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 ICB
黄宏生先生:三大科技与工业革命 让东方之珠再耀全球
Back06 May 2025 | 深度观点
本文整理自创维集团和开沃集团的创始人、创维商学院长黄宏生先生在2025未来趋势论坛的演讲《三大科技与工业革命 让东方之珠再耀全球》。

“东方之珠”带来的机遇和收获
和大家一样,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重振“东方之珠”。1988年,在国家外贸改革的浪潮中,我辞去电子工业部直属的中国电子技术总公司华南公司常务副总裁一职,来到香港。80年代,香港借着祖国改革开放和全球贸易带来的机遇,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耀眼的城市,GDP一度占中国总量的25%。那时香港文化也十分繁荣,成龙、周润发、张国荣等众多明星闪耀,令人向往。
来到香港后,我开始创业,从事国际贸易并获得了一些收益。当时香港工业发达,远超内地企业。仅电视机行业,香港就有康力集团、讯科集团、陆氏集团、长城电子、高路华等8家上市公司,产品面向全球市场。香港经济活跃的原因有很多,其地理位置优越,风水极佳。1840年,英国在东莞虎门登陆受阻后,转至天津登陆,最终选择香港,正是看中了香港直通大海的维多利亚港,且多年来香港极少受台风侵袭,相比汕头、海南、福建等地,香港风平浪静,英国人的选择颇具眼光。
在香港,我迎来了国际化机遇。当时上市公司讯科集团在深圳工厂扩张至泰国曼谷,却因投资过大、供应链不完整、生产配套跟不上而濒临财政困难,被另一家上市公司收购,但该公司不了解业务,导致两家公司双双破产。后来,我邀请创维集团的技术团队加入,提出给予创维集团15%的股份,吸引了大批技术人员。1991年,东欧国家从俄罗斯释放出大量电视机国际线路需求,创维抓住机遇,从香港起步做大做强,并于2000年上市。香港风水好、国际化程度高,创维正是借助香港的优势,抓住全球化机遇发展壮大,我也深刻体会到香港“东方之珠”的地位和国际化潜力。
创维集团随后进行全球扩张,在国内深圳、广州、南京、滁州、遂宁、呼和浩特、宜春、江门、惠州、武汉等地设立了10个大工厂,拥有4万多员工;在德国纽伦堡、南非、印度、印尼、加拿大、泰国、土耳其、荷兰等地也设立了工厂。2023年,创维销售收入达730亿港元,若按注册地算,创维应是香港最大的工业企业。
三大工业与科技革命
如今,“东方之珠”的说法渐少,深圳等城市的GDP已超过香港。但随着AI时代的到来,香港地少人多,在AI开发方面极具优势,有望借此机会重新崛起。最近,因美国对我国家电出口征收高额关税,企业面临巨大挑战,我深感焦虑,也在思考应对之策。回顾历史,1821年到1860年,英国人试图打开清政府的大门做生意,双方矛盾引发战争。冷兵器时代的15万清军骑兵,面对枪声不堪一击,王朝灭亡,人民受苦。但如今时代不同,2025年的中国已今非昔比。
在科技领域,美国4大芯片公司都由华人掌权,如陈立武接管英特尔公司,他是马来西亚华侨;英伟达的黄仁勋,虽出生在台湾,但父母都是浙江人;AMD的苏姿丰,祖籍浙江;博通的陈福阳,是新加坡华侨。此外,台积电、联发科等芯片设计公司以及华为等企业,都在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中国的韦尔股份是全球名列前茅的摄像机芯片企业。
如今,华人在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经济的中流砥柱,在美国硅谷,工程师中65%以上是华人,与欧美人、印度人在科技领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短短几十年,华人在芯片设计、制造、通讯链以及AI数据中心、5G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十分振奋人心。
同时,中国的新三电——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占世界70%以上的市场。在上海召开的芯片论坛上,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表示,中国科技有底气、有决心振兴五星红旗,此话一出,会场掌声雷动。面对全球挑战,中国科技稳步前行,中华民族有信心主宰自己的命运。
回顾1840年,华人大多以劳工身份前往欧洲、美国,从事底层工作。如今,华人主导AI、芯片设计等科技领域,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苦难历史塑造了华人的韧性,向死而生,不折不挠;二是华人积极拥抱科技,找到了自强不息的方向。过去,在帝王统治下,中国未能及时了解世界革命的发展,且精英们专注于背诵八股文,忽视了科技发展。而如今,中国开放科技,迅速崛起。
1988年,全球电子类企业有1000多家,中国有300多家,香港有8家,如今这些企业大多消失。中国300多家企业仅剩下5家,包括TCL、海信、创维、小米。创维能存活并做大做强,是因为我们拥抱了三大工业与科技革命。80年代,电视机成为电气化的重要产品,创维从遥控器进入电视机领域,借力香港工业基础的同时,也顺应信息革命。随后,模拟电视迅速向数字电视迭代,创维进军机顶盒产业,成为全球最大的机顶盒设计供应商。2010年以后,互联网信息革命到来,面对挑战,创维经历波折,与乐视进行反收购战,迈出重要一步。如今,AI时代来临,电视的AI应用场景吸引大量用户,创维不甘落后,也在进行技术升级。同时,创维还跟随全球第三次能源革命的步伐,即光伏、风电和储能领域。由于家电用电成本增加,创维从用户痛点出发,进入光伏产业,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第二大分布式光伏和工商业光伏企业。此外,创维还涉足新能源汽车与大健康领域,将新能源汽车与大健康相结合,打造移动电子睡眠空间,优化用户睡眠问题,提升生活品质。
“创维情,中国心”
90年代初,创维电视面临与众多进口品牌和国内大品牌的竞争,销售额较低,市场份额小。在此背景下,我们决定邀请香港爱国歌手张明敏先生做代言人。尽管他已与日本品牌签约,我们仍努力打动他,邀请他演唱《我的中国心》,为创维代言。广告播出后,“创维情,中国心”的口号深入人心,创维电视红遍祖国大地,产品供不应求。这一经历让我们意识到,企业要紧跟时代,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小时候观看抗美援朝等爱国主题电影,如《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上甘岭》,我就觉得中国在伟大的复兴过程中不畏任何挑战,向死而生。将它转化成企业的精神,就表现为“坚持到底,跨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所以红色基因很重要。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所谓的伟大企业,只有伟大时代下的企业。我们企业家、创业家就像在大海的一滴水,森林里的一棵小树,如果你不将个人的发展与伟大的趋势、伟大的能量结合到一起,就很容易消失在茫茫的大海、埋没在茂密的森林中。所以我建议我们所有的学生也好,企业家也好,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命运跟祖国的伟大复兴紧密地结合起来。
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
做企业充满挑战,九死一生,危机感至关重要。曾有企业高管在开会时对员工表示,企业离破产只有30天,让员工时刻充满危机感。微软也曾表示公司离破产可能只需6个月。的确,企业若出现员工腐败、高管躺平或重大决策失误,很快就会面临危机。因此,管理者要有强烈的危机感,时刻保持警惕。
创维在结果导向方面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将光伏产业团队盈利的30%分配给个人,少则几百万,多则2000万;白色家电业务在十年内从0做到100亿,拿出1亿元分给核心团队,一把手能分到2500万,且年年分配。这种结果导向激励了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推动企业发展。同时,创维专注制造业,虽曾涉足金融但遭遇挫折,最终回归主业,保持专注。
我们做企业,其实一点都不简单,要确定企业生命的意义。对于企业生命的意义,我们认为有三点:一是展现爱,爱员工、爱客户、爱战略伙伴,通过税收贡献社会;二是享受工作的成就感,让产品给用户带来快乐和健康,比如新能源车改善用户睡眠和健康;三是勇于面对艰难困苦,坚定不移地追求生命的意义。
创维为自己定下三个方向:一是通过AI让全球亿万家庭享受智能家电的赋能和乐趣;二是在绿色能源领域,过去6年实现600亿销售额,未来6年目标是3000亿,让创维的分布式光伏和储能覆盖全球,为2050年世界能源90%来自光伏的目标做出贡献;三是在大健康领域,我亲自体验电动车睡眠,体重增加、高血压和习惯性腹泻得到改善。未来,大健康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长寿的标志。创维将推出多种大健康解决方案,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我们还将与香港九龙巴士合作,在香港国际机场推出无人驾驶摆渡车,为香港节省成本,同时将无人驾驶摆渡车推广到新加坡、迪拜等更多市场。
世界风云变幻,唯有爱国之心坚定如初。希望我们一起努力,重振香港往日荣光,让“东方之珠”再次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