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访云天励飞:在 “算力积木” 中看见中国 AI 芯片的创新力量
Back04 Nov 2025 | News
10月22日,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客座讲师孙志鹏博士带领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HKU ICB)学员参访位于深圳的云天励飞公司总部,孙志鹏博士于参访后撰文分享此行收获及感想。
引言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人工智能(AI)推理芯片作为推动智能时代进步的关键力量,正受到全球范围内前所未有的关注。我有幸带领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HKU ICB)的同学们,参访了位于深圳的云天励飞公司总部,深入了解这家在AI推理芯片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企业,更透过其发展轨迹,读懂了创始人陈宁博士引领国产芯片突围的初心与坚持。
参观:走在 AI 芯片的最前沿
踏入云天励飞公司的展厅,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图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幅画卷的起点,是2014年由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博士陈宁先生的创业抉择——这位曾主导4G-LTE国际标准制定、设计出中国第一款商用矢量处理器芯片的技术专家,带着近30项国际专利的积淀(其中13项被苹果公司收购)从硅谷归国,在深圳这片创新热土上开启了AI推理芯片的攻坚之路。品牌高级经理、整合营销传播湾区24班校友曾鸣同学向我们介绍,正是在陈宁博士“让智能无处不在” 的初心引领下,云天励飞从最初的技术积累,逐步成长为承担6项国家级AI芯片攻关专项、主导16项行业标准的上市企业,每一步都镌刻着技术报国的印记。

在展厅中,多款芯片产品清晰勾勒出公司的技术演进路径,从面向企业级、消费级到行业级的全场景覆盖,展现了深厚的研发储备。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基于“算力积木”架构打造的DeepEdge10芯片平台,其算力范围覆盖8T至256T,可满足从小型边缘设备到智算中心的全场景需求。曾鸣校友特别提及,这一平台正是基于陈宁博士主导提出的创新架构打造——作为深耕五代神经网络处理器研发的领军者,他创新性地将标准计算单元设计为可灵活组合的“积木”,实现算力从边缘到云端的无缝适配,这一架构也成为国产AI芯片突破算力配置瓶颈的关键创新。从创业初期打造协助警方15小时找回被拐儿童的“深目”系统,到如今这款支撑大模型普惠应用的芯片平台,陈宁博士带领团队用技术实践着“算法芯片化”的核心理念,即通过算法与芯片设计的深度融合破解产业痛点。
通过参观,我们对云天励飞公司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钦佩,也深切感受到了我国科技企业勇攀科技高峰的决心和愿景。云天励飞CFO邓浩然先生表示,云天励飞将继续推进AI推理应用的规模化落地和生态系统的建设,致力于成为国内AI推理芯片领军企业。
座谈:智力的激荡与碰撞
参观结束后,我们有幸与邓浩然先生带领的云天励飞公司管理层举行了座谈。算法技术负责人余晓填博士详细介绍了公司的技术路线、产品和服务。余博士强调,云天励飞坚持自主研发神经网络处理器核心IP和芯片,聚焦大模型高效推理,为人工智能的普惠应用提供算力支撑。我们了解到,云天励飞的AI推理芯片已成功适配DeepSeek系列模型、QwQ-32B模型及国产鸿蒙操作系统,为客户提供全国产的软硬一体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此外,云天励飞联合生态合作伙伴推出的面向云、边、端的AI推理产品系列,包括模组、边缘智能盒子、AI推理加速卡、大模型推理一体机,以及智算服务器等,已广泛应用于智算中心、智慧城市和具身智能等领域。

随着座谈的深入,我们聚焦学员们关注的话题,如AI芯片如何帮助机器学习模型优化投资策略,以及云天励飞的投资价值等。在金融科技领域,AI芯片的应用正日益广泛,从风险评估到交易策略优化,再到客户服务个性化,AI芯片正在成为金融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助理董秘黄玉珊女士表示,云天励飞的产品已经在多家机构得到应用,它们通过AI芯片的强大计算能力,实现了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在这场思想的盛宴中,我们不仅对AI芯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云天励飞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云天励飞的故事,是技术创新的故事,也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缩影。随着AI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云天励飞将在未来的科技浪潮中,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结束语
此次参访云天励飞公司,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学习之旅,更是一次灵感的激发之旅。云天励飞在AI推理芯片领域的成就,展现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云天励飞公司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科技企业的不断创新和努力,我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地位将不断提升。我们期待云天励飞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推动我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