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AI 在边缘,探索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返回2025年1月27日 | 深度观点
2025年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新年展望论坛 陈宁博士主题分享
我是云天励飞的陈宁,很高兴今天有机会来到港大,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我分享的题目是“AI在边缘,探索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路径”。我们知道从2022年11月30号ChatGPT的横空出世以来,过去两年全球出现最高频率的词汇是“人工智能”和“大模型”。
在过去两年,我们科技的进步从过去的三到五年为周期,被快速的压缩到了以五个小时为周期。就在刚刚结束的CES展上,我相信各类琳琅满目的人工智能展品让大家应接不暇。从OpenAI的大语言模型到多模态大模型的一个又一个版本的更新升级,到美国的一众公司:谷歌、微软、Facebook等公司多模态大模型产品的推出,到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芯片,SpaceX的“筷子夹”等等一系列的通过AI带动的这些技术和产品的快速变革。
甚至一个多月之前,诺贝尔奖的物理奖和化学奖也颁给了人工智能的专家,更是说明了人工智能已经在推动人类底层的基础科学研究大爆发。Anthropic CEO讲过,可能未来五到十年的时间,由人工智能推动我们人类的平均寿命会达到150岁。
很显然今天美国和中国是全球人工智能的两个大国,但是中美两国的特点有所不同,在人工智能的6个要素里面,美国以算法、芯片、人才为优势,但是中国随着过去20年互联网的发展,也沉淀了大量的在应用、数据和系统这三个要素上面的一些差异化优势和潜在的优势。
所以美国的一众公司推动基础大模型的同时,中国过去两年也逐步的在探索自己的行业和场景大模型的差异化路径。
一个多月之前黄仁勋来过香港,当他被问及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机遇时,他认为德国、日本和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三个机电一体化,也就是智能硬件和智能制造最发达的区域,但是只有粤港澳大湾区在同步发展人工智能领域。我认为人工智能和机电一体化相结合,就是粤港澳大湾区,也是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路径中的一个差异化优势,我们称之为边缘AI。
什么是边缘AI?边缘AI就是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从云端的基础大模型走向应用场景,走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靠近数据采集端和业务闭环端。AI大模型的推理计算未必是在云端独立的完成,而是通过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算力来承载,降低它的成本。
所以边缘AI就是将我们身边的智能硬件和大模型AI的能力相结合的整个产业链,它包含了行业和场景的大模型算法技术,包含了国产工艺的边缘推理芯片技术,也包含了智能硬件的生产、设计与制造,以及营销等等一系列的供应链整个产业链。
我认为边缘的AI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个有效路径,它有三个差异化的显著特点。第一,更低的成本。在我们身边的硬件,像可穿戴设备、我们的智能手机、AIPC就可以完成大模型的一些简单场景的推理计算。第二,它靠近用户端,所以对隐私数据提供了更好的保护。未来我们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个小的智算中心,运行着我们家庭私有的大模型,我们不用再担心我们的家庭数据被侵犯。第三,超低时延。像无人驾驶的汽车、人形机器人,需要在本体完成边缘的推理计算,而不是在500公里之外的云端提供更低时延的服务。所以低成本、隐私数据和超低时延是边缘AI这个产业的三大特点。
边缘AI随着行业场景模型,边缘的推理芯片和智能硬件相结合,它势必会在个人类、家庭类和企业行业的服务类,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重新定义人类所有的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我们会发现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我们身边所有的电子产品都会开口讲话,通过大语言模型都会理解我们的世界,通过视觉语义的多模态大模型,变成我们在个人的衣食住行,家庭的生活服务和企业的工作运行过程中的个人超级助手。
云天励飞在2023年,两年前我们登陆了科创板,被媒体称为深圳的人工智能第一股,我们也在打造中国边缘AI的领军企业。这张图勾勒了云天励飞的2+3整个业务架构,我们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和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两个底层的技术平台。
2014年我带领一支美国的海归博士团队回到深圳,创立云天励飞,我们用了十年的时间打造了100多类的视觉商用模型,在2023年我们的天书大模型也是作为深圳的第二个基础大模型,通过了国家网信办的备案。去年3月份我们也发布了我们的视觉语义多模态大模型,同时过去十年我们沉淀了4个系列的神经网络处理器指令集和微架构,过去十年的时间,我们也承接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的多项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重大技术攻关,推动了中国的16项在神经网络处理器领域的国家标准设立。
基于底层的算法和芯片两个技术平台,我们打造了面向消费类、企业类和行业类的三大业务板块。在消费类,去年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的大模型消费类产品,在去年12月份我们送给了所有的大模型原住民,也就是2022年之后出生的孩子们一个大模型的第一个教育类产品。我们知道ChatGPT冲击最大的是知识类教育,因为ChatGPT已经读完了五千万本书,未来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到大学教育比拼的不再是知识体系的丰富性,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造力,是好奇心,是定义问题的能力,是使用AI的能力。
“噜咔博士”是我们推出的一个独立的品牌,面向3岁+的孩子们,通过大模型帮助他们千人千面的从小开始挖掘他们的兴趣和天赋。去年12月份我们也跟我们的背投企业闪极联合推出了中国的第一款规模化商用的AI眼镜,通过摄像头和蓝牙耳机的多模态大模型交互,帮助我们放下手机,拓展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多模态交互能力,让AI眼镜成为我们衣食住行的的个人助手。
在企业级服务领域,基于我们的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目前我们也是国产工艺12、14纳米中芯国际的Chiplet唯一达到量产的推理芯片的厂家。
我们将助力所有的企业,通过大模型的推理,包括在刚刚结束的CES上,黄仁勋也提到了未来桌面的大模型推理服务,未来每个工程师都会通过大模型来提高他10倍以上的工作效率。
在行业级,过去十年我们沉淀了在智慧警务、智慧交通、商业、低空经济、教育、智慧城市等6个行业的城市级整体解决方案。通过自净化城市智能体,把一座城市像训练一台机器人一样,从L1到L5,推动这个城市的智能进化。
基于算法和芯片两个技术平台去打造面向消费者企业级和行业级的大模型个人助手,是云天励飞的业务和使命,对内赋能自有的这些产品,对外也构建AI的生态,去推动中国边缘AI的产业发展。相信再有两年的时间,全球80%的企业会运行在大模型之上,四到五年的时间机器人和数字人的数量会超越人类的数量,2030年AI可能会超越我们人类的智慧。云天励飞也愿意携手港大,携手在座的各位朋友,共同去推动中国边缘AI产业的发展,去推动中国的人工智能,推动中国率先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
作者简介:
陈宁博士 Dr Chen, Ning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