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中国周”从脱钩到降风险再到脱离
返回2024年10月14日
9月24日,《中国日报(CHINADAILY)》发表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创始院长刘宁荣教授观点文章,以下为文章全文。
继众议院通过25项据称旨在应对国家和经济安全风险的立法后,美国国会山满是对中国威胁的论调。近期美国国会的活动被称作 “中国周”(China Week),其范畴已超出中国占据优势的生物技术、电动汽车及无人机等诸多技术产业,目的在于正在进行的科技战争中确保对中国的技术优势。这一立法行动乃是华盛顿通过“小庭院、高篱笆”以限制中国影响力的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旨在使美国在与中国的持续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
然而,“中国周”期间所采取的立法行动却将中美两国间的紧张氛围推向了新的高度,这无疑给两国关系改善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美国国会中的鹰派议员积极推动一系列法案,对外宣称是旨在“保护美国人免受中国共产党在军事、经济、意识形态和技术层面的威胁”。但这些法案的通过之路并不平坦,仍需获得美国参议院的批准,并最终需要美国总统乔·拜登的签署方能正式生效。
好战言论究竟只是为了达成选举目的,还是国会议员在夏季休会归来后的好斗情绪真正反映出了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呢?国会议员们是否对“中共威胁”过于偏执,还是以此为借口来遏制中国?“中国周”期间大量众议员提出的法案可能会误导美国公众对中国的真实情况的认识,并进一步强化北京方面的看法,即美国决心不惜一切手段遏制中国的崛起。
根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统计,在本届国会的两年会期当中,大约有700项与中国相关的立法被提出。尽管绝大多数法案未能在国会通过,但自2023年1月以来,其中78项已成为法律。国会中与中国相关立法数量的激增凸显了华盛顿的主流政治气候,即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被视作政治上的权宜之策。以“中国威胁”和“国家安全风险”来描述与“中国共产党的强硬态度”相关的问题,已然成为美国政客的惯用手段。
这种反华叙事常常被描绘为英雄之举,而与中国的任何关联都有可能使政治家遭受攻击,即便看似毫无危害的接触也不例外。民主党提名的副总统候选人蒂姆・瓦尔兹仅仅因为曾在中国广东佛山的一所高中教授过一年英语和美国历史,并且大约访问过中国30次,就遭到了批评。
在11月美国总统大选来临之前,不论大选结果如何,“中国周” 或许能让人一窥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在此期间推出的立法貌似旨在为即将上任的政府做好准备并赋予其权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应对华盛顿与北京的战略竞争。然而,在经济脱钩与战略脱险的趋势之下,这种做法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致使两国关系进一步疏远。
首先,中美之间的技术竞赛预计将升级,除芯片以外,还将扩张到电池和生物技术领域。
拜登政府针对量子计算以及半导体制造产品等关键技术施行更为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而这些技术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绿色技术领域,中国的优势正成为对其电动汽车征收 100% 关税的靶向目标。例如,中国公司宁德时代因向福特汽车公司底特律工厂项目提供锂离子电池技术而受到审查,最终致使该交易失败。
在“中国周”期间提出的《生物安全法案》旨在限制美国联邦机构与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及其客户的合作,重点是“减少对中国制造和研究的依赖”。尽管这些措施可能会影响美国的药品供应,但国会坚决推动“减少对中国实体的依赖”,并防止美国的健康数据被转移至中国。
其次,中美之间的投资限制对两国的商业机遇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对高科技领域的直接投资进一步限制。此类限制措施正逐步重塑两国的众多行业与部门,对两国之间的资本流动以及技术转让起着关键影响。
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持续呈现下降态势,相关数据表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急剧减少。依据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报告,中国曾一度是美国的主要投资来源国,然而其年投资额已由2016年的535亿美元大幅骤降至2023 年的17亿美元。这一显著下降使得中国在过去七年里从美国的前五大投资者行列滑落至第二梯队。
尽管美国经济展现出十足的韧性,且外商投资在大流行病之后急剧增加,然而中国企业在美投资活动中的缺位却格外引人瞩目。美国的《芯片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等工业政策激励了美国制造业投资,但由于美国的脱钩战略和针对中国的限制性经济政策,中国企业未参与其中。在硅谷,曾经拥有中国背景是一种优势,可如今这种有利的观念已然发生转变,中国资本,即便是来自私营部门的资本,现今也被视作一种阻碍,这引发了美国国内的忧虑。
此外,美国正在拟定一项计划,对美国在中国关键技术行业的新投资予以限制,并要求美国公司披露其在中国高科技行业的投资状况。预计这项即将推出的措施将会促使美国政府强化对私营公司海外交易的监管,并且有可能将其移交至司法部以进行刑事起诉。
第三,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正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尽管北京与华盛顿的领导人均付出了努力,然而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依旧呈下降趋势,并且难以恢复如初。
在“中国周”期间,众议院批准恢复曾被称作“中国倡议”的监视计划。这一计划最初是以国家安全措施的名义提出,然而后来被证实是一场猎巫行动。自2018年推出该计划后,在2022年结束之前,众多华裔学者和科学家被错误地指控为间谍。此次“中国倡议”(如今变为“中共倡议”)的卷土重来,预计将会给两国的学术交流带来重大障碍。
中美之间的一项基础性协议——《科技合作协议》,最初是在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由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和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共同签署。尽管该协议拥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然而在多次失效后,其有效期仅仅延长了六个月。近期要求科技协议须向国会进行通知的立法行动,进一步彰显了在这些关键领域中双边合作的复杂性。
第四,美国政客对中国的丑化可能不会带来积极结果,反而会加剧两国之间的负面看法和紧张局势。近些年来,美国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以及中国人对美国的负面看法均在不断攀升。
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一些人遭受了激烈的质询与指控,进而助长了怀疑和敌视中国的氛围。TikTok的新加坡首席执行官周受资不得不忍受长达五个小时的艰难审讯。议员们向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主要是指控该应用可能参与了间谍和监视活动,甚至在紧张的质询过程中对周受资的公民身份产生了怀疑。
共和党议员在众议院占据多数席位,他们所主导的“中国周”立法被民主党人指责是在大选年出于政治目的而推动的这一立法举措。然而,两党对中国相关法案的支持反映出华盛顿普遍存在的偏执心态,而这种心态或许源于对中国影响力的过度夸大认知。
最后,国会山所采取的可疑行动未必能够增强美国与中国竞争的能力或者提升其实力。然而,在今年这个总统大选之年,美国国会实施的各项措施或许会进一步拉大两国之间的距离。
北京或许已然得出结论,2024年美国大选的最终结果对其既定战略方针的影响或许并不显著。然而,中国政府必须审慎处理与充满敌意的美国国会之间的关系,避免过早地认定白宫是任何潜在阴谋的共谋者。
在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威胁和欧洲及中东等地区冲突的时期,遏制中国崛起可能会加剧全球分裂。“中国周”期间的立法行动表明,中美之间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或许会持续长达数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