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 ICB
为何创业拿不到风险投资?揭示背后的真相
Back08 Oct 2024 | 深度观点
在创新创业(双创)的世界中,融资是一个令人紧张又兴奋的过程。然而,很多创业者经过无数次的路演、会议和洽谈,仍然未能顺利拿到投资。看似产品创新、市场潜力巨大的项目,为什么会在融资道路上屡屡受挫?其中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关键点和误区,是创业团队在面对私募创投时常常忽略的。徽徽依赖于多年的投资经验,从企业方和创业团队的角度,深入探讨你为什么拿不到投资的原因,并解密融资背后的重要逻辑。
一、错误启动时机
许多创业团队急于在产品初期就开始融资,认为拿到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然而,过早融资可能会让投资人质疑公司是否已经做好市场验证。没有明确的产品-市场契合度(Product-Market Fit)和稳定的用户增长数据,风投机构很难看到项目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过晚融资可能会让公司错失发展机会,尤其是在公司已经错过了市场的最佳进入时机时。投资机构希望看到的是具有前瞻性和增长潜力的项目,如果等到市场竞争已经趋于饱和再去融资,无论你再怎么努力说服,投资团队都可能无动于衷。
建议满足两个条件:
1.产品证明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时;
2.当公司实现关键性里程碑,比如发布产品原型、吸引早期用户,甚至有了初步的收入模式时,启动融资才是黄金时刻(Golden Timing)。
二、未能进入“雷达”
投资机构并非只是坐等创业者上门,他们通过多种途径筛选项目,尤其依赖行业活动、加速器、投资顾问和合作网络。因此,如果你的项目无法被投资人看到或关注到,无论多优秀的创意都会石沉大海。
建议利用以下渠道增加项目曝光度:
1.参加创业峰会和路演;
2.利用产业上下游网络,特别是已被投资的客户和供应商;
3.借助行业专家推荐等。
三、无法直击“痛点”
投资机构往往关注团队的执行力以及产品是否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如果创业团队缺乏行业经验或没有成功的过往履历,投资人很难放心地把资金交到你手中。一个强有力的团队不仅需要有清晰的市场洞察,还必须展示出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执行战略的能力。
建议以下两点:
1.强化团队背景,突出团队的行业经验和成功创业的历史,特别是执行商业计划的能力;
2.清晰阐述他们的市场规模和增长前景,让投资机构看到公司在总服务市场(TAM)、服务可获取市场(SAM)和实际可服务市场(SOM)中的竞争优势。
四、估值是门“艺术“
估值是融资谈判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许多创业团队未能合理估值,导致在与投资机构谈判时陷入困境。过高的估值让投资机构怀疑公司是否具备相应的潜力,而过低的估值则意味着创始团队会被过度稀释。
常见的估值方法:
1.风险资本法:该方法基于未来3-5年的退出预期,适用于早期初创企业,通过收益倍数或并购价格进行估值。
2.折现现金流法(DCF):这一方法适用于有一定收入的企业,基于未来的现金流预测,通过折现率计算公司当前价值。
3.比较法:通过与类似公司的估值对比来确定公司价值。这种方法适合已在市场上有一定成熟度的公司或已经上市的企业。
创业团队需要根据公司所在的不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估值方法,并通过数据支撑估值的合理性,避免盲目追求高估值或为了拿钱而低估公司的未来潜力。
五、“不平等”条款
融资过程中,谈判的关键不仅是金额,还有各种投资条款的设定,例如优先清算权、反摊薄条款、董事会席位等。创业者往往因为缺乏经验,在这些条款上做出妥协,导致在后续融资或公司发展中丧失控制权。
避免不利条款实用建议:
1.优先清算权:这条款保障投资人在公司清算时优先获得回报。创业者应避免过高的优先倍数,确保不会过度稀释创始人的收益。
2.反摊薄条款:此条款保护投资人不被后续融资稀释股权,但也可能限制公司未来融资的灵活性。创业团队应力求采用“加权平均法”来减轻反摊薄条款的负面影响。
3.董事会席位:投资人通常希望通过占据董事会席位来掌控公司战略,创业者应在谈判中尽量保留对公司重大决策的控制权。
六、忽视投后融合
融资后的管理是创业团队必须面对的另一大挑战。投资机构不仅提供资金,还期望看到企业能够高效利用资金,实现既定的增长目标。很多创业者在拿到投资后,忽视了与投资机构的沟通,导致投资机构失去信心。
建议积极态度对待投后融合:
1.透明沟通机制:与投资机构保持定期的沟通汇报,包括公司运营数据、财务表现和市场扩展情况。
2.利用投资机构的资源:许多投资机构在行业内有广泛的资源和人脉,创业团队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推动公司进一步发展。
3.按时达成里程碑:在融资时设定的里程碑是公司发展的关键指标,创业团队应专注于按计划完成这些目标,以获得投资团队的持续支持。
七、堵死“退路”
投资机构进入项目时通常就考虑到了退出方式。没有清晰的退出策略会让其对项目未来的流动性产生担忧,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建议创业团队在融资时需制定有效的退出策略:
建议创业团队在融资时需制定有效退出策略:
1.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IPO是最理想的退出方式;
2.由于宏观环境限制或政策阻扰,被大公司或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也不失为一种退出路径,创业团队应展示公司与潜在收购方的契合度;
3.部分投资机构希望通过股权转让在项目中期退出,虽然这不是最佳的“表态”,但创业团队也需协助做好相应安排。
结语
融资的本质不仅是筹集资金,更是一场关于如何驾驭资本的战略博弈。成功的创业团队需要的不仅是好的产品和团队,还必须具备清晰的资本思维,懂得如何与资本建立深度合作,将资本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力量。资本是助推器,而非救命稻草,它能够加速企业的成长,但前提是你必须掌握主动权,而不是被资本左右。每一轮融资都是一次战略性选择,不仅为了眼前的需求,更是为了构建未来的长期价值。当你真正学会驾驭资本,不再单纯依赖它时,你才能在商业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从创业到卓越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