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杭州「六小龙」给香港发展的启示
返回2025年3月19日
3月19日,《明报》发表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HKU ICB)创始院长刘宁荣教授观点文章,以下为文章全文。
香港正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府财政赤字与预算削减,引发城内各界广泛讨论和关注。但在这些讨论中,一个更重要的话题似乎被忽略了——面对赤字只有开源节流,惟如何开源并找到助力香港经济增长的未来发展动力,却未引发足够的思考。
近来最有热度的新闻,就是「深度求索」(DeepSeek)等AI(人工智能)企业横空出世,引发全球瞩目,并因此拉动香港股市的内地科技股一路狂飙。「深度求索」等6家科技初创企业都诞生于杭州,被称为「杭州六小龙」,这座城市也因此引来大家注目。包括京沪深在内的不少内地城市都反思,为何「杭州六小龙」这样的科技初创企业没有出现在它们的城市。
但香港却在这一关键问题上明显保持沉默。这是否意味着香港在先进科技创新领域里难以有一席之地?
须从根本转变为人才科创中心
香港必须寻找新增长点。为推动香港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的领军者,香港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为高质量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这一转变,需创建一个培育年轻企业家和支持成功初创企业成长的生态系统,营造支持创新和创业的环境。唯有如此,香港才有可能于高科技研发和制造上取得突破。
过去几年我们将此愿景寄托于北部都会区发展,惟迄今为止进展速度缓慢,令人担忧香港在科技创新的新浪潮中可能再次落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香港园区,占地87公顷的区域内,迄今仅有3栋大楼预计今年内启用营运。这一缓慢进展,与深圳河对岸的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不利于香港未来,而且影响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河套科技创新区的战略定位。
希望之光开始出现——香港特区政府的2025/26财年预算,将拨出37亿元用于加速河套香港园区第一期基础设施发展;此外,为确保北都战略基建工程按时完成,政府计划未来5年内发行政府债券,每年筹集1500亿至1950亿元,用于北都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展。在香港经济低迷的今时今日,这是一项大胆面向未来的投资。
为应对阻碍北都发展的挑战,香港正探索采用内地的「片区开发」模式推进北都基础设施建设。这种方法旨在通过大规模运作,减少土地收购成本,提高建设速度,摆脱小块地皮的限制。通过将大面积土地分配给开发商,并利用私人市场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实现优化效率与降低成本。透过系统高效地推进北都内的多个区域发展,香港有望为该地区转型为繁荣的高科技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直接拨地吸引重大产业项目,包括领先科技公司,具有改变区域格局的潜力。例如华为在东莞松山湖占地127公顷的园区,为高科技中心的发展规模和雄心树立了标竿;阿里巴巴的杭州总部面积也达到近98公顷,可容纳3万人办公。
「杭州六小龙」的成功,归功于当地政府的不懈努力。它们通过提供办公空间、激励措施和税收优惠,吸引初创企业。例如「强脑科技」于2015年在美国成立,但于2018年将总部迁至杭州。过去10年,「强脑科技」已成为全球脑机界面领域融资和研发投入最多的公司之一,与「科技狂人」马斯克的Neuralink齐名。
打破官僚形式主义 减少干扰企业
从杭州吸引和孵化高科技初创企业取得的成果,香港可以汲取的关键教训是:若没有足够空间和财政支持,可能难以吸引和留住年轻企业家。此外,政府支持和服务的效率,在营造有利于初创企业成长的环境方面也至关重要。对科技创新企业,需采取以服务为导向的管理方式,讲究效率,打破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并尽量减少对企业家的干扰。只有这样,才可以进一步增强一个城市作为创新和创业中心的吸引力。
财政司长陈茂波表示,河套香港园区的全面发展,预计每年可为香港经济贡献520亿元,并创造约5.2万个就业岗位。北都的投资回报,对促进香港经济长远发展和确保其长期繁荣,攸关重要。香港必须专注于先进研究,以及需要高素质劳动力的特定领域。本港已明确认识到生命与健康技术、AI和数据科学等未来产业的重要,惟需评估自身的能力和局限。
「杭州六小龙」的崛起,深深植根于该市的DNA。作为数字经济之先驱,杭州确立了作为中国互联网和AI等高科技领域的关键地位。与内地其他城市在AI领域天翻地覆的发展相比,香港于医疗科技和设备领域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学城须担当北都核心
但一些关键挑战可能阻碍香港的宏伟计划,其中一个重要不足,就是香港缺乏重大的研究和技术突破。例如日本于多个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领域处于前沿,推动了全球健康进步。日本在再生医学、癌症研究、长寿研究、阿兹海默病研究等领域表现出色。尽管香港无法复制日本的成就,惟必须利用其优势,专注于能够与全球领导者竞争的领域。通过强调基础研究和创新,香港在关键领域的突破,可以为长期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因此,北都大学城必须被视为北都的核心和驱动力,创建以领先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中心的科技创新集群,促进产学研合作,增强香港在重大突破研究方面的影响力,并吸引国际顶尖人才。只有通过吸引全球知名大学和顶尖人才进入大学城,香港才有可能将自己定位为世界级的科技创新平台。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先进生物医学技术、AI和数字经济领域营造有利于突破发展的环境,将使香港成为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试点转型基地。通过培育创新和支持前沿技术应用,香港可加速在前沿领域的发展,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和繁荣。
培养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关键,还在于营造一个支持创业的生态系统,培育有抱负的企业家并鼓励创新。在「杭州六小龙」中,有3家是由浙江大学毕业校友创立,包括「深度求索」创始人梁文锋。值得一提的是,浙大学生的创业比率在中国内地高校里名列前茅,遥遥领先其他院校。这一现象,突显了在大学内营造有利创业环境的重要。
香港须拥抱创新 培养吸引高才
令人鼓舞的是,已有香港本地大学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建立创新或创业学院、创业项目来培养高科技青年企业家。这些项目可以通过建立与行业,特别是与内地充满活力的私营部门的强而有力合作伙伴关系,在大学生涯早期阶段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以确保学生能充分应对商业环境的复杂并推动创新。在港建立一个强大的创业生态系统,对推动城市的创新发展和释放其未来潜力,至关重要。
香港这座城市必须拥抱创新、培养和吸引高端人才,并鼓励高科技创业,以实现其成为全球科技产业领军者的愿景。通过培养创新、协作和创业文化,以及对创业计划的战略投资,香港可以培养新一代创新者和企业家,以推动城市进步和繁荣。透过香港自有的优势并寻找在关键领域的突破,香港可以塑造自己作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中心的新定位。
刘宁荣教授将出席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2025未来趋势论坛」,剖析国际格局变化,围绕中美未来十年的政治、经济、治理等核心议题,与张维迎教授、贝淡宁教授和吴晨先生等嘉宾展开深度对话,为洞察大国发展趋势提供借鉴。
特朗普2.0呈现出三大特征:1)从对华关税战到世界关税战;2)化敌为友,化友为敌;3)从价值外交到交易外交。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80年,全球格局将重写,世界是否进入黑暗启蒙的时期以及返回弱肉强食的丛林时代?我们无法预测也绝不可低估特朗普革命的冲击,人工智能主导的科技革命与政治上的极右民粹主义和孤立主义的结合,将打开通往不可知的未来的一扇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