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 ICB
A股趋势还具有向上的动能吗?
Back29 Jan 2024 | 深度观点
今年开年以来,对于经济,资产,企业,就业等,“信心”二字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政策中也多次提到,但是A股的差强人意的表现,成为开年首支利剑,击碎了大多数散户的心,上证综指接连跌破2900,2800,2700整数关口,不断新低让大家看不到希望,“雪球”衍生品的敲入以及融资盘的爆仓风险,散户们叫苦连天纷纷割肉。更有甚者,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海外市场涨声一片,海外ETF产品也随之“卖断货”,调仓换道成为当今时尚。
但前几日的超预期的“全面降准”和“定向降息”,打破了“空头”气势,大盘指数连续放量拉伸,直接回到了2900点区间,但很多人发信息问我,“我现在应不应该下车,如果继续等待会不会又跌回去“。
徽徽的观点是:持股等待,这次不是“昙花一现”的反弹,而是趋势性反转的开始。主要因为:
一、流动性改善
A股市场目前还是以“资金面”为主。这次“全面降准,定向降息”有几点超预期:
一是时间超预期,比市场预计的来得早;
二是幅度超预期,以前是一次降25个基点,这次是一次性降50个基点;
三是降准和降息并举。
但大家的担心是宽松的流动性还会有持续性吗?对于经济,企业和个人是否有实质性的利好?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A、与外围市场利差缩窄:去年外围主要国家和地区处在强劲加息周期,如果中国货币宽松太急,必然对人民币汇率有巨大的压力,资金也面临着外流的风险,而今年外围市场开启了降息的预期,而且幅度不小,中国和外围市场利差缩窄给予了我们央行更多的操作空间,持续降准降息可期。
B、乘数效应:货币通过流通,都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乘数效应,比如去年所批准的1万亿特别国债,其实撬动了5倍的资金规模,而这次降准50个基点,虽然释放了1万亿准备金,但通过银行借贷口放给企业,按照核心资本充足率,有差不多8倍左右杠杆,也就是可以向社会和企业注入8万亿的资金。
C、一篮子后备工具:这次降息只是对再贴现率对特定企业做了调整,预计春节后央行还可以对长端LPR做出调降,并且还有MLF(中期借贷便利)的窗口工具可供利用,并且国家在年初利用PSL(抵押补充贷款)释放了3500亿的资金,但是还有1500亿的备用,所以流动性“子弹“还很充足。
二、“国家队”支撑
A股市场最大利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目前股市投资者结构-以散户为主决定了短期行为,中长期价值投资占比只有6%左右,积极引导社保和保险资金入市,并且搭建平准基金,对于A股市场平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将6%的比例提升到10%左右,那就意味着将有3到4万亿的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股市的投资功能,而非只是融资定位。
但是“国家队”建仓点位至关重要,毕竟是中长期持有,所以大家为何会焦虑股市在步入2024年,表现一直差强人意,而且不断创出新低,筹码在3000点以下充分换手,才能奠定后续的持续上涨基础,耐心的等待中长期资金完成建仓动作,A股的趋势性行情才能得以确认,大盘连续放量和高换手率是黎明前的“启明星”信号。
三、国企央企市值管理
A股市场,从市值分布来看,国企和央企占据了接近三分之一,但是大多数已经“破净”,主要指的是P/B(市净率)小于1,意味目前的估值已经小于净资产,如果市场完全放开,这些“破净”的国有资产大概率会成为资本“狙击”的对象,提升国企央企上市公司的估值迫在眉睫,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颁布市值管理会纳入国企央企负责人考核,中字头的股票出现了久违的大幅拉升,指数也随之突破了整数关口,但大家感受是,指数抬升,但赚钱效应很差,主要是中小盘的股票并没有得到太多实惠。这个不用担心,大盘指数稳了,“唱戏“的主角自然会回归中小市值股票,现在需要的是时间。
国企央企的市值管理不能是短期政策工程,需要的是各负责人真正具备产业资本思维,建立价值塑造理念,不是以做“大”为美,而是做“快”为核心,所以建议在内部“精耕细作”,外部“并购增长”,叠加“绿色,智能,数字”创新,大概率可以给予国企央企的市值回归。
作者简介:
李徽徽先生 Mr. Huihui Li
港大ICB客席副教授
多家500强和上市企业独立董事
多家私募创投基金专家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