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针对中国的行动只会毒害两国关系,而无法帮助美国
返回2024年10月12日
9月19日,《南华早报》发表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创始院长刘宁荣教授观点文章,以下为文章全文。
在漫长的夏季休会之后,美国国会的注意力转向了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旨在限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发展的法案,这些法案不仅限于半导体领域,还扩展到生物技术和无人机领域。
这项在国会山被称为“中国周”的活动,不仅关注高科技产业。拟议中的法案还针对香港,提出关闭该城市在美国的三个贸易办事处。此外,这些法案还旨在拆除在美国境内运营的孔子学院,并巩固华盛顿对台湾的支持。
两党对中国的共识反映了美国对中国所构成的威胁的担忧。然而,这种态度和由此产生的立法措施可能基于对中国实力日益增强的夸大看法。通过“中国周”的法案可能无法提升美国超越中国的能力,相反,这些措施可能会强化美国公众对中国的误解。
一个更紧迫的问题是:美国的政治家们是否考虑过他们的行动将如何影响中国民众对美国的看法?华盛顿目前的情绪让人回想起75年前的一场辩论,当时共产党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促使华盛顿挣扎于一个问题:“谁失去了中国?”
近年来,中国年轻一代对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9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他们中许多人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并在海外接受了教育,普遍对美国有越来越多的负面看法。
针对华裔科学家的“中国行动计划”由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并由现任总统拜登延续至2022年,令许多人失望。不少科学家选择离开已经建立起事业并形成深厚情感联系的国家,有些人甚至面临错误起诉,最终被证明无罪。令人遗憾的是,一项旨在重启这一可耻计划的提案法案,是国会在“中国周”通过的众多法案之一。
中国民众对美国态度的显著下降可以归因于民族主义的上升和对美国遏制中国崛起政策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现在将中国视为主要威胁。两国之间相互看法的恶化是一个值得严重关注的问题。
回顾“失去中国”辩论的后果,这场辩论最终导致了当时的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发表著名的演讲,指责国务院窝藏共产主义特工。显然,那些未附和反华情绪的人可能面临被谴责的风险。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众议院的一个委员会甚至召集了英特尔、英伟达和美光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就他们在中国的利益进行了听证会。TikTok的新加坡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在一次耗时五小时的激烈听证会上成为众矢之的,备受关注。
深深植根的不信任给中国高科技投资者在海外寻找机会带来了重大挑战。在最近一次访问纽约期间,我遇到了一群探索美国初创企业投资潜力的中国高科技投资者。面对中国黯淡的经济前景,这些投资者希望丰富他们的投资组合。
然而,来自中国的任何潜在资金,包括来自私营企业的资金,都面临严格的审查。因此,他们不得不通过由美国公民管理的美国投资公司来进行投资。
与此同时,美国即将推出一个备受期待的审查项目,重点审查美国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投资情况。这种高压监管已经导致许多美国公司完全撤出在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投资。
“中国周”为美国政策的潜在走向提供了洞见。在特朗普对中国征收关税并随后进行脱钩的基础上,“中国周”标志着在进一步解开这两个主要经济体及其人口之间的联系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尽管去年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旧金山的峰会后,两国高层访问有所增加,但商业和人员交流似乎在减少。尽管中国对美国企业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但在中国运营的挑战在增加。根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调查,美国企业普遍采取观望态度,少有企业表示近期有增加投资的意向。
预计今年秋天,中美之间的航班量仅能达到疫情前的20%,这突显出中美两国商业前景的黯淡以及两国之间旅游吸引力的降低。
“中国周”可能会强化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对立情绪,即尽管双方真诚地努力缩小分歧,但两国之间的距离日益增大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回顾历史,1949年,为了维护美国的影响力,美国驻中国大使司徒雷登选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南京后继续留在南京。
司徒雷登离开中国后,他遭到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在其文章《别了,司徒雷登》中的尖锐批评。回到美国后,司徒雷登与其他中国问题专家一起在麦卡锡时代遭到审查,因为被认为“失去了中国”。
麦卡锡时代的审查导致了中美官方往来30年的中断,直到1979年卡特政府重新与中国政府建立了关系,在此之前,前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访问了北京。历史重演的幽灵笼罩着我们,强调着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避免类似结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