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博弈新战场北冰洋,稀土成中国国运压舱石

返回

2025年10月17日 | 深度观点

近期,HKU ICB学术顾问兼客座教授、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高风咨询公创始人兼CEO谢祖墀博士应邀接受了灼见名家网站的专访。本文由灼见名家编辑部根据此次访谈内容整理撰写而成。此文发表在香港《灼见名家》网站。谢祖墀博士在接受本社专访时说,除了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格陵兰亦蕴藏丰富的稀土矿产。在美中贸易战的对垒中,中方有一张美国忌惮的王牌就是限制向美国的稀土出口。


 

美俄峰会于8月中在阿拉斯加举行,高风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及行政总裁谢祖墀博士表示,美俄首脑讨论的重要议题离不开俄乌战争,但私下讨论或涉及两国共同利益的议题,例如北冰洋航道和资源的开采等。


 

美俄虽然不直接接壤,但地理上非常接近,两国只相隔一条狭长的白令海峡,美国阿拉斯加州与俄罗斯楚科奇半岛相距最接近仅约2.4英里。


 

谢指出,美俄分别盘踞北美和亚洲,意识形态亦有很大不同,表面上两国风马牛不相及,但亦有共同利益,皆因两国相邻的关系。


 

过去几十年,气候暖化加剧,气温上升导致了冰的融化速度加快,尤其是自1980年代以来,夏季的最低海冰面积减少了约40%,进一步影响了当地生态系统和气候模式。


 

01

北冰洋航道连系亚欧更便捷


 

谢祖墀指出,以往北冰洋全年冰封,作为航道几乎是不可能。全球近年气候暖化,自此北冰洋成为新兴的运输航道,中国货船若穿越北冰洋将货物运至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西部,相对于现时使用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等航道更为是便捷。


 

他说:“任何航道都涉及地缘因素,例如苏彝士运河经过埃及、霍尔木兹海峡经过伊朗等中东国家,马六甲海峡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管辖,定义上哪个国家地理上靠拢该段水域,便由该些国家掌控。”


 

从北冰洋地理上看,周边国家包括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北欧某些国家和格陵兰,格陵兰目前是丹麦的半自治区。基本上,北冰洋航道的使用权由前述国家地区所掌控。


 

02

中国对航道商业潜力兴趣日浓


 

中国视自己为近北极国家,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兴趣日浓,特别是北冰洋航道的商业潜力,但却引起了美国的担忧,2024年7月,美国国防部更新了该地区战略,称中俄在北极地区的合作对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的安全产生影响。


 

今年8月初五艘中国破冰船和科考船穿越白令海峡,美国海岸防卫队从中国船队进入北冰洋之前就开始监视它们的行踪。


 

针对美国海岸防卫队的行动,北京智库“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在一篇分析文章中表示,中国船队所穿越的北冰洋航道是国际水域,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反而美国并非该公约的缔约国,文章批评美国监视中国船队的行动是干涉其正常行使《公约》赋予的海洋自由权利。


 

03

特朗普拉拢普京制华 未必得逞


 

谢博士认为,特朗普总统一直设法与俄罗斯建立更多合作关系,来拉拢总统普京制衡中国,尽可能阻挠中国参与北冰洋事务,包括当地的资源开采和航道的使用权。但谢相信以政治手腕一向老练的普京不会事事顺从特朗普的意愿,而是从每件事的性质来决定,即不会单纯偏袒或反对中国。


 

他说:“在美国眼中,格陵兰具有非常重要战略价值,不论从海上、航空或太空航道,由其他地区到达北美洲都要经过格陵兰,所以它一直被视为美国国家安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04

除国安考虑,格陵兰蕴藏丰富稀土矿


 

他表示,除了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格陵兰亦蕴藏丰富的稀土矿产。在美中贸易战的对垒中,中方有一张美国忌惮的王牌就是限制向美国的稀土出口。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最近与格陵兰岛签署了备忘录,投资合作开采稀土矿,背后原因与美国长远减少对中国稀土的倚赖不无关系。


 

谢指出,中美国家安全博弈围绕两方面,一是稀土金属,二是高端芯片,如果比较两种工具的应用,高端芯片主要用于人工智能(AI)的高科技场景,稀土则是半导体、新能源产业的关键材料。


 

05

停供稀土,美高科技产业影响至巨


 

从美国角度看,向中国限制高端芯片出口,将会拖慢中国人工智能(AI)的发展,让美国有充裕时间保持其在全球AI霸主的地位。而从中国角度考虑,能够进口美国高端芯片,自然是好的;即使美国限制向中国出口,亦不代表中国AI产业发展完全停顿,只不过发展步伐可能放慢,或寻求其他形式的替代品,这种情况对中国发展AI自然并不理想。


 

稀土是半导体、新能源是关键性元素;在现代战争中,没有稀土,许多先进武器系统如战斗机将无法制造和运作。稀土对民用制造业亦非常重要,例如稀土是汽车和电子消费产品的磁铁部分不可或缺乏的元素。


 

谢认为一旦中国对美停止供应稀土,包括汽车等制造业陷入停顿,对社会构成很大影响,所以稀土对于美国产业较高端芯片对于中国AI的影响更大。他认同稀土与高端芯片都没有替代品,但中国AI发展步伐可以慢一些,不需要那么先进的高端芯片;但若没有稀土,大型制造业会实时受到影响,令工人担心饭碗。从这一点看,中国在两国博弈上稍占上风。


 

06

受污染困扰,西方短期难建立稀土产能


 

开采稀土矿引发的污染问题一直受到关注,这是欧美近年放慢了稀土矿投资步伐的原因,中国亦发现稀土污染问题,近年虽开始注重环保,并建立监管稀土矿运作的法例,但仍然保留开采稀土的产能。


 

谢认为中国稀土产业是长时间建立,很多时某类稀土是生产其他金属过程的副产品,如果没有具规模的产业体系,就不可能生产各类稀土。加上欧美对环保要求严格,没有十年以上的投入,难以发展出像中国规模的稀土产业。至于欧美十年内能否建立服务自身的稀土产业,他认为概率很低。


 

他进一步解释,很少发展中国家拥有接近中国的工业生态系统,没有良好的工业生态系统,便不能有孕育出强大的制造业产能,这些国家的制造业某程度甚至较欧美更落后。


 

打从上次中美在斯德哥尔摩进行的贸易谈判开始,中国官员对稀土的出口政策立场一直表现强硬,相信中方会继续善用稀土出口作反制美国的手段。不过,谢祖墀始终认为,中美能发展较好的关系,而不是中国要对美国事事屈从,对中国经济发展仍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