行的“开采-生产-使用-丢弃”的线性消费模式中,原材料被开采转化为产品,这些产品被消费者使用后丢弃,从而成为废物。而在循环经济世界里,从地毯到汽车的所有产品都被设计和创造成共享、租用、重复使用、回收和再利用的形式,从而尽可能减少废物和温室气体排放。

 

与德国和日本一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引入和实施循环经济理念的国家之一。早在1999年,循环经济就被提出作为创新概念,纳入上海市地方可持续发展议程。2005年,中国通过了第一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行动计划。自2006年起,循环经济政策和项目被持续纳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并于2008年批准了全球首个以“循环经济促进法”命名的法律。

 

然而,中国探索循环经济的20年成果远不如预期。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例,2010年至2019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总量从24.1亿吨增长到44.1亿吨,平均年增长率为7%。同时,回收率在同一时期内从67.2%降至52.6%。中国的资源消耗规模是前所未有的。2019年,中国使用了全球51.3%的钢铁和44.3%的水泥,产生了占全球27%的碳排放量,而其国内生产总值只达到全球的16.3%。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2021年的研究结果,中国资源生产率(即单位国内资源消耗实施的经济产出)在二十国集团成员国中排名靠后。

 

国际资源委员会的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系统、建筑、交通等部门的能耗合计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55%,剩余45%的温室气体排放则来源于工业生产、食品生产以及土地管理。因此,仅仅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难以解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45%。如果工业和食品生产系统不发生根本性变革,气候目标将难以达成。因此,必需从当前的“取之即用、用之即弃”的线性经济模式,向以再生和恢复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

 

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也就是实现中国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与吸收的温室气体总量达到平衡,中国必须要从过去20多年循环经济的探索中汲取经验,努力提高循环经济的实施效果。为此,中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需要下列三种转变。

 

第一,从关注资源循环(即强调环境效益)向强调保持和提升资源价值(即强调经济效益)转变。而采用市场经济手段,实现“污染者付费”是达成这种转变的前提。

 

为了开展可持续废物管理,英国于1996年开始征收垃圾填埋税,税率最初为每吨7英镑,以鼓励废物生产者和废物管理行业转向更可持续的处置方式。垃圾填埋税率一直在稳步上升,2023年上升到每吨102.1英镑。为了实现碳中和,新加坡于2019年起对每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征收5新元的碳税,并将于2024年和2025年把税率上升到每吨25新元,2026年和2027年上升到每吨45新元,到2030年将达到每吨50至80新元。

 

为有力推进中国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自觉和热度,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已经实施的环境保护税和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范围。

 

第二,广泛推行循环经济,需要从关注循环技术创新向重视循环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的转变。

 

与欧洲相比,中国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关注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但对循环商业模式创新却相对不足。促进循环经济增长主要有五种创新商业模式,即循环供应链、产品即服务、回收和循环利用、产品生命周期延伸和共享平台。特别是“产品即服务”商业模式,随着物联网的兴起而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蕴含无限商机,将广泛改变中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采用“产品即服务”的商业模式,企业不再出售产品,而是产品所提供的“服务”。生产商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保留对产品的控制权,并负责产品维护、修理和回收,而不是让顾客承担这些责任。这种商业模式可以让生产商在维持产品的循环使用过程中,节省制造更多商品以及处理废物所需的能源和资源,进而依靠提供的服务来源源不断地创造收入。而客户只须支付其真正需要的服务。

 

当我们想到“产品即服务”模式时,首先会想到婚礼礼服的租赁服务,以及随处可见的共享自行车。许多其他公司也已经开始了实践。例如照明用具供应商飞利浦,已经开始提供照明服务。轮胎公司米其林于2000年就推出了对欧洲卡车公司租赁计划,根据轮胎实际行驶的公里数来收取费用。

 

基于与客户更紧密的关系、大规模定制、共享和合作经济,并由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增材制造等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驱动的创新商业模式,不仅会提高循环程度,也会加速中国经济的非物质化。这都将使中国提升对资源供应安全风险的韧性。

 

第三,循环经济需要从一个以目前资源再生利用行业为主导的活动,转变为全体企业与自身主营业务结合的普遍行动。

 

中国循环经济的推进主要围绕大宗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再生利用展开,而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与循环经济存在联系,更谈不上结合自己运营去探索循环经济的商业机遇。如果没有广大企业积极参与,那么我们所需要的全社会向循环、低碳经济转型就无从谈起。

 

那么如何才能使广大企业积极投身到循环经济的实施中间去呢?一些国家经验表明,实施循环经济不能只依赖企业的自觉行动,而必须有法规的驱动。欧盟目前正在制定的“可持续产品的生态设计法规”就是一个可借鉴的做法,要求所有产品与服务在其设计阶段,就要把循环经济的准则纳入进去,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也把实施循环经济作为6个主要环境目标之一,要求所有企业评估自身经营对循环经济的贡献度。同样地,中国可以在已经启动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修订过程中,逐步强化对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强制性要求。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会更愿意接受从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向存量优化模式的转变,从数量扩张向注重质量的发展模式的转变。因此,中国也将更容易接受循环、低碳的发展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建立在更高质量、更长寿命的建筑、机器设备等人造资本之上。借鉴自身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国可以证明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策略,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碳中和的经济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

施涵博士 Dr. Han Shi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ESG中心主任

国家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首席科学家

亚洲开发银行(ADB)工业绿色发展国际咨询顾问

美国耶鲁大学产业生态学硕士和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